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沈阳市委员会主委 吴利薇

我市应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加大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源头控制,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调节的作用,缓解城市内涝,为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提供保障。
低影响开发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雨水源头控制设计,实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进而保证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完善城市排水规划,制订符合我市实际的规划建设方案。建立长效的排水管网管理机制,我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排水管网管理模式,并为管理机制的逐步升级和发展预留必要的条件。合理使用城市建设用地,采用渗、滞、蓄、排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内涝。对于城市已建的排水管网系统应加强管理和维护,制订城市防汛排涝预案并落实具体措施,加强防范和宣传力度。要确保并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日常维护管理的资金投入,按标准定期进行排涝设施养护工作。各市政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地下排水管网的重要性,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