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2年2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也就是“里约+20峰会”的呼吁,联合国大会于2013年3月通过决议,把由原来58个成员国参与的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升级为普遍会员制的联合国环境大会,使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共同在部长级层面,商讨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议题并作出决策,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来自中国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支持办公室特别协调员李风亭认为,这有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的发展取决于三个支柱,一个是环境、一个是经济,再一个是社会。但是现在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像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生态系统的恶化,那么单纯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去解决这些问题实际是不够的。以前联合国环境署是实行理事会制度,有58各成员国。现在,在里约会议上决定提升联合国环境署的位置,决定实行会员制,全球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以及观察员国都参与环境署的决策机构,这样对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就非常非常重要。”
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为期5天,主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和2015年后发展议程,包括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旨在商讨和确定一系列目标和指标,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成功实现。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在开幕式上指出,以往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给世界带来了环境和发展方面的诸多挑战,因此,国际社会应当共同努力通过解决可持续发展在环境层面的问题,为子孙后代创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事实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今天上午诞生了。联合国大会的大部分成员、会员国、观察员国以及主要利益攸关方成员,长途跋涉来到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共同见证历史。”
联合国驻内罗毕办事处总干事泽威德女士表示,联合国环境大会的战略探讨,将决定环境规划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联合国环境大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对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也就是巴西“里约+20峰会”的回应,是加强和升级联合国环境署、使其成为环境事务的全球权威机构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蒙古国自然环境和绿色发展部长桑扎苏伦·奥云当选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主席。来自160多个国家的1200多名代表将重点探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两大问题,还将举办法律和金融方面的研讨会,讨论环境法治问题和金融在绿色经济中的作用。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率团出席大会,会议期间还将举行中非部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