2024年的高中毕业生们,大部分都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本科大学去向了。不过,还有一些私立大学还在努力降低录取分数线,希望能招到更多学生。
而那些公立大学,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招生,接下来的补录也是给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被录取的学生最后的机会。

每年高考期间,家长们都会参考往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来决定报哪个专业。但这种方法其实有点冒险,因为很容易“踩坑”。
一个更直接的办法是,看看去年哪些专业的招生情况特别不好,以至于需要进行补录。这样就能大概知道,哪些专业可能不太受欢迎或者竞争不大。

这些专业就像是去年被大家不再喜欢的衣服一样,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穿了。即使有些学生为了不被学校踢出去,选择了这些不太热门的专业,但这也改变不了它们现在处境的寒冷。

今年,有很多专业的招生情况非常糟糕,就像市场上的冷门商品一样,不管是在名牌大学还是普通本科院校,无论是在正常的招生批次还是后期的补录阶段,这些专业的表现都很惨,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或者选择它们。
家长们都已经开始集体提醒大家避开这些专业,就像是在说:“小心,别碰这些!”

外语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在湖南、河北、山东和广西等好几个地方,很多外语专业的学生都没能顺利找到工作,就连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专业需求量突然变少了。

比如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越南语专业、云南大学的缅甸语专业、湖南大学的日语专业,还有不少学校的英语、日语专业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学生不够用,需要再招一批。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小语种专业的情况尤其糟糕。像是缅甸语、泰语、僧伽罗语这些小众的语言专业,就业市场非常冷清,尽量避免选择这些专业。
就算是曾经很受欢迎的英语和日语专业,现在也变得不那么吃香了。

第二个专业是工商管理类,比如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这些。

在广西这个省里,超过100所大学都在找人来补录这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大学课程,就是学的理论多,实际操作少,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不知道能干啥,就业路子不宽,而且高分的学生觉得不够吸引,低分的学生也看不上。
这类专业的课程可能不太贴近实际工作,学生们毕业后可能找不到特别满意的工作。

第三个专业是土木工程。那些一直在关注高考志愿的家长们可能会发现,今年很多大学都不怎么招这个专业的学生了。
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他们都在用一个叫“提前批次”的方式来招生。
家长们可能已经猜到了原因:土木工程专业现在变得很冷门,很多学生都不想选这个专业,所以普通批次招不到足够多的学生,只好用提前批次试试看,希望能招到一些。

第四种专业是环境科学与工程,这在工科专业里可是出了名的“坑”。很多家长因为不太懂工科的专业知识,经常会选错这个专业,导致孩子可能不太适合或者不感兴趣。
像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辽宁大学这些有名的211大学,如果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招不满,还得再补招学生,可见这个专业的难度有多大。

有些学校可能过于自信,以为这个专业还能吸引到一些学生,所以没把专业排到优先录取的位置,结果发现招不到足够的人数。
估计明年的志愿填报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会成为提前批次的常客,家长们要注意了。
高考,这场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既激烈又残酷的战役,每一项看似不起眼的决策,都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决定他们的职业道路和人生方向。
今年的高考录取结果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在这个时代,专业选择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这意味着,对于即将步入高三、或已开始准备高考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来说,关注每年的录取动态变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前规避那些冷门专业的风险,避免四年后的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