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届)日程暨邀请函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陈同斌:《土壤修复-产业化与前景》 第三,土壤修复产业化潜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2  浏览次数:443
核心提示:陈同斌:《土壤修复-产业化与前景》2014-04-01中国环境投资联盟文章导读为什么土壤也需要修复?广西环江农田土壤修复案例为何能取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届)日程暨邀请函
 

陈同斌:《土壤修复-产业化与前景》

2014-04-01 中国环境投资联盟

文章导读

 

为什么土壤也需要修复?广西环江农田土壤修复案例为何能取得成功?修复产业的潜力有多大?

 

 

 

 

本文整理自陈同斌研究员在第七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上的主旨报告——《土壤修复:产业化与前景》

大家可能对土壤修复这个名词已经不像我们在20年以前做这个事情这么陌生了,尤其是今年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热点。我主要是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土壤保护方面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个话题非常大,很多内容可能顾及不到。土壤环境方面要用很少的时间把它总结好,可能比较困难。所以这里我只是把一些最简单的思考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分成三个主要方面:

简单地说一说,为什么土壤也需要修复?
介绍我们在广西做的一个土壤修复案例——“环江模式”,
土壤修复产业的潜力有多大?

第一,简单的说一说为什么土壤也需要修复

A:地铁5号线事件

2004年的时候在地铁5号线施工的时候,熏倒了两个人,当时就考虑修复土壤。

B:美国的LOVE CANAL事件

美国的LOVE CANAL这个地方曾出现了一件怪事。一家公司把废料填埋场以一美元的价格给了政府。在此土地上盖了小学,并跟着盖学区房。后来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一位母亲通过逐户跟踪调查,最后证实了导致各种疾病的元凶是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土地受到污染。当时纽约州政府也不知如何处理此事,后来由联邦政府出面才得以解决。这次事件催生美国设立了一个超级基金,专门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C:鲁尔工业区、悉尼奥运场馆等

还有工业文明的发祥地,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转型后,发现土壤污染非常严重。经过修复后,已经建成了旅游公园和有观光价值的地方。现在是非常著名的一个旅游景点了。

悉尼奥运也曾用污染土地来做奥运场馆。这在伦敦奥运也是这样。这个场地花了很大的代价进行修复。实际上,我国的上海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那块地也类似问题。这些来,在房地产开发和地铁建设过程中,国内陆续爆发了一系列收到新闻关注的土壤污染事件。在这一系列关的事件,通过了一些准商业化的机制来加速了土壤修复产业的萌芽。

 D:镉大米事件和砷中毒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镉大米”、“砷大米”事件也迅速引起公众对农田土壤污染的高度关注。去年“镉大米”事件导致大米收购带来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目前炒得比较热的石门砷中毒,也在社会上形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那土壤污染之后怎么办呢?水治理和大气污染的治理,都有一些可用的办法,而面对土壤污染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相对需求来说,土壤修复问题还比较滞后。

第二,介绍我们在广西做的一个修复工程案例。这是国内比较完整,从农民、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等方方面面都认可的一个修复工程案例,被誉为农田土壤修复的“环江模式”

A:蜈蚣草

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土壤重金属问题。早期的工作重点是,试图用实实在在的调查数据来证明中国确实存在大面积的土壤污染问题。后来证明完中国确实存在大量土壤污染问题之后,我们想到只给土壤看病还不行,必须给它抓药治病,得研究一些办法去修复污染土壤?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寻找能够大量富集中金属的特殊植物(超富集植物),通过植物的特异功能来清除土壤污染,达到为土壤解毒的目的。后来,我们找到国际上第一种富集砷等重金属的植物,名叫蜈蚣草。

 

这个草能干什么?它能够通过植物强大的根系,把土壤里的重金属吸出来并转移到地上,我们收割地上部就可以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清除掉。我们知道土壤里的重金属很难分离出去。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去修复它。但对这种量大面广的农田污染来说,国内外都没有太多好的办法,各种物理化学修复因为成本、占地、二次污染等原因而很难大规模应用。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耕地短缺的农业大国来说,耕地污染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尤其前些时候官方已经公布的,重度污染土壤面积已经达到5千万亩,总污染的面积肯定比这还要大。这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字,这么大的行业、产业,我们必须有像蜈蚣草这样的清洁工,必须有低成本、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植物修复方法。

我们知道一般的植物都是怕这些砷毒性和重金属毒性,所以绝大多数植物是不吸收有毒重金属的,更不会把它输送到植物地上。但是,我们偏偏要找到能大量吸收和富集重金属并将其转移到地上部的植物,我们叫它超富集植物。这种植物它的威力比普通植物大多少呢?通常来说,它会比普通植物大20万倍,就是普通植物20万年相当于蜈蚣草干一年的功效。所以蜈蚣草超富集功能的发现,是我们看到了清除农田土壤污染的新希望,在高端期刊把它称为未来科技的十大趋势之一。

蜈蚣草这种野生植物,如何快速低成本育苗也很头疼,如何跟桑树进行间作,都有很多技术问题。目前,蜈蚣草可以与桑树、能源甘蔗等经济作物间作,在去除土壤重金属的同时,实现合理的经济收入。这种“边修复、边生产”的修复模式,推广起来比较容易。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开发了专门的土壤重金属钝化剂,阻止重金属进入到可食部分,以便在污染土壤上生产出合格的农产品。这种钝化剂修复的能力很强,而且技术操作也容易被农民掌握。

当然修复技术种类也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污染农田种不出庄稼,农民颗粒无收,无法维持生计,于是就演变成一个社会稳定问题。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那修复完了植物怎么办?我们会有一套装置来安全焚烧。在焚烧的同时,我们要给它添加相应的固砷剂。焚烧完之后怎么办?有两个出路。如果量不大,可以到危废填埋场填埋。如果量大的话,可以作为矿石原料给一些矿产公司进行冶炼。这就形成了把土壤修复和矿产开采联系在一起的新产业——植物采矿。

环保部也非常关注环江这个修复工程,所以一直予以指导和关注,曾组织各省环保厅的厅长、处长等开了一个现场会,重点推广环江修复模式。现在已经在云南驰宏股份、云锡股份等上市公司进行推广试用。

第三,土壤修复产业化潜力

目前,业内已经认识到在污染土地上盖房子是不行的,农田修复业需要修复。在政府层面来说,通常愿意优先支持污染农田的修复,而不是污染场地的修复。

国家政策和市场

那从产业的发展来说,它有一些好的信息和一些好的苗头。首先是,我本人一直在参与的《土壤环境保护法》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土壤污染防治与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也即将出台。2014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土壤修复工程”。虽然只有区区八个字,但是很关键。这为整个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这是总理的年度报告中首次强调土壤修复工作。土壤修复市场空间非常巨大,至于是上万亿,还是十万亿等等,目前没有必要深究准确的数字,有上万亿就已经足够大了,所以我主张不去猜这个数字。但不管怎么说,在眼前也有一个比较好的投入机会,曾经有人建议把这个数字弄得更大一些,但是我觉得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的技术、人才储备等等都还不是那么成熟,不足以支撑更大的市场需求。

那从整个产业发展来看“退二进三”,第二产业退出城区之后,城市建设正好需要这些土地来盖房子。但是许多工厂有可能存在土地污染问题,因此需要修复后才能盖房子。这对房地产行业也有很大的影响,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说了。

从整个产业发展上看我拟了一个图,可能不准确。

 


知识的发现和推广应用过程:最初是通过基础研究发现特殊的规律,发现规律以后可以形成技术,技术再用于工程,工程之后就可以往产业去走了。但是在技术转化成工程、工程转化产业时,往往出现一个“死亡陷井”。我国很多技术,我都叫它“抽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它拿博士学位或者提职称。没问题,可以满足这个功能。但是到应用的时候就“见光死”,从抽屉里拿出来一见阳光死掉了,这些技术不具备产业化的能力。从投资行为来说,必须到了这么一个比较靠近的阶段,甚至有的企业大的投资到这么一个阶段才合适。

从修复产业来说,我们判断基本上也都是在这个样子:大家看到前景非常光明,但是眼前不是那么乐观的,问题和困难重重。我是做修复的,我做事还是属于比较严谨的,不愿把大家忽悠到这个领域里来,让某些投资颗粒无收,但也绝不是说土壤修复没有机会!确实有很多机会!但是,你也必须擦亮眼睛,选准了、看好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这个事的。这需要投资人凭自己的智慧和眼光去判断。

从市场前景来看,我们把环保几个大板块做一个划分:水处理、大气、固废、土壤修复。我们看到,土壤修复上市企业为0。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定会有一土壤修复为主业的企业进入创业板、主板或者是其他的股票市场。而土地修复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城镇污染场地修复、污染农田修复、矿山生态恢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

 

关于战略突破

从整个修复产业来说,如果愿意做一些早期的探索,愿意跟技术团队或早期的小企业共同发展,那么目前有一些较好的投资进入机会。但是从整个行业大规模产业投资来讲,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倡议并发起设立一个全国性的高端“土壤修复产业战略研究组”。大概两周以前,我也跟王世汶老师、常杪老师一起单独沟通过这个事,也跟环保部、国土部、农业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等高端专家沟通过,大家都很支持我的想法。我想跳出来不单独讨论土壤环境问题,一定要站在更高的产业角度讨论顶层设计。

 

首先,这个战略研究组要由跨部门的专家组成,从不同部门的角度来理解土壤修复产业,但不代表部门利益,要避免部门的利益。因为我本人都经常在环保部、鼓突部、农业部、发改委、住建部等等几大部委做专家,发现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角度、分工,部门色彩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要组成跨部门的战略研究组,不用任何部位的资金,我已筹集50万启动资金,同时也欢迎合格的企业出资支持这项公益事业。

我们这个小组将要研究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第一个是投融资的机制,包括怎么样建立PPP模式。因为这不像水处理领域那样有很多BOT经验可供借鉴,但是PPP模式在土壤修复领域中的应用还是很值得探索的。虽然中央财政会支持土壤修复产业,但是我们希望有券商、上市公司等等,共同来增加整个社会投资。光靠政府的资金是有限的,怎么平衡多方利益,做投融资的组合?这是有文章可做的。

第二个是如何设计和建立可行的商务模式。目前有人投钱到污染土地修复,有的也确实赚到了钱。这种赚钱是偶然性的,就跟我们上大街捡到钱包一样,不是常态。从商业模式分析,无论是场地修复,还是农田修复,参与的企业都要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形成一个利润的良性循环。我们设计了几个投资规模超过十亿的大项目,也在跟一些地方政府讨论,如何组成项目公司或者投融资平台,从商业模式上推动土壤修复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个是工程技术路线的发展方向。战略组不研究具体的工程技术,但是要分析判断和怎么把握土壤修复领域的工程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

除了战略研究组的团队成员之外,还拟聘请一批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做学术顾问;聘请行政部门的领导进行管理咨询,以保证研究成果与各大部委有一个接口,让成果能够尽快落地。

总体的意思,战略研究组不代表某一个团体的利益来做这个事,要打破部门界限和束缚,跳出土壤修复行业来看产业发展,探索可行的土壤修复产业化机制。我这个初衷也是得到了专家们的呼应,在此也表示感谢!

我的报告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整理自陈同斌研究员在第七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上的主旨报告。

陈同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室主任;863计划土壤修复领域首席专家)

中国环境投资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