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11 | |
冬季,下水道患“高血脂”频堵塞 记者陈永权 自上月23日入冬以来,本报连续接到多起关于下水道堵塞的投诉。武汉市水务110资料统计,在目前各水务类投诉中,下水道堵塞占到近三分之一,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餐馆油污直排,造成下水道得了“高血脂”这种富贵病。近日,记者与市水务部门疏捞人员一起,对武汉易堵塞的下水道排污的情况进行了一番走访调查。 管住餐馆“油水” 难在哪里? 管理方:取证蛮困难餐馆:维护成本高【应对之策】我市将提高处罚标准改变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管理方:取证蛮困难 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刘文洁说,按照相关规定,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超标排放水污染物,一般应处缴纳排污费数额3~5倍的罚款,并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但,目前大部分小餐馆流动性大,基本没有缴纳排污费,即使处理也是几百元到一千元。 市水务局排水设施管理处处长程建军称,因向下水道排放油污,堵塞排水设施的行为取证很难,不容易掌握证据,很多小餐馆刚开业不到三个月关门比比皆是。按照武汉《城市排水条例》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最高处罚也就3万元。 餐馆:维护成本高 一般餐饮企业排出的污水,含油量达每升500至1000多毫克,远远超过国家允许的每升100毫克的排放标准。经过油水分离器处理后,污水中的含油量可降至每升50毫克左右,完全可达到排放标准。 不过,据武汉市餐饮协会相关负责人称,全市安装了油水分离器的餐馆主要集中在大中型餐饮企业,可能不到1000家,多数小餐馆觉得“不划算”。位于台北路一家餐馆老板说,一台普通的油水分离器,设备及安装成本得2.8万元,扣除政府补贴,最少也得2万元,加上后期还需要不断清洗,运行维护成本相当高。“开一年餐馆赚的钱还不够投入环保。实在处罚太高,那就只有关门走人了。” 【应对之策】 我市将提高处罚标准 市水务局排水设施管理处处长程建军透露,我市计划明年修订《城市排水条例》,提高相关处罚标准。 改变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餐馆油污水是我市水体的重要污染源”,武汉市环保局污控处称,未经处理的餐馆油污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当浓度极大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会加大处理的难度,增加处理的负荷。这些下水道的油污不加以处理,还会被一些不法商贩从中牟利,来制造各种“地沟油”重返餐桌,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武汉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龚源说,要防止下水道堵塞,除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外,最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有些人就是喜欢把下水道当垃圾箱,什么东西都往下水道里倒。”他说,下水道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排水的地方,在倾倒杂物时,首先要进行过滤,然后把过滤的杂物倒在垃圾箱里,再把过滤后的废水倒入下水道。但是,在大多数餐饮店老板的眼里,只顾自己贪图方便,没有考虑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这值得反思。 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餐饮企业申领营业证照时,地下排水是否达标还没有作为一个前置条件,排水管理没有从源头上控制,只能事后处理,致餐饮企业油污直排等现象目前仍然屡禁不止。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应联动机制,将餐馆排污作为颁发营业证照的一个依据。 【现场探访】 全市提前两个月拉网式“清肠”九成餐馆未建油污处理设施【正面典型】这里的下水道很通畅 全市提前两个月拉网式“清肠” 12月6日下午,记者随江汉区排水队疏捞人员来到位于武商路的武展社区,这里一楼餐饮门面生意十分红火。通向社区巷子里不到100米的路面一字排开12家餐馆,当疏捞人员打开一家酒店旁的下水道井盖时,阵阵臭气扑鼻,沟内结块的油污和餐饮垃圾把排水管道堵得严严实实,水面距路面仅3厘米。 “油污上层全是辣椒、花椒等餐饮调料,一看就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的餐饮油污。”江汉区排水队疏捞二班班长余莉告诉记者,油污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后,遇到低于5℃气温便结成了团块,堵塞了下水道。 余莉挽起袖子,将七八个井盖一一揭开,用漏瓢将剩菜残渣、塑料纸屑等清捞到地面,装运到清淤车上,污水仍不见消退。疏捞人员用漏瓢往里面捅了好几下,都没捅穿,“这个井里的油渣泥,估计有一两尺厚。”余莉说,一般的堵塞只需要用竹条就可以疏通,遇到油污只有借助高压水枪向堵点不停射水,并配合药剂来稀释油污。经过近一小时疏通,污水才缓缓下降。 余莉负责5条街道26个社区的下水道疏通,像武商路这样集中的餐饮区域冬天平均每月要捞4次,每次装满四五车,1000多公斤,大部分都是油渣子。一到冬天,各种牛肉面馆、拉面馆最容易堵塞,因为牛肉、羊肉等油污比猪油更容易凝结成团,堵塞下水道。 武汉市水务局介绍,为缓解冬季下水道“高血脂”,保持下水道畅通,上个月中旬,我市就投入上千万元,启动“大战150天,清管渠,畅排水”活动,将对全市约2500公里的主次排水干管展开拉网式“清肠”,比往年提前两个多月。 九成餐馆未建油污处理设施 武汉市水务110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冬季下水道堵塞基本都分布在老城区小餐馆集中区域,如江岸吉庆街、江汉万松园社区、硚口美食一条街等等,这些地方都是“雨污合流”,管网老化严重,排水设施不堪重负。 市水务局排水设施管理处负责人说,餐馆含油污水排入下水道后,把垃圾残渣凝聚在一起,形成类似于泡沫的膏状固体——油渣泥,油渣泥“抱团”堵塞下水道,致使城市下水管网患上了“高血脂”。 按照规定,小餐馆污水排入城市管网前,也应该建设隔油池和格栅将残物和油渣过滤掉,有条件的要建油水隔离器,含油量达标方可排放。但目前我市九成餐饮店根本没有任何的油污处理设施,油污随餐厨垃圾直接排进下水道。 昨天,记者走访我市近10处餐饮集中的区域,发现大部分餐馆没有建设油污处理设施。在硚口区中山大道美食街附近,记者看到9家快餐店一字排开,每家污水直接通过路面排向下水道;在江汉区武商路一家名为“老汉口民生馆”的快餐店直接将烟道接到下水道,油污顺着污水排满下水道。 记者在另外一家餐馆看到,厨房的出水口除了一个隔油池外,没有其他污水处理装置。小区居委会钱主任说,由于没有经常维护清捞,这个隔油池基本上是个“摆设”,油污很快就会满溢到下水道。 【正面典型】 这里的下水道很通畅 武汉天地是全市惟一一块未列入“黑名单”的大型餐饮区域,近期没有发生一起下水道堵塞的情况。在武汉天地黄记煌餐厅厨房,记者看到,剩菜残羹,汤汁油渍、动物血水等,全部流入到专业设备存放,而洗碗筷的潲水进入隔油池沉淀后排放。 餐厅店长鲁力说,每天都会有专门的餐厨垃圾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利用,制成香皂或工业柴油等,变废为宝。武汉天地工程部陈姓负责人说,由于该区域污水和雨水分流,并集中在排水口安装了油水分离器,该区域内50多家大小餐饮店的污水都统一进行了净化处理,因而不会堵塞下水道。 武展社区下水道被大量油污堵塞,水务工人赶来疏捞。记者苗剑 摄 【相关规定】 恶意排污 最高处罚3万元 我市2002年实施的《城市排水条例》规定:排放污水的单位,应当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且在排放口设置格栅或闸门。排水户排放的污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凡是超标排放污水的,由环保部门依法处罚。擅自向城市排水管网倾倒垃圾、油污等损害城市排水设施的行为由水务部门依法处罚。 【小常识】 冬季如何防油污堵塞下水道 冬季如何防油污堵塞下水道 “普通居民家的下水管道如果不注意,也容易出现积油。”一位家政公司的专业维修人员提醒市民,只要在处理厨房油腻污水时养成良好习惯,就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油污堵塞下水道现象的发生。 这名维修人员建议,要防止厨房下水管道堵塞,首先要减少油污排入下水道,因为管道中一旦有油污凝结,就会把其他细小的杂物都粘住,加快管道堵塞的速度。冬天最好用热水加洗涤剂清洗碗碟,如碗碟油污较重,可先用纸将油腻的污渍擦掉,再进行清洗。还要防止食物残渣进入下水道,居民最好在洗菜池下水口处安装一个网眼细密的滤网,这样才能有效阻挡大部分的残渣。洗头洗澡时,要注意将掉落的发丝收集起来。 如家中下水道发生堵塞,不建议居民自己动手疏通,如处置不当会造成管道破漏。若是因结油而导致堵塞,需用专业溶剂进行溶解,最好请专业人士前来处理。 制图 刘叙轶 (原标题:冬季,下水道患“高血脂”频堵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