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王洪臣——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资源化 能源化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4  浏览次数:439
核心提示: 王洪臣——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资源化 能源化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01 王洪臣-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pdf




王洪臣: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污泥最终去哪里”?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情况,美欧的污泥量大,但是他们已经处理处置完毕,中国的处置量也比较大,但是我们还基本没有处理处置,还停留在讨论如何处理处置上。虽然西方已经处理处置完毕,但现在也还在争论。看看西方的污泥处理处置的专题讨论会,矛盾激烈程度跟我们一样。争论什么?争论这点污泥最终去哪里?

 关于污泥的处理处置,各种分类方式都有,但是总结一下,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填埋、焚烧和利用。利用的特质是农业利用,园林绿化利用,这是一个很好的说法,但是量太小,因此可以说分为填埋、农业利用和焚烧。几年前在上海开会,上海市以政府发布的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当时提出填埋一点、利用一点、焚烧一点。这三个方向我们讨论非常充分了,哪个方向都有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填埋埋在哪儿,怎么烧,谁来用?

 填埋:主要问题是碳排放和土地资源少
  
污泥最终去哪里?先看填埋,首先污泥填埋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碳的排放。有机物埋在地下一定按照厌氧方向去走,碳排放量就呈几何级数地往上翻,改变了它的排放形式,以甲烷的形式排放,所以碳排放量增加非常多,这是西方杜绝填埋的。我们可以收集,理论上只回收40%,后面是没有办法收的。

其次,现在土地资源缺少,一个城市的污泥,可能运上百公里才能找到填埋的场地,距离太大。污泥是各种处置方式的污染物的暴露程度最低的,是不是说它是最安全的?当污染物的浓度高到可认为它是危险废弃物的时候,填埋又成为一个首要的选择,碳排放又成为一个次要的因素,所以对于污泥填埋要一分为二来看。

欧洲对污泥的处理以填埋为主,美国历史上填埋比较主流,德国、荷兰已经政府立法严禁有机物超过3%的有机废弃物进行填埋。填埋,不是规划的主要方向,但是它是一个应急备用的选项。

 农业利用:需控制风险,是处理处置的高级途径
  
接下来谈谈污泥的农业利用。在座的各位同行对污泥都有基本的认识,它有好的一面,有有机物,有无机营养质,但是它也有病原体、重金属、持久性的有机物,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污泥的利弊鲜明,我们的方向是资源就地利用。现在资源越来越少,污泥能不能做到去弊兴利?西方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答案是明确的,态度也是鲜明的,同时这些态度鲜明是以工作的细致为基础的。

我们先看两个官方的明确的态度,首先看欧盟。欧盟委员会的环境委员会的网站专门有一个污泥的专栏,有这么一段话明确的说:污泥是一个好东西,但是有风险,我们需要在控制风险之后,让它回到土地。我们再看欧洲在2006年搞了一个土壤保护对策,因为欧洲土地非常少,在土壤保护对策当中专门有一个污泥进入土地的一个态度说得很鲜明:以保障在营养物最大程度循环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有害物质的进入土壤。美国的EPA官方网站上关于污泥的态度基本跟欧盟一样,认为污泥是一个好东西,应该回到土地,但是有风险,我们得做工作。

针对农业的利用,2010年欧盟15国农用比例是42%,这是10年最新的政府报告。东欧12个国家是占到了21%。欧盟一个官方正式文件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50%。又单独统计了北欧,北欧自己单独统计的,丹麦是2011年为70%,挪威是78%。从欧洲可以看出来,北欧农业利用的比例比西欧高,西欧比中欧高。还有南欧的数,希腊,污水处理不高,但是污泥处理设施没有,只能填埋。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经济发达的社会是要求有机质生态的回到土地,同时做严格控制污染物的工作。

老欧盟15个国家也分两大类,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挪威以及卢森堡,政府明确说污泥要回到土地,另外荷兰、奥地利、希腊、比利时、瑞典这些国家,他们是一部分政府高度支持回到土地,但是面临着土地拥有者协会障碍的时候,就打了退堂鼓,导致土地利用率的比例比较低。现在真正的禁止回到土地的只有一个半的国家,就是荷兰和比利时两个地区,土地处于过营养状态了。

官方都是推要污泥进入土地,但是反对的声音比较大。欧洲的反对声音主要来自于各个国家的地主,就是土地拥有者协会。但是美国反对污泥土地利用的阶层比较复杂,美国国家食品安全中心,是一个非盈利的法人机构,为政府提供咨询,他反对污泥入到土地。还有很多非政府组织也反对,08年的时候这些组织牵头找了一个国会议员,反对要废除Barbara Boxer提案。我们看一下欧美他们针对问题做的工作。

首先在1986年,欧盟颁布了“278”,说污泥怎么回到土地。然后颁布了之后,91年、03年、09年大规模的进行了评估。细看欧盟278的规程,我们可以看到,人家搞污泥农用的时候,固定的极其明晰和严格。比如使用污泥的目的、三周之内禁止动物进入、什么时候不能种蔬菜,什么时候不能收获...... 相比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能轻易的说污泥进入土地?我们中间环节的标准规范、细节研究太少、相应的管理监督太不到位。

在07年—10年,欧盟又组织规模的力量来评估“278”的规程。评价的结果是,自污泥进入土地的规程实施以来没有科学文献证明农业导致的环境风险或者健康的风险,就是说这个在科学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反对的声音还是很大。我们再细看“278”,人家30年之前制定的有土壤的重金属的浓度,有最大的负荷重金属的负荷,有月平均值,一系列的指标确保他的风险得到控制。

2011年开始欧盟提出两个污泥土地利用的方案,一个是宽的方案,一个是严的方案,现在还在征求意见当中。他们计划今年发布新的污泥标准,有详细的标准,还有监测频率,多长时间测一次,频率是多少。

在美国,著名的503法案于1993年颁布,病在01、07年进行了大修正,修正之后我们看到美国的法案有最大重金属的浓度,有月平均重金属的浓度,有年重金属总的负荷量,有土壤当中的最大重金属累积的要求,还有A、B两个卫生学的分级,各个分级非常情况。因为美国的反对声比较大,所以他们组织化学、毒理专家又评估了503法案,NAS最后的结论,认为没有科学依据任命CFR40PART503没有保护公众健康,建议EPA应该定期跟踪、监测、评价有机化学污染物和病原体。根据这个评价,在05、07、09、11年,每隔两年系统对污泥土地利用进行评估,涉及到的指标包括重金属、无机离子、持续性有机物、药品及人工护理品,又增加出了很多有机污染物指标,就是一方面毫不犹豫地鼓励污泥回到土地,同时一定毫不犹豫地加大监管力度。

最后欧盟总的预测报告,污泥追踪去哪里?毫无疑问还是回土地,第一,全球对化肥需求持续增大,中国是掠夺式在用,我们化肥成本越来越高。再一个就是欧盟报告当中研究,整个不管东欧、西欧,整个重金属的水平以几何级数在往下降,两个原因导致了他们在讨论进入土地有没有问题。

 污泥的农业利用,总体上在严格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管,可以实现利用资源、控制风险,兴利趋弊,是污泥处理处置的高级途径。这个事是一个生态的很好的可持续可循环的好事,但是很麻烦,得很认真的去做。

 焚烧:问题较多,是过渡性处置方式

第三个,污泥焚烧。我们注意到在90年代,西方是流行的一个叫WTE技术,WTE曾经在欧美风行一时,就是废物焚烧发电技术。欧盟和美国制定了大量的财政补贴的政策鼓励焚烧,产生清洁能源。具体统计的数据到2010年,欧洲的污泥焚烧占了27%,预计到2030年达到30%,欧洲的污泥焚烧的量从现在的统计资料可以预测来看,还是在逐渐升高。土地利用也在升高,强行的法律规定了不得去填埋,填埋一方面分流到了焚烧,一方面分流到了土地利用。美国的情况是到2010年的数据,焚烧占了20%,预计逐连降低。

焚烧不是一个坏东西,但问题比较多,面临着反对的声音也是非常之大。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个组织,就是国际反焚烧联盟,总部设在旧金山,在全球90多个国家,60多个基层会员组织有90万会员。这个国际反焚烧联盟就是建立一个没有焚烧的清洁的世界,抨击美国政府支持焚烧发电,说以污染为代价的废物焚烧发电是不清洁能源。

这个组织反对污泥的理由是:第一,废物焚烧阻断了物质的循环再烧,废物焚烧发电导致高碳排放,焚烧有机废物的碳排放量最高,比核电、煤电、油电要高。第二,焚烧形同向空中填埋。刚才说了这个污泥的填埋是污染物暴露程度最地的,任何一个东西,污染物很高的时候,首先把它封存。如果焚烧的话,是暴露程度高了,当然还有超微颗粒的问题,PM2.5的问题,对健康的构成威胁的问题。

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颁布立法和禁止焚烧,土地利用,荷兰和比利时颁布法令说不得进入土地,焚烧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说禁止焚烧。但是我们注意到,美国的行动已经开始实施了,因为美国从2000年之后一个焚烧项目没有上,1990年到2000年一下子上了很多,2000年之后一个没有上。

最近我关注到美国一个新的关于污泥焚烧具体的事件,牵扯到204套污泥焚烧炉,有一个联盟颁发了一个标准,限制污泥焚烧的尾气排放,涉及到NOX、SO2、PM、PCDO、PCDF、CD、PD、HG、HCI。有意思的是这个标准的前沿写得很清楚,就是说制定本标准,联邦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通过本法案的实施,期望到2015年控制大气减排的污染物是这个数,就是全美国控制4镑的汞,1.7吨镉,1.5铅,450吨酸气,58吨颗粒物,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污泥焚烧是不是一个过渡性的处置途径?我认为它是一个中间发展过程,焚烧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在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污泥农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以前,焚烧是不是暂时解决污泥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知道它是暂时的,知道它是临时的,这个非常重要。

填埋消极 焚烧无奈 科学农用最高级

最后一个简单的小的总结,就是污泥最终去哪儿?统计水平上发现,最发达的国家搞污泥农用,次发达的国家搞污泥焚烧,欠发达的国家搞填埋,贫穷的国家乱扔乱倒。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填埋是一个消极的简易的处置,焚烧是无奈的过渡性的处置,科学的农用才是积极的高级的处置。因此,填埋肯定比乱扔好,但是你得找到场地。焚烧肯定比填埋好,但是你得治理好烟气好,农用比焚烧好,但是得严格管理。最后的一个问题你想选择什么?

最后,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我觉得西方讨论了30年的事没有讨论清楚,我们也不要太多的讨论,现在不管干什么总比扔了好。再一个,我们真得踏踏实实测测污泥当中有什么东西。我们老说它的危害,没有几个城市拿出自己的污泥泥质的数据,没有数据一切无从谈起。

 

 



王洪臣——未来污水处理情境下污泥问题的变化趋势

 

“开发能源”则要从污水能源开发技术、污泥能源开发技术、热泵技术展开进一步研发。王洪臣强调,污水能源开发需要做认真的评估,污泥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如污泥产乙醇、产氢、产甲烷等。

“资源回收”方面需要注意磷回收技术、铵回收技术(ARP)、有机物回收技术(PHA)等。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针对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做精彩发言,提出技术发展的四大方向——“提升水质、低碳处理、开发能源、回收资源”。

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主题发言

“提升水质”方面,王洪臣认为,需要进一步研发污水深度处理和超深度的处理技术,尤其是营养物的去除技术、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及超深度再生技术。他介绍,西方国家已经全面进入到污水深度处理阶段,并已开始超深度处理,北美地区基本以过滤为主流工艺,再做后续的技术开发,其深度除磷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成功应用于规模十几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中。

“低碳处理”领域,应加强可持续新工艺的开发和高效控制技术、节能降耗设备的研发,具体来看,包括精确曝气控制技术、污泥脱水加药控制技术等。王洪臣表示,作为可持续污水处理工艺的代表,厌氧处理在缩短反应时间、减少耗损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同时他认为,厌氧膜反应器的未来使用量将超过好氧的反应器。

“开发能源”则要从污水能源开发技术、污泥能源开发技术、热泵技术展开进一步研发。王洪臣强调,污水能源开发需要做认真的评估,污泥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如污泥产乙醇、产氢、产甲烷等。

“资源回收”方面需要注意磷回收技术、铵回收技术(ARP)、有机物回收技术(PHA)等。

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遇到的问题也各有不同,王洪臣说,“以提高水质、低碳处理、开发能源、回收资源为目标,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以哪个目标为侧重点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国家的规划尤其是超前规划更是展开研究、发展技术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引。”

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遇到的问题也各有不同,王洪臣说,“以提高水质、低碳处理、开发能源、回收资源为目标,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以哪个目标为侧重点

 

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捩点,亟需继往开来,注入新活力。曲久辉、王凯军、王洪臣、余刚、柯兵、俞汉青6位业内知名专家,从能源节约、环境友好等视角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座(批)面向2030年、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它应该是绿色的,是低碳的,能够真正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普世理念。”这一具有颠覆性的理论课题的提出,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启发思考的,并最终将成为凝聚行业共识的、推动中国污水处理变革的一股重要力量。

经过30多年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结过去,辉煌毋庸置疑,但中国污水处理事业是沿着西方走过、目前正在深刻反思的轨迹一路走来。现有技术路线的核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失,导致污水处理迅速成为一个高能耗、高物耗行业,并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能源与资源的循环利用,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不一致。

从世界范围看,污水处理行业正处于重大变革的前夜,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功能将由单纯污染物削减,转变为集污染控制、能源生产和资源现有污水处理政策、技术、标准、规范以及行业标杆都将面临新考验,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将面临新挑战。

当量的积累脚步放缓,寻求质变的努力开始了。中国污水处理事业急需在立足国情和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一次面向未来的系统探索,以期寻找到再出发的方向。为此,我们提出“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这一命题,期望以此融通各方智慧和共识、启迪业界创新和创造,引领中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升级发展。

一、西方国家污水处理发展趋势

回顾百年来发展历程,污水处理对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迎来“百年诞辰”的活性污泥法,长期、有效地遏制了水污染物排放,至今仍是污水处理系统的“中流砥柱”。上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具有超前思维的“21世纪水厂”概念,将污水处理标准提升至饮用水标准,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沿此思路,在本世纪初,新加坡提出了“NEWater”概念,通过传统生物处理加双膜法,实现了污水到饮用水的深度再生,带动了本国水业跨跃式发展,使其一跃成为世界性水务“理念”中心。

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以及资源枯竭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日益突显,近几年国际污水处理行业出现了以下三个明显趋势:

污染物削减功能被进一步强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污染强度不断增大,污染物种类日趋复杂;另一方面,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增强,水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应对这一局面,城市污水处理不断提标改造成为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在强化传统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同时,生物脱氮除磷(BNR)总体上在朝着强化脱氮除磷(ENR)方向发展,有些地区甚至达到了技术极限(LOT)水平。为应对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新兴污染物,臭氧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也已在污水处理领域得以规模化应用。

以提高能源自给率为目标的提效改造进展迅速。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必须节能降耗,并开发能源提高能源自给率,实现低碳污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是高能耗行业,美国城市污水处理电耗占全社会总电耗的3%以上;然而,城市污水中又蕴含着巨大潜能。据估计,污水所含潜在能量是处理污水能耗的10倍,全球每日产生的污水潜在能量约相当于一亿吨标准燃油,污水潜在能量开发可解决社会总电耗的10%。基于欧洲经验,在提效改造的基础上,仅以高效厌氧消化等成熟技术进行能量回收,污水处理能源自给率就可达到60%以上,有的处理厂甚至实现了完全能源自给。

污水处理过程的资源回收引起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将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载体。除水资源循环利用外,污水处理过程还可实现有机质及磷等资源的循环利用。特别是磷,全球磷资源行将枯竭,中国储量也只能有效供给20~50年。因此,构建磷素的持续循环体系引起重视,而城市污水处理将是实现磷循环的重要途径。日本相关机构曾经测算,如将污水中的磷(每年5万吨)加以回收,可解决本国磷矿石进口量的20%。

二、中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与问题

1984年,中国第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在天津建成并投入运行。此后,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3年,全国建成并投入运行了3500多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日总处理能力达到1.4亿m3,已与美国基本相当,为遏制水污染加剧的态势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每个行业都难以跨越历史,污水处理行业高速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下也同样隐存着短视、粗放乃至劣质。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进行反思。

首先,污水处理行业作为“绿色家族”的天生一员,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渐行渐远。我国绝大部分目污水处理厂取消了初沉池设计,大量采用了延时曝气等高能耗工艺,以高能耗为代价实现的污染物削减与减排,形成了“减排污染物、增排温室气体”的尴尬局面。我国现有处理厂设置厌氧消化设施的数量不足3%,在硬件上直接否定了污水潜能的开发利用。更应引起注意的是:新设施的建设几乎都还在以厌氧消化管理复杂、我国污泥有机质含量低等不成立的说法为理由,在可研阶段就直接剔除厌氧消化工艺。近两年,西方污水处理厂提效改造已经成为与提标改造必须同步进行的过程,而“提效改造”在我国业内却还是个“生词”。在资源回收方向,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具体行动更是几近空白。 

其次,污水处理缺乏面向水环境多样化需求的科学水质标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水环境特征差别大。目前的出水水质标准采用“一刀切”方式,没有顾及地域不同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重大差异性问题,不利于生态敏感地区的水质保护以及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问题的根本解决,在环境保护的天平上失去了应有的份量。

再次,实践中缺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与追求。一是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与自然环境不和谐。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大量污泥没有安全、妥善地融入自然循环,对环境造成严重隐患,污泥中营养物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二是污水处理厂与周边社会环境不和谐。伴随城镇化,很多污水处理厂已被围入居民社区,周边公众对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恶臭和噪声积怨颇深,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我们认为,随着水污染控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将持续高速发展,并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基本建设任务。但是,基本建设完成并不意味着发展停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已将能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等列入新时期城镇化的重要内涵,包括提标和提效的提升改造将是污水处理的一个长期任务。这些预示着,中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将迎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全新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市场。

在关系污水处理事业未来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在激发各方智慧、凝聚行业共识、明晰发展方向的前提之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一座(批)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厂,成为中国的“21世纪”和“NEWater”,引领国际污水处理的未来。这样的污水处理厂,我们称之为“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

三、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的内涵

我们的设想是: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座(批)面向2030年、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它应该是绿色的,是低碳的,能够真正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普世理念。同时,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还应集中展示已经和即将工程化的全球先进技术,引领我国污水处理事业走向世界前列。

这些认识决定了概念厂筹建时间会比较长,并且是一个重要的巨大价值创造过程。尽管我们在城市污水处理及环境保护领域有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相关管理工作的经验,但通过一般的讨论还远不能为概念厂画出具象,需要更多方面的参与、更长时间的探索、更多维视角的勾画。通过几次研讨,我们初步认同概念厂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四个方向的追求:

1. 使出水水质满足水环境变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需要

出水水质标准无疑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者的首要考虑。我们认为应包含面向水环境保护需求和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两类标准。其中,第一类是指根据当地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而需达到的出水水质标准,应在顶层设计、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第二类是完全满足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使污水从根本上实现再生,这类标准应考虑对包括新兴污染物在内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深度去除,对缺水地区的水生态安全发挥保障作用。

2. 大幅提高污水处理厂能源自给率,在有适度外源有机废物协同处理的情况下,做到零能耗。

如前所述,发达国家污水处理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的3%左右,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领域。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普遍粗放低效,节能空间更为巨大。污水中的有机物富含能源,合理利用通常能满足污水处理厂能耗的1/3到1/2;另一方面,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以及运营方式也有广泛的节能效果。污水处理厂的大面积占地也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了可用空间。合理集成以上节能途径,概念厂将实现在目前污水处理耗能基础上普遍节能50%以上,在具备有机物外源时做到能源自给。沿着概念厂的方向,有望为整个社会减少1%的能耗。

3. 追求物质合理循环,减少对外部化学品的依赖与消耗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物质(污泥)最终需走向社会或自然。概念厂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城市长远发展视角下选择合理处置方式,使污泥最终达到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化学品的使用间接地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资源消耗,也提高了污水排放的生态风险。因此,概念厂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外部化学品的依赖与消耗,在更广意义上减少对社会总体资源与能源消耗,并降低化学品的引入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出泥带来的环境风险。

4. 建设感官舒适、建筑和谐、环境互通、社区友好的污水处理厂

首先要做到出水、出料、出气等所有的排出物对生态环境安全,并用多种方式展示和沟通这种安全状态。在此基础上要追求感官舒适、建筑和谐、环境互通,从而做到和周边社会的心理互信。土地是我国最宝贵最紧缺的资源,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的污水处理厂最重要的并不只是多么注意它本身的节约用地,而是必须做到不影响周边土地的使用功能,这可能比它的投资节省效益重要十倍,乃至百倍。

为实现以上追求,我们首先应该彻底跳出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框框,系统地认真地研究目前国际上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预判未来数年可能实现的突破,为城市污水处理做一次重新的系统勾画。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也不应只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考虑的事情。应该组织政府官员、民众、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讨论、参观、模拟,为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探寻和构建有整体共识的范式。

结语

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不能简单地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重点工程、示范工程,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在当前的机遇和挑战下面向未来的一次系统探索。

概念厂将有助于我们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重点从中国国情、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物质与能源循环角度出发,在更长时间尺度上综合思考污水处理厂的功能与定位。我们相信,这种突破束缚的探索,本身就是巨大进步。同时,这也将是一次富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尝试。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不单单是污水处理行业或环保行业的事情,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关联日益紧密,这种关联正在刷新我们对其的传统认知,概念厂即脱胎于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从实现污染物削减的基本功能将转变为城市的能源工厂、水源工厂、肥料工厂,进而再发展为与社区全方位融合、互利共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了可持续的生存环境,我们需要这样颠覆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大胆尝试的勇气。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发起设立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专家委员会,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为我国建设一座(批)面向2030年的概念厂。通过概念厂的建设和运行,指引方向,树立标杆,服务未来,实现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或为世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典范和方向;同时也将推动城镇化中环境要素功能的实现,推动环保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普及,推动环保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换代。

概念厂专家委员将积极寻求与政府和社会沟通,整合有效资源,带动整个行业,推动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规划建设提升以及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设计概念厂过程中,我们希望可以汇聚更多富有热情,经验和智慧的有识之士,以从容和富有效率的方式,创造性地勾画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的未来形态。

我们相信,这个过程必将激发行业内智慧资源的跃升和释放,引发出更多讨论甚至争论,帮助我们明确并坚定未来污水处理发展方向,推动污水处理事业新一轮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对于这项长久的、有意义的事业,我们期待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并肩奋斗。

 

污水处理达到一级A出水标准之后,水质仍然比较差,一级A的出水仍然不能满足环境的需要。另外,从水量的平衡来看,我国需要对1000亿吨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继续回用。

        首先,在二十几年以前,主要的精力用于建设排水管网,排水管网建设成功之后,基本上能够解决很多公共卫生的问题。紧接着一些地区建设了一批一级处理厂,一级处理厂本质的功能主要就是清除淤泥;80年代中期之后,很多地区开始了以活性污泥工艺为主的二级处理设施的全面建设,二级处理的作用可以治理黑臭;90年代中期之后,应该说我们国家从科研、研究、设计、运营,比较大规模得进入到污水处理的脱氮除磷的阶段。具体从脱氮除磷来看,随着对系统的要求,也有几个系统的方面。第一个是以96年的标准为标志,明确提出来污水处理厂要升级,紧接着2002年的标准,也就是GB 18918的2002标准,明确提出来一级A和一级B,这时候明确了氨氮、磷都要做去除的工作。在三四年以前,2002标准开始发布之后,绝大部分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普遍执行的是一级B。在2006年,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对2002年的标准(GB 18918-2002)发布了一个修改,里面有一句很关键的话: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通过这几个历史阶段简单提出几个问题来:现在的目标,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污水处理率应该达到百分之百,虽然很难达到绝对的百分之百,但是我们规划、建设都在照百分之百的处理去做。出水的水质目前最高标准是执行2002标准的一级A。同时,在缺水地区的出水,部分再生利用,开始执行市政杂用或景观环境用水标准。
    
        现在简单分析一下,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从脱氮除磷再迅速到一级A,我们能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达到一级A之后,是不是就是污水处理以及再生水行业工作者,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回答这个问题,做一些讨论,对于我们设施、设备的规划、建设,以及政府的监管,它的客观意义都是比较大的。
    
        首先,基于水质的分析来看,达到一级A出水标准之后,水质仍然比较差,一级A的出水仍然不能满足环境的需要。
    
        第一个问题,到了一级A之后,COD仍然是50毫克/升,COD(50)中仍有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且多为污染强度大的难降解物质,对下游水源可造成本质影响,对环境潜在的污染和影响还是比较大。再一个,从封闭半封闭的水体来看,我们一级A的标准,总氮仍然是15,磷是0.5,这么高的氮和磷造成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再一个,从再生水来看,我们景观环境用水也好,市政杂用水也好,普遍的水质标准比较低。另外,氨氮(5)等物质影响工业冷却使用。再一个,从色度(30)、臭味、浊度等感官指标来看,我们再生水的水质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即便是经超滤膜过滤后的水质色度仍然在30左右,30左右的色度,稍微一停留,一注意,认真一看,那么不能满足再生水的需要。所以,第一点从基于水质的要求来看,我们即便达到了一级A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从水量的分析来看,我们觉得问题还要大。先简单回顾几个数:第一个是中国的水资源总量25000亿立方米,和美国基本接近,排世界的第六位。从云气资源的一般规律来看,如果没有大的变化,这个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人均水资源不到2000立方米,世界第121位。中国可用水资源总量为8000—9500亿立方米,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降雨天气明显增加、可利用水资源在减少。2006年全国用水总量是5795亿吨,世界第一,利用率已达到70%。所以,咱们国家来水虽多,存下的却在减少,人多、业大、用量大、且越来越大。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据中国工程院一个院士牵头的一个研究团队预计2025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用水量将达到800亿吨,接近所有可用水资源。从粮食的安全水平看,养活16亿人口至少有7亿吨粮食。如果照现在的灌溉效率来看,要生产出7亿吨粮食,如果灌溉效益不提高,需要增加2000亿方的农业灌溉用水,这个水显然是没有,需要投入2万亿提高灌溉效率,保证粮食安全。这2万亿如果放到我们的污水处理里,放到再生水中,咱们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战略措施,在全国进行节水型社会的建立,还要对每个城市进行认证。
    
        再望下看,当用水量接近可用水量的时候,为了生存会毫不犹豫把所有的水取过来用了,这样回避不了的后果就是生态环境用水量将为零。事实上分析这个情况,基于全国的数据来分析看,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已经出现这种情况,继续往南看,往北看,处于这种状态的城市越来越多。
    
        刚才从水质来看,从水量来看,我们分析,我们现在的一级A仍然不能满足需要。我们从水量的平衡来看,需要1000亿吨的污水进行深度的处理,继续回用。
    
        基于这两点分析,我们就先提出需求。关于水污染的顺口溜比较多,一个通常的说“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比如滇池的一些资料。50年代的时候,滇池的水是比较好的,水质达到了地表水二类标准,到了70年代,仍然处于地表水的三代,80年代开始污染,90年代恶化。我们经常想起一句话,“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现在照这句话找那个河,没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需求首先来说是需不需要回到五六十年代的水质,可能我们不仅需要那个时候的水质,也需要那个时候的水量。首先,我们的需求开始有了。如果有,很简单,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把上千亿吨水做彻底深度的处理。从现在的需求来看,处理的深度,主要的水质指标应该是COD20—25,COD从40、50降到25,包含了去除了很多很多的对于未来生态污染很大的污染物。从满足需求来看,氨氮应该是1,总磷不应该是现在的1.5,还需要低,从总氮来看是5,色度即便是再生水都是在30左右,真正细看比较好的水,色度应该在10,浊度以及卫生学指标应该是要求比较严。
    
        我们的污水处理工作者完成了这个任务之后,无论从水质和水量将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水环境恶化的局面,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行业对实现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把上千亿吨污水完全达到标准的水质,初步测算在6000亿人民币左右。北京年污水量达到了10亿吨,我们测算一下把这10亿吨处理完大概需要投资40到50亿。
    
        全国是这样一个情况,那么对对海河、黄河、淮河、辽河,西北诸河流域以及其他高度缺水地区,进行简单水资源平衡,会发现,规划的时候不应该是简单的一级A,应当全面地提高。这应该是这些地区现在的污水处理及再生的目标。

        如果把这一千亿吨污水处理到刚才的水质,有哪些技术需要做?现在简单的讨论一下技术路线。
    
        现在正在争论的热点就是用生态处理,尤其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完了以后,是用生态处理方法,还是继续上臭氧,上曝气生物滤池?用更深入的方法?目前对这个问题争论比较大。从污染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比较好,以湿地和稳定塘为代表的生态处理工艺,本质上是让部分污染物进入了环境,“地”和“塘”  都是环境,尾水中的污染物恰好是高污染强度的难降解物质。而人工处理工艺是以“池”或“器”为代表,证明在人工的状态下做,不会让污染物进入到环境之中。所以说,对于现在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污染强度越来越大的强度下,不适合占大量的土地搞生态处理。这是技术路线的第一个方面。
    
        技术路线的第二个方面,水质指标要加到一起,现在有规定的可能达到300多项。这300多项水质指标抓重点是很关键的,我们觉得大概可以分成六个方面:一是感官指标;二是有机污染指标;三是无机营养指标;四类是生物安全性指标;五类是生态安全性指标;六是特殊用途指标。这些指标相互关联比较多,有的处理设施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把90%的投资和精力都用到去提高脱氮除磷上,现在需要讨论一个,所有这些指标之中,重中之重,排在绝对第一位的仍然是COD。我们细看,如果浊度和色度比较高,仍然是COD指标比较高,如果我们生物安全有问题,其它也是跟COD高度相关的,我们很多生态安全性指标,都会跟COD有关。虽然国家的排放标准全面去做,但是在选择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COD。其实在一级A的达标过程当中,我们一般的工艺技术路线使COD低于50毫克/升是一项很简单的事情,但是COD低于50毫克/升,通过分析,很多的生态安全指标,很多其它的污染指标仍然大量存在。
    
        再望下说,可行的技术。现在面临的新任务来看,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用了上百年的活性污泥,以活性污泥为核心的技术,仍然承担着90%以上的污染物去除,包括重金属在内,这是一项基础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之上,我们再进行强化污水处理,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精细处理,从而大幅度提高水质。
    
        技术路线的第二部分,是可行的深度处理技术。现在各种各样的深度处理技术比较多,我们从时间来看,满足高水质来看,用砂滤仍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微滤、超滤也行。为什么高度宣扬臭氧技术?它能最有效的降低COD,从而解决消毒、氧化、除臭一系列的问题。臭氧配合后面的生物处理,可使水质有很大提高,包括生物安全性等,那么,臭氧技术的成熟度也已经是非常高了。
    
        最后一点,前面的污水处理过程需要做强化的工作,后面的深度处理需要做技术的优化、选择。有些工艺、技术,把两个任务,一个粗,一个精合到一个单元去做,恐怕不是最优的选择,所以还是建议一定要分成粗和细两个阶段去做。

 


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

 

发表时间: 2014-01-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曲久辉 王凯军 王洪臣 余刚 柯兵 俞汉青

  编者按

  本刊近日独家获悉,6位环境领域知名专家发起设立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专家委员会。设想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座(批)面向2030~2040年、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这6位专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曲久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凯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洪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俞汉青。

  我们特别约请他们联合撰文,系统阐释他们对中国污水处理事业的梳理、思考,对以“概念厂”为蓝本的污水处理未来发展提出设想与展望。在接下来,我们也将密切关注他们开展的相关工作。

  我们相信,这将是一次激发智慧、创造价值的旅程,也必将充满争议和质疑。希望产业周刊能作为一个平台,吸引各方参与到这场关于中国污水处理发展方向的大讨论中,共同推动污水处理事业新一轮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专家认为——

  以高能耗为代价实现的污染物削减与减排,形成了“减排污染物、增排温室气体”的尴尬局面

  近两年,发达国家污水处理厂提效改造已经成为与提标改造必须同步进行的过程,而“提效改造”在我国业内却还是个“生词”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将迎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全新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市场

  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不能简单地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重点工程、示范工程,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在当前机遇和挑战下面向未来的一次系统探索

  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不应只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考虑的事情。应该组织政府官员、公众、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讨论、参观、模拟,为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探寻和构建有整体共识的范式

  城市污水处理厂从实现污染物削减的基本功能将转变为城市的能源工厂、水源工厂、肥料工厂,进而再发展为与社区全方位融合、互利共生的城市基础设施

  经过30多年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回望过去,辉煌毋庸置疑,但一路走来,中国污水处理事业也不乏遗憾和隐患。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位,导致行业的短视、粗放、混乱,甚至劣质,与经济、社会对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比,已经呈现了多种不适应,未来挑战依然严峻。

  从世界范围看,污水处理正处于重大变革的前夜,城市污水处理厂将由单纯污染物削减,转变为资源、能源工厂,相关政策、标准、技术、实践等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变革。而这些,正是中国污水处理未来发展必须重视的新方向。

  当量的积累脚步放缓,寻求质变的努力开始了。中国污水处理事业急需在立足国情和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进行一次面向未来的系统探索,以期寻找到再出发的方向。为此,我们提出“建设面向未来的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这一命题,希望以此融通各方智慧和共识、启迪创新和创造,引领中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升级发展。

  发展趋势

  污水处理功能变化明显

  污染物削减功能被进一步强化,低碳处理和能源开发,资源回收引起重视。在污水处理厂新功能需求下,相关污水处理技术也将面临新变革

  回顾百年来发展历程,污水处理对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迎来“百年诞辰”的活性污泥法,长期、有效地遏制了水污染物排放,至今仍是污水处理系统的“中流砥柱”;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了具有超前思维的“21世纪水厂”概念,即将污水处理标准提升至饮用水标准,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沿此思路,在本世纪初,新加坡开发了“NEWater”工艺,通过传统生物处理加双膜法,实现了污水到饮用水的深度回用,带动本国水业跨跃式发展,使其一跃成为世界性水务“新概念”中心,污水处理厂的内涵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当今世界,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危机以及资源枯竭等多重重大问题日益凸显,近几年,国际污水处理行业出现了以下3个明显趋势:

  污染物削减功能被进一步强化。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污染强度不断增大,污染物种类日趋复杂;另一方面,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增强,水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此,一些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厂正在由生物脱氮除磷(BNR)向强化脱氮除磷(ENR)方向发展,有些甚至达到了技术极限(LOT)水平。同时,一些深度处理,乃至超深度处理(高级氧化、反渗透技术等)技术也被应用,以达到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满足更加健康安全的水环境质量需求。

  低碳处理和能源开发。气候变化问题和能源危机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实现低碳化,在处理过程中实现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自给率。

  城市污水处理是高能耗行业,美国城市污水处理电耗占全社会总电耗的3%以上;同时,城市污水中潜在能量巨大,有待开发。据估计,污水所含潜在能量是处理污水能耗的10倍,全球每日产生的污水潜在能量约相当于1亿吨标准燃油,污水潜在能量开发可解决社会总电耗的10%。而基于欧洲经验,在提标改造的基础上,以高效厌氧消化等成熟技术进行能量回收,污水处理能源自给率就可达到60%以上,有的污水处理厂甚至实现了完全能源自给。

  污水处理过程的资源回收引起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将成为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载体。除水资源循环利用外,污水处理过程还可实现有机质及磷等资源的循环利用。特别是磷,全球磷资源行将枯竭,中国储量也只能有效供给20~50年。因此,构建磷素的持续循环体系应引起重视,而城市污水处理将是实现磷循环的重要途径。日本相关机构曾经测算,如将污水中的磷(每年5万吨)加以回收,可解决本国磷矿石进口量的20%。

  在污水处理厂新功能需求下,相关污水处理技术也将面临新变革。目前主要有:污水深度和超深度处理技术,包括营养物深度去除技术、新兴污染物去除技术和高品质再生水超深度集成处理技术;低碳污水处理技术,包括节能降耗运行优化与高效控制技术以及节能降耗新设备的应用;污水处理能源开发技术,包括污水能源与污泥能源开发技术;污水处理资源回收技术,具体包括PHA生物塑料回收技术和磷回收技术。

  发展与问题

  基本建设完成不等于发展停滞

  超常规发展的中国污水处理事业,面临着亟待解决以往问题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将迎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全新时期

  1984年,中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天津建成并投入运行。此后的30年来,中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3年,我国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了3500多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日总处理能力达到1.4亿m3,已与美国基本相当,为遏制水污染加剧的态势发挥了关键作用。

  然而,每个行业都难以跨越历史,污水处理行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同样隐存着短视、粗放乃至劣质。面向未来,我们必须进行反思。

  首先,污水处理行业作为“绿色家族”的天生一员,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渐行渐远。

  我国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取消了初沉池设计,大量采用了延时曝气等高能耗工艺。以高能耗为代价实现的污染物削减与减排,形成了“减排污染物、增排温室气体”的尴尬局面。我国现有污水处理厂设置厌氧消化设施的数量不足3%,在硬件上直接否定了污水潜能的开发利用。

  更应引起注意的是:新设施的建设几乎都还在以厌氧消化管理复杂、我国污泥有机质含量低等不成立的说法为理由,在可研阶段就直接剔除厌氧消化工艺。近两年,发达国家污水处理厂提效改造已经成为与提标改造必须同步进行的过程,而“提效改造”在我国业内却还是个“生词”。

  在资源回收方向,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具体行动更是几近空白。如前所述,欧美发达国家已针对各自国情,就再生水回用、污水生物质能回用、氮磷回收等领域展开各有侧重的研究,围绕污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还缺乏足够重视、深入思考和讨论。

  其次,在城市污水处理发展过程中,缺乏满足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质标准。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背景千差万别。但当前的污水排放标准对自然环境差异性、技术可达性、经济可行性不够重视,对污水处理发展方向指向不明。采用简单“一刀切”的方法处理地域不同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重大差异性问题,不利于生态敏感地区的水质保护以及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问题的根本解决,在环境保护的天平上失去了应有的分量。

  第三,在实践中,缺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与追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与自然环境不和谐。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大量污泥没有安全、妥善地融入自然循环,对环境造成严重隐患,污泥中营养物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二是污水处理厂与周边社会环境不和谐。伴随城镇化,很多污水处理厂已被围入城市社区,周边公众对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恶臭和噪声等积怨颇深、投诉甚多,已经成为当前国内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我们认为,随着水污染控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将持续高速发展,并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基本建设任务。但是,基本建设完成并不意味着发展停滞。

  历史上的“概念厂”

 

美国21世纪水厂

  从19世纪初开始,美国南加州海岸就面临着海水入侵的威胁,为此需要向地下回灌大量高品质水。1975年,加州橙县水管区在泉水谷建造了一座面向未来、引领行业发展的污水处理厂,命名为“21世纪水厂”。

  21世纪水厂的原工艺采用石灰澄清+反渗透+紫外工艺,后来又采用了微滤+反渗透+紫外+双氧水的技术。30多年来,21世纪水厂的反渗透技术引领了地下水回灌的发展潮流,开创了反渗透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先河,在污水处理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加坡NEWater

  新加坡于1998 年开始再生水研究-NEWater工程,由新加坡公共事业局与国家环保部共同发起。NEWater水厂使用污水做源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多廊道3 阶段净化系统,其中包括超滤、反渗透和紫外消毒。NEWater处理厂的出水与水库水混合,再进行常规处理后作为饮用水。

  NEWater工程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开创了污水回用于间接饮用的新篇章,对于全球水回用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如前所述,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距离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提升改造将是一个比建设更加长久也更加关键的任务。同时,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大幕业已拉开,逾1亿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生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已将能源利用效率、环境质量等作为新时期城镇化内涵。这些预示着,中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将迎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全新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市场。

  超常规发展的中国污水处理事业,正面临着亟待解决以往问题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发展路线的重要选择关口。我们认为,为了跃升行业智慧资源,凝聚共识,明晰方向,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借鉴成熟案例,效仿美国“21世纪水厂”和新加坡“NEWater水厂”,建设一座(批)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厂,我们称之为“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

  概念厂内涵

  践行先进理念 满足战略要求

  实现水质按需提升、能源资源充分循环、社区友好等多重目标

  我们的设想是: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座(批)面向2030~2040年、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它应该扎实践行低碳绿色的国际先进理念,集中应用与展示已经和即将工程化的全球先进技术,从而能够充分满足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并期望成为国际水处理界的最新标杆。同时,概念厂还将成为国际水处理工程技术考察、观摩学习的重要项目,标志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开始走向领先。

  这些认识决定了概念厂的筹建时间会比较长,并且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创造过程。尽管我们在城市污水处理及环境保护领域有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相关管理工作的经验,但通过一般的讨论还远不能为概念厂画出具象,需要更多方面的参与、更长时间的探索、更多维视角的勾画。通过几次研讨,我们初步认同概念厂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4个方向的追求:

  1.使出水水质满足水环境变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需要

  出水水质标准无疑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者的首要考虑。我们认为应包含面向水环境保护需求和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两类标准。其中,第一类是指根据当地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而需达到的出水水质标准,应在顶层设计、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第二类是完全满足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使污水从根本上实现再生,这类标准应考虑对包括新兴污染物在内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深度去除,对缺水地区的水生态安全发挥保障作用。

  2.大幅提高污水处理厂能源自给率,在有适度外源有机废物协同处理的情况下,做到零能耗

  如前所述,发达国家污水处理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的3%左右,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普遍粗放低效,节能空间更为巨大。污水中的有机物富含能源,合理利用通常能满足污水处理厂能耗的1/3到1/2;另一方面,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以及运营方式也有广泛的节能效果。污水处理厂的大面积占地也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了可用空间。

  合理集成以上方面,概念厂将实现在目前污水处理耗能基础上普遍节能50%以上,在具备有机物外源时做到能源自给。沿着概念厂的方向,有望为整个社会减少1%的能耗。

  3.追求物质合理循环,减少对外部化学品的依赖与消耗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物质(污泥)最终需走向社会或自然。概念厂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城市长远发展视角下选择合理处置方式,使污泥最终达到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化学品的使用间接地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资源消耗,也提高了污水排放的生态风险。因此,概念厂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外部化学品的依赖与消耗,在更广意义上减少对社会总体资源与能源消耗,并降低化学品的引入对污水处理厂出水、出泥带来的环境风险。

  4.建设感官舒适、建筑和谐、环境互通、社区友好的污水处理厂

  首先要做到出水、出料、出气等所有的排出物对生态环境安全,并用多种方式展示和沟通这种安全状态。在此基础上要追求感官舒适、建筑和谐、环境互通,从而做到和周边社会的心理互信。土地是我国最宝贵最紧缺的资源,但是,我们认为未来的污水处理厂最重要的并不只是多么注意它本身的节约用地,而是必须做到不影响周边土地的使用功能,这可能比它的投资节省效益重要10倍,乃至百倍。

  为实现以上追求,我们首先应该彻底跳出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框框,系统、认真地研究目前国际上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预判未来数年可能实现的突破,为城市污水处理做一次重新的系统勾画。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也不应只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考虑的事情。应该组织政府官员、公众、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讨论、参观、模拟,为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探寻和构建有整体共识的范式。

  现实意义

  面向未来的一次系统探索

  指引方向,树立标杆,服务未来,推动城镇化中环境要素功能的实现,推动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普及,推动环保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换代

  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不能简单地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重点工程、示范工程,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在当前机遇和挑战下面向未来的一次系统探索。

  概念厂将有助于我们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重点从中国国情、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物质与能源循环角度出发,在更长时间尺度上综合思考污水处理厂的功能与定位。我们相信,这种突破束缚的探索,本身就是巨大进步。

  同时,这也将是一次富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尝试。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不单单是污水处理行业或环保行业的事情,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关联日益紧密。这种关联正在刷新我们对其的传统认知,概念厂即脱胎于此:城市污水处理厂从实现污染物削减的基本功能将转变为城市的能源工厂、水源工厂、肥料工厂,进而再发展为与社区全方位融合、互利共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为了可持续的生存环境,我们需要这样颠覆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大胆尝试的勇气。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发起设立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专家委员会。通过概念厂的建设和运行,指引方向,树立标杆,服务未来,实现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将推动城镇化中环境要素功能的实现,推动环保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普及,推动环保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换代。

  概念厂专家委员会将积极寻求与政府和社会沟通,整合有效资源,带动整个行业,推动污水处理新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规划建设提升以及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设计概念厂过程中,我们希望可以汇聚更多富有热情,经验和智慧的有识之士,以从容和富有效率的方式,创造性地勾画中国污水处理的未来形态。

  我们相信,这个过程必将激发行业内智慧资源的跃升和释放,引发出更多讨论甚至争论,帮助我们明确并坚定未来污水处理发展方向,推动污水处理事业新一轮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对于这项长久的、有意义的事业,我们期待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并肩奋斗。


 

目前,污泥处理基本都是以活性污泥为核心的,世界上活性污泥处理法在城镇的污泥处理中至少占到90%以上,如果这100周年来没有活性污泥这一技术,那我们污水处理的现状无法想象!王洪臣这样说道。

    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在“第八届环境技术论坛”;以百年活性污泥法的继承和发展为题为我们讲述了活性污泥发展的100年和展望的100年。他表示,活性污泥作为一个活性机制、一个回流机制,这样一个简单的工艺却为人们服务了100年的时间。现有污泥处理基本都是以获刑污泥为核心的,世界上活性污泥处理法在城镇的污泥处理中至少占到90%以上,如果这100周年来没有活性污泥这一技术那我们污水处理的现状无法想象!

    活性污泥发展的历史

    18世纪欧洲大国产生霍乱数百万人死亡。1855年伦敦又发霍乱,当时河流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1860年英国成立英国成立了河流污染皇家委员会,1875年英国国会通过公共卫生法,法案规定地方政府必须负责二级水污水受理。1876年颁布河流污染防治法,1898年成立了英国污水处理皇家委员会,宣告污水处理的正式开始。这一过程和我国情况非常相似,我们搞过节能行动,我们搞过节能减排,我国对水的问题一直在努力。

    1912年英国由于污染需要颁布一个污泥悬浮法案,恰此时英国的两个污泥处理专家马特拉、曼娜的库勒到美国参观了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正在试验污水的曝气试验。通过几个星期的曝气后污水就变的澄清了,回来之后两人马上进行曝气试验,两个专家在大量试验过程中发现把曝气试验沉淀物留下再进行曝气,污水洁净的速度大大的提高,这一发现使得污水处理由几个星期缩短为24小时。

    之后两个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就在一个四轮的马车上用一个木箱子做了一个污水曝气的中间的试验,后来又单独设了一个沉淀的单元。后来把沉淀单元和曝气单元联合起来,就在四轮马车上形成了一个到今天还在使用的传统的活性污泥法。

    1914年马特拉和库勒在英国皇家化学年会上宣读了一篇叫做无需生物滤池的污泥氧化实验,又在化工学会的会刊上连续发表了3篇文章,3篇论文系统的全面提出了关于活性污泥的各方面水质的状况。这一年也即标志着获刑污泥法的诞生。

    活性污泥法的三个改良方向

    王洪臣表示到现在为止我个人认为活性污泥有3个方向改良最为重要。一个是生物膜-活性污泥法(MBBR,IFAS),第二个是膜生物反应器(MBR),第三个就是好氧颗粒污泥(AGS)。这三个工艺就从本质上大大的提高了活性污泥的效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他们都不是本质上的革新,他们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不同程度的增加了能耗。

    污泥处理替代的方向

    一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可以产生能量,可进行能量回收,且不需要消耗电能。此外厌氧过程产生的污泥非常少。但可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占地面积会增大,膜污染清洗、氮的处理等问题,所以提出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概念。

    第二类处于萌芽状态的替代技术,包括生物电化学技术(BES),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和微生物电解电池(MECs),这些技术能量转化率大于80%,前景比较好,但是存在问题也比较大,如出水差、成本高、反应器难以放大、能量损失大等等。

    第三个替代技术是可持续营养物去除技术。污水处理中最难的是氮的去除。在污水处理中本可以有机物早期分离出去,之所以留下,就是为了后面用生物技术进行处理。为什么可持续营养物去除技术是活性污泥法的替代技术呢?因为它可以不用碳源进行脱氮。厌氧氨氧化技术,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已经趋于成熟。


 

活性污泥法的革新替代技术在哪里?

污水处理的主要功能是去除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物质,前者导致水体黑臭,后者则是富营养化的根源。活性污泥法将50%左右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另一部分合成为生物菌体,在“以能量摧毁能量”的同时,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生物污泥。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希望污水处理首先是对有机物进行厌氧产能或分离后厌氧产能,而不是好氧氧化分解与合成。如果有机物首先被分离或处理,污水中将会留下待处理的无机营养物质。无机磷通常可通过生物或化学过程实现高效去除,不存在技术障碍,问题主要集中在无机氮的去除。氨氮通常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转化为氮气脱出,硝化过程需要大量能耗,因此人们一直在探求低能耗硝化工艺。另外,反硝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碳源,如果有机物首先被分离,反硝化则无法进行。综上,如果存在低能耗和低碳源需求的脱氮技术,污水处理过程将发生重大变化:采用产能的厌氧处理替代高能耗的好氧处理,首先将有机物去除并回收能量,进而再将无机氮进行低能耗去除。厌氧氨氧化现象的发现、研究以及实践有可能让这一设想变为现实。

1977, 奥地利理论化学家Broda根据化学反应热力学预言自然界存在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氧化剂的氨氧化反应途径。20世纪80年代末,荷兰Delft工业大学Mulder等人在生物脱氮试验中发现了未知的氮消失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氨的转化是按照Broda的预言进行的,这一现象随后被称之为“厌氧氨氧化”。1995年,Van de Graaf证实了厌氧氨氧化是一个生物学反应,发生该反应的微生物被称为“厌氧氨氧化菌”。在厌氧氨氧化过程中,厌氧氨氧化菌以氨氮作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在厌氧环境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和少量的硝酸盐。简言之,厌氧氨氧化就是以亚硝酸盐作为氧化剂在厌氧条件下将氨氧化成氮气的生物反应。与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厌氧氨氧化曝气能耗降低了60%、碳源减少100%、污泥量减少90%,优势巨大。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厌氧氨氧化技术发展迅速,采用SBR、颗粒污泥和MBBR等反应器形式,开发出了DEMONPN/AAANAMMOXANITA MoxDeAmmon以及RBCs等工艺,目前已建成生产性设施约100座,绝大部分运行良好。现有设施主要集中在高氨氮废水的处理,75%的设施用于污泥消化液或脱水滤液的脱氮(侧流应用),而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最大潜力应是直接处理生活污水(主流应用)。


厌氧氨氧化技术在侧流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在主流应用目前还存在技术瓶颈。与侧流相比,主流应用工况有三个显著变化:温度低了,成为常温;氨氮浓度低了,每升只有数十毫克;反应器大了,控制难度增加。这三个工况变化导致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生态系统不稳定:温度低、氨氮浓度低,致使厌氧氨氧化菌增长慢,难以补充随出水的流失;温度低、氨氮浓度低、pH无法控制、溶解氧难以控制,致使无法抑制或淘汰硝化菌(NOB),无法使氨氧化菌具有竞争优势,难以形成亚硝酸盐积累。针对这些问题,欧美几个大型课题组近几年开展了厌氧氨氧化主流应用的大量小试和中试研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初步证明了厌氧氨氧化主流应用的可行性。荷兰Delft工业大学采用颗粒污泥在Rotterdam污水处理厂进行的中试,以AB工艺A段出水为进水(COD60 mg/L, BOD520 mg/L, NH3-N30~40 mg/L),连续流操作,在20时运行稳定。一个欧美国际联合研究组在美国DC WaterHRSD进行了近三年研究,提出了脉冲间歇曝气和水力旋流器浓缩等对策。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201111月到20125月,在奥地利Innsbruck 市一个叫Strass小镇的污水处理厂里,Bernhard Wett研究组首次进行了主流厌氧氨氧化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试验持续近6个月,进水氨氮20~40 mg/L,污水温度10~15,出水氨氮和硝酸盐稳定低于5 mg/L,试验基本取得成功。随着各地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必将克服主流厌氧氨氧化技术瓶颈,主流厌氧氨氧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可以预期。

与厌氧氨氧化相比,污水中有机物的分离及厌氧处理技术则已比较成熟,混凝+沉淀、生物吸附(AB工艺的A段)、沉淀+气浮、微筛过滤等都是可用的常规技术,通过这些单元分理出的污泥可通过厌氧消化产生CH4。近两年,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污水直接进行厌氧处理成为研究热点,多采用厌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AnFMBR)。研究表明,在常温下,当HRT6~10 h70%~75%的有机物可转化为CH4,另外约15%转化成污泥,污泥产率仅为好氧处理的三分之一。由于出水有机物浓度与好氧工艺基本接近,因此有人将该工艺称之为厌氧二级处理(Anaerobic Secondary Treatment)。但是,厌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AnFMBR)也存在一些技术缺陷或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存在膜污染,由于低产泥量和流化状态会有所减缓,但膜通量不能高于8 L/m2·h),远低于好氧MBR;二是污水中的硫酸盐10%以上被反硫化成H2S,增加了气体脱硫的成本;三是超过30%CH4在常温或低温时,能溶解在水中,需要设置吹脱单元将之吹脱(air stripping )岀来。另一个研究热点是生物电化学(Bioelectrochemistry)技术,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产电和微生物电解电池(MEC)产氢,前者研究远多于后者。虽然微生物燃料电池理论产电效率很高,但由于难以稳定在理论电压,实际上的产电效率大大降低。另外,MFC反应器难以放大,使之离工程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

综上,可能替代活性污泥法的未来污水处理工艺是碳氮两段法:首先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污泥通过厌氧消化产生CH4,或对污水直接进行厌氧处理产能,分离后含有氨氮的污水通过主流厌氧氨氧化进行脱氮。按照Kartal B等人的理论估算,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1人口当量的污染物需要耗电44 W·h,而采用上述碳氮两段法,处理1人口当量的污染物将产生24 W·h能量,从而使污水处理厂真正成为“能源工厂”,且污泥产量仅为活性污泥法的四分之一。

 

 
 



































































污泥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中国百强期刊)

 已关闭 悬赏分:30 - 提问时间 2014-11-30 07:43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品牌委员会
(中国百强期刊)

邀请函

《中国给水排水》(半月刊)(中国百强期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和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是首批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科技部300种精品期刊,被许保玖先生誉为水行业的首席杂志。自1985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办刊宗旨和严谨的办刊作风,拥有大批忠诚的作者和读者。国家权威期刊测评机构的报告均显示本刊的影响因子稳居水行业期刊前列,成为载文量大、质量高、发表周期短、广告量最大的期刊,在水行业内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巨大的影响力。在兼顾工业废水处理、建筑给排水、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领域的同时,在市政给排水的科研和设计、运行管理等领域更是占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围绕热点专题举办了一系列技术研讨会,营造了热烈、活跃的学术氛围,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为适应我国给排水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与行业内各有关单位的密切联系,为更多中青年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达到更高的学术水平提供一个高起点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让更多关心《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单位和个人参与谋划期刊的发展,使《中国给水排水》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知名企业、知名人士携手共进,特向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和有识之士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加盟《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品牌委员会,对期刊的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并提供必要的相关支持,相信那些富有价值的创新理念必将融入杂志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通过多种途径、方式为加盟单位或个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达到提升品牌形象、促进行业技术发展等目标,最终实现互惠共赢。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中国百强期刊)

                                     0一一年五月一日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品牌委员会(中国百强期刊)活动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成立《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旨在让多年来关心、信任《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单位、个人能够以合理、合法的途径参与到杂志的发展中来,充分体现行业主流单位或知名人士对杂志的期许。

第二条 通过品牌委员会这一平台,可以汇聚水行业的优质资源,使知名品牌互相助力,共同提升、发展。

第三条 对委员单位的要求是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愿意为杂志的发展出谋划策并积极履行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单位。

第二章 机构设置

第四条 成员单位主要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环保集团、水务公司、工程公司、市政或建筑设计院、科研院所、高校、咨询公司等涉水企业和人士。品牌委员会设主任单位、副主任单位、特邀副主任委员单位、常务委员单位、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单位、委员单位。主任单位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主办单位担任,主任由主办单位领导担任,其他加盟单位推荐代表担任相应职务。设置秘书处负责处理品牌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秘书长单位由《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兼任。

第五条 每届品牌委员会任期两年,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可以连任。申请加入单位须签署《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品牌委员会入会确认表,经确认后正式加入品牌委员会。如届满不提出变更或退会,视为自动连任。

第六条 品牌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听取秘书长工作汇报以及下一年度工作重点的安排部署;介绍品牌委员会成员单位的突出成绩与重点信息;为进一步做好品牌委员会的相关工作进行交流、探讨。

第三章   权利与义务

第七条 品牌委员会成员单位享有的权利

1、免费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和网站www.watergasheat.com的显著位置刊登单位名称、logo、委员姓名、职务以及网址、联系方式等。免费下载网站资料或上传成员单位宣传资料,免费获得友情链接。

2、以多种形式免费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网站上开设专栏宣传报道品牌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企业动态、技术交流、优秀工程设计案例、科研成果及项目进展、人物介绍、特色活动等。

3、在符合办刊宗旨和刊登范围且通过专家审稿并修改合格的情况下,品牌委员会单位(包括职工)撰写的科技论文可优先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上发表。

4、副主任单位每年获赠6页普通中间彩色插页广告;特邀副主任委员单位每年可获赠4页普通中间彩色插页广告;常务委员单位每年可获赠2页普通中间彩色插页广告;委员单位可获赠1页普通中间彩色插页广告。预订其他特殊版位的广告也可享受一定的优惠。

5、派人参加每年一次的品牌委员大会,品牌委员会大会若与学术会议同时召开,副主任单位免2人会务费,常务委员单位和委员单位免1人会务费。

6、副主任单位每期获赠10本《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常务委员单位每期获赠8本《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委员单位每期获赠5本《中国给水排水》杂志。

7、在品牌委员会任期内,成员单位可以《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的名义进行宣传。

8、品牌委员会秘书处积极协助委员单位解决在工作和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帮助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咨询;帮助检索相关科研资料。

9、协助委员单位组织技术交流会、项目现场会、论证会、产品推介会等。

10、对品牌委员单位人员的科技论文写作进行辅导,解决写作难题,满足单位职称晋升所需文章质量、数量和时间的要求,避免因盲目投稿耽误时间,影响学位和职称评聘。

第八条 品牌委员会成员单位应尽的义务

1、为改进品牌委员会的工作,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反馈本单位对《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和网站的要求和改进意见。

2、遵守品牌委员会章程,每年按时缴纳会费:委员单位:3万元;常务委员单位:5万元;副主任委员单位:8万元。

3、委托专人负责与杂志社联系,及时提供本单位的相关信息资源及企业内刊。

第四章 附则

第九条 本章程解释权归《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品牌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 邮编:300070
联系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传真:022-27835592
E-mail
cnwater@vip.163.com  联系人:王领全 孙磊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 邮编:300070


联系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传真:022-27835592

E-mailcnwater@vip.163.com  联系人:王领全 孙磊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品牌委员会入会

确 认 表

 

 

单位名称
 
E-mail
 
详细地址
 
邮 编
 
委员代表
 
职 务
 
电 话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申    请
类    型
□委员单位             □特邀副主任委员单位
□常务委员单位         □副主任委员单位
会费金额
(大写):
入会时间
年 月 日
建    议
要    求
 
成 员 单 位
(盖章)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盖章)
 

联系人: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王领全 13752275003 022-27835639    
   wanglingquan88@163.com   qq:745105304
请于本表签署后一周内将会费汇入以下账号:
账户:《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1635400052519625
通讯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
邮编:300070                    

 

手机扫一扫,即可免费申请加入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战略联盟(558位水行业代表了)

 

 

二维码加载失败...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821位水行业代表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题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迭代更新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大纲:  高密池技术原理 不同型号高密池的差异和应用区别 高密池与其他 BEST|绿色低碳科技前沿与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时间: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开始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凤凰网山东 2023年04月03日 14:44:39 来自北京 0人参与0评论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 BEST论坛讲座报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预算和未来全球碳循环的不稳定性风险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国际水协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PIA获奖项目介绍分享会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务系统Hubgrade 直播时间:2023年3月15日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会议通知 | 2023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团队等) 中国污水千人大会参观项目之一: 云南合续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质净化中心
中国给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刘锐平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浓度硝酸盐废水反硝化脱氮过程强化原理与应用 会议时间: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务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实践分享 直播时间: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对话嘉宾:窦秋萍  华霖富水利环境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持人:李德桥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题目:污泥处理处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讲人:程忠红,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二院总工 教 苏伊士 直播时间:12月27日14:00-16:00;复杂原水水质下的饮用水解决方案    陈智,苏伊士亚洲,技术推广经理,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业的给水及污水处理,对苏伊士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基于模拟仿真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与智慧化:现状与未来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镇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论坛|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应用与推广 中国给水排水 王爱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广州大学学术讲座|低碳水质净化技术及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8日 9:30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德国专场直播主题: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2022 中国沼气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德国专场 时间:2022年12月20日  下午 15:00—17:00(北京时间)
2022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中德沼气合作论坛的主论坛将于12月15日下午2点召开 技术交流 | 德国污水处理厂 计算系列规程使用介绍 城建水业
WaterInsight首期丨王志伟教授:膜法水处理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0日 10:00—11:00 处理工艺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8:30—12:15
建设管理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7日 14:00—17:15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8日 20:00—22:00
Training Course for Advanced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 12月3日|2022IWA中国漏损控制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3日(周六)9:00—17:00 2022-12-03 09: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八期)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1日 20:00—22:00 2022-12-01 20: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智慧输配专场|水业大讲堂之六——城市供水直饮安全和智慧提质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0日 14:00—17:05 2022-11-30 14:0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七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5日 20:00—22:00 2022-11-25 20:00:00 开始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4日 13:30—17:30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 李玉友,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博导,注册工程师】颗粒污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从UASB到新型高效脱氮和磷回收 中国建科成立70周年|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13:30—18:25   2022-11-22 13:30:00 开始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六期)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22日 20:00—22:00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五期) 中国给水排水
奋进七十载 起航新征程|中国市政华北院第十届科技工作会议暨庆祝建院七十周年大会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8日 9:30   2022-11-18 09:00:00 开始 樊明远:中国城市水业的效率和服务要做一个规范     樊明远 世界银行高级工程师
黄绵松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海绵城市系统化运维的挑战与实践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16日 18:30  黄绵松  北京 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云端活动周寻水路  污水回用专场      转发直播赠送  中国给水排水电子期刊  !!!  直播抽奖 100份 中国给水排水电子期刊  !!!
首届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即将开幕,同步举行的节水时光云端活动周”也将于2022年11月15日10:00-12:00 、14:30-17:00,在云端与水务行业的专家朋友见面!    在这即将到来激动 会议预告|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第四期) 中国给水排水
国标图集22HM001-1《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示例(一)》首次宣贯会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直播时间:2022年11月3日 16:00—18:00 2022-11-03 16:00:00 开始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 会议预告 | 国际水协会哥本哈根世界水大会成果分享系列网络会议 国合环境 精彩预告 | 黄河中上游水环境国际论坛·颗粒污泥水处理创新与应用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全球环境科学高峰论坛系列讲座( BEST):电活性微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能提升、生物修复、金属腐蚀以及新型电子设备    报告人: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Derek Lovley教授 彭永臻院士直播预告丨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与发展/2022年中国污泥大会(第十三届)/工业污泥大会/固废大会/渗滤液大会
直播预告 | 8月21日 中外雨水管理经验和挑战研讨会 中国给水排水    留德华人资源与环境学会  潘伯寿博士,于1991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德国GKW工程设计及咨询公司,贝 清水绕村庄,农家换新颜 山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8月9日上午,山东省在日照市召开2022年全省东部片区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场推进会,参会代表现场观摩学习了岚山区、高新区等
【水大会直播二位码】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管网、水环境综合治理/再生水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大会目次及报告日程 威立雅应对碳中和愿景的思路 原创 Veolia 威立雅水务技术
《中国给水排水》第十八届年会暨水安全保障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高峰论坛日程 污水千人大会参观典型项目:长春英俊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项目技术介绍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预告 | 排水系统数字孪生的核心:借助排水模型开启全面诊断模式   窦秋萍  Vivian Dou   华霖富中国区总经理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六届)邀请函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水环境综合治理)邀请函(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中国给水排水
“高标准”下的苏伊士工业园区污水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直播平台 水务企业如何实现智慧水务创新升级?这场直播告诉你:工业互联网专题第三期(汪秋婉 水务行业解决方案总监):百度智能云开物-智慧水务行业创新与升级
重要线上培训| 城镇排水管道养护与管理培训班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6月9-11线上见! 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跟踪及定位分析解决方案SimOn-Water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 2022中国给水排水线上大会|《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解读/《基于管网模型的污水管网外水入流量和入流点估计》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报告题目:协同超净化水土共治技术在流域河湖生态整体修复中的应用     报告人:张亚非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SC
重要线上培训:关于举办“《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宣贯  暨室外排水设计技能提升线上培训班”的通知 三位智慧水务专家同场直播 | 奥格科技 AWater 智慧水务解决方案云上分享会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 报告题目:“东京都下水道事业2021经营规划”解读和思考   报告人:孙跃平,东京都立大学土木工程硕士,教授级高工,日本国家注册技术士(P.E.Jp),亚太地区注册工程师(APEC QDTX型智慧推流器 | 南京贝特环保通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题目:污水提标改造也能事半功倍  主讲人: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特邀嘉宾:刘智晓,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高级技术专家,教授级高工,工学博士。 直播赠送5套得利满水处 【重要培训】关于举办2022非开挖顶管施工及探测培训班(在线培训)的通知(专家日程)
2022年中国排水管网水环境大会:报告题目:“东京下水道事业2021经营规划”解读和思考   报告人: 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孙跃平 总经理 /博士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报告题目:集约快速型BFM用于雨季溢流污水的处理   报告人: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吴迪 博士 ,男,正高级工程师,青岛市高层次人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同臣环保-浙江绍兴滨海污泥清洁化处置示范项目--2023中国污泥大会(第十三届)参观项目之一 题目:《得利满水处理手册》 系列讲座  之  生物滤池 程忠红    苏伊士亚洲   技术推广经理 课程内容包括十多种生物滤池介绍: ·         苏伊士第六代生物滤池首发介绍 ·
报告题目:膜技术在饮用水水源污染因子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给水排水)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机械设备委员会委员,全 直播题目:得利满水处理手册系列讲座之 气浮池 籍文法,南洋理工大学博士,苏伊士水务工程市政总工
课程名称:  苏伊士云课堂  《得利满水处理手册》系列讲座之 活性炭吸附池 会议主题:饮用水风险性有机物控制(直播平台:中国给水排水 cnww1985)
苏伊士云课堂 -《得利满水处理手册》系列讲座之  高密度沉淀池(转发有奖) 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活动周——“饮用水安全保障”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
直播题目:威立雅水务技术——助力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及提标改造   报告人:威立雅亚太地区设计平台中国区技术总监  平文凯     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高级工程师 直播题目:威立雅用于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除臭通风采暖的一体化设计  演讲人:周立-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商务经理  ( 中国给水排水 直播平台入口:微信公众号cnww1985 )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恒截流,堰溢流——德国截流井精确截流清污分流理念及中国实践     陈亮,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题目:因地制宜的苏伊士污水提标改造解决方案    报告人 :籍文法,南洋理工大学博士,苏伊士水务工程市政总工程师,十几年工艺技术、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经验
题目:城市智慧水务与洪涝模拟    报告人 :王浩 院士  ,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 暨“推荐免试”及“萃英计划”线上夏令营通知 直播时间:2020年9月20日 09:00—17:30 2020.09.20 09:00
德国深度水处理技术应用介绍  主讲人:     杨帆,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经济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工程方向主修水处理 题目: 新时代中国水安全保障的应对策略  直播时间 8月12日下午 14-16点   主讲人:侯立安 院士,环境工程专家。2006年毕业于防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题目 :ThermylisTM – 一种城市污水污泥无风险处置的最佳解决方案     主讲人:  史平     苏伊士水务工程污泥领域技术负责人    直播时间:2020年7月31日 (周五)下午 题目:中国污泥堆肥25年     直播时间 : 7月24日周五下午 14-16:30分   内容提纲:  堆肥技术在中国污泥处理领域的实践回顾、典型案例分析与思考。  主讲人 :王涛,研究员,研究生导
直播时间:8月3日14:00-16:00 (包括答问) 直播题目:威立雅先进的污泥焚烧解决方案 报告内容:威立雅公司介绍、威立雅的污泥焚烧技术以及与其他国内污泥焚烧工艺的一些对比。 演讲人:宫曼丽博士 宜水环境章卫军:应对极端气候不确定性的韧性城市建设
题目: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河道设计的国际视野和综合途径      直播时间 2020年7月28日 14-16点  主讲人: 吴昊   WADI设计创始人,荷兰注册景观设计师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 任南琪 院士 : 树立海绵城市理念,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刘政:提质增效核心技术第四代排水系统——清污分流
直播题目:环境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的生态学思考   直播时间7月16日下午14-16日   主讲人:魏俊,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工程院副院长 贺凯:日本下水道发展,污染控制策略及相关前沿水污染控制技术     报告人贺凯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南开大学(2009年),清华大学(2012年),和京都大学(2016年)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
直播主题: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直播时间:7月8号下午 14-16点   主讲人:油新华   油新华,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国市政工程协 报告题目:  海绵城市原理下的城市水系统的构建思路和实例解剖  M.Sc. Chiyan Peng  理学硕士 彭赤焰先生 简介     德国汉诺威水协的汉诺威水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主要负责中国业务,i
贝德光:城市污水处理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处理处置对策及思考——以南宁为例 尹海龙,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水环境治理、水环境系统工程、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和省市级项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光明:系统视角的城市水质控制理念与技术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第五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 周艳莉:“幸福河湖”背景下的水环境综合治理|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院副总工 谭春:TOD城市公园水系统海绵城市及生态构建设计策略研究
孙跃平 博士: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分类及在我国的适应性分析    孙跃平 博士 为 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环境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排水行业协会理事。高级工程师,亚太地区注册工程师(APE 霍槐槐:SediMag磁混凝沉淀技术在普通高效沉淀池改造中的应用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