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本场直播的主持人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的 副主编 王领全 (137 5227 5003)。首先,感谢各位行业同仁莅临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观看本场直播!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顺应科技和行业的发展,隆重推出的云直播平台,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许多业内专家、企业家和行业同仁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感谢!同时,再次诚挚邀请国内外水行业专家、企业家和行业同仁推荐、自荐优质内容,到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平台,为水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入口已经在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上开通:进入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点击 云直播 ,即可观看直播、直播回放以及近期直播预告。
另外,凡是今天15:30 前转发,并成功邀请其他同事、网友观看本场直播的行业同仁,我们特赠送2019年雨水或者 污泥大会 论文集1本和中国给水排水杂志1本。有需要的网友请和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的孙磊联系。
言归正传,下面进入直播主题:
今天直播的题目为: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 朱彤 教授:
朱彤 教授 为 留日博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归国华侨,无党派人士,中国欧美同学会理事,东北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现任东北大学 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流体机械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机械、新能源与化学反应原理、计算流体力学和环境和健康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已完成和正在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科研资助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基金8项、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1项、辽宁省博士后基金1项、沈阳市科学计划2项、沈阳市基础科学研究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项以及校级各项基金等20余项,纵向课题总金额26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EI检索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2006年度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和2010年度日本鹿儿岛大学“友好大使”荣誉称号。
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学术组织担任社会职务,担任期刊“化学工程”编委、中国环境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科学奖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评委,国际水协会(IWA)会员、中国环境科学会会员、日本水环境协会会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员。
朱彤 教授 讲课结束后,会和大家答疑互动。欢迎各位观众朋友在观看直播时,提前将问题通过直播间的讨论区或者提问区发送给我们。编辑部的同事会及时整理汇总。在直播答疑环节, 朱彤 教授 统一和各位朋友交流互动。
下面有请 朱彤 教授 给我们授课!有请 朱彤 教授 !

欢迎进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
直播交流
扫码二维码加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交流群,获得更多资讯。
针对当前有机固废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趋势,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具有发酵温度高,处理周期短,无害化速度快程度高,减量大,适应北方冬季气候,成本低,腐熟快等巨大优势。本研究将对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在市政污泥及其他多源有机固废处理过程中的生物学原理、过程机制、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发展等做汇报交流。
报告主题
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直播时间
6月22日,周一上午 10:00-12:00
主持人
王领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副主编
主讲人
朱彤,博士(留日),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归国华侨,无党派人士,中国欧美同学会理事,东北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现任东北大学 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流体机械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机械、新能源与化学反应原理、计算流体力学和环境和健康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已完成和正在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科研资助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基金8项、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1项、辽宁省博士后基金1项、沈阳市科学计划2项、沈阳市基础科学研究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项以及校级各项基金等20余项,纵向课题总金额26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EI检索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2006年度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和2010年度日本鹿儿岛大学“友好大使”荣誉称号。
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学术组织担任社会职务,担任期刊“化学工程”编委、中国环境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科学奖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评委,国际水协会(IWA)会员、中国环境科学会会员、日本水环境协会会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员。
参加国际系列学术会议10(5次境外)次,赴国外讲学;促成东北大学与日本鹿儿岛大学和熊本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主办“中日水环境技术学术研讨会”;聘请日本鹿儿岛大学野崎勉教授、熊本大学古川宪治教授、鹿儿岛大学守田和夫教授、日本大阪大学迁裕教授、池道彦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Cheryl S .Watson教授和日本山口大学今井刚教授、日本理化研究所安井研究员等人数十人多次来东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促成机械学院国际交流访问团赴日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共40余人次(教师);促成10位硕士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2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流体机械与工程
(1)流体机械及理论;
(2)计算流体力学;
(3)化学工程及理论。
方向2:环境机械
(1)环境机械及理论;
(2)环境机械原理及设计;
(3)环境流体工程学。
方向3: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
(1)水处理技术和原理,发明“进化生物法”技术;
(2)有机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发明超高温菌生物发酵技术;
(3)厌氧氨氧化技术,联合发明SNAP技术,发明SAD+SNAP技术;
(4)基于硫自养反硝化等脱氮技术。
方向4:环境和健康科学
(1)环境污染与健康;
(2)环境生物学。
方向5:新能源与化学反应原理
(1)生物燃料电池;
(2)氢燃料电池。
3教育背景
1979年9月-1981年7月,沈阳二中(高中)
1981年9月-1985年7月,东北工学院,机械二系,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3月,东北工学院研究生院,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
1997年5月-1998年3月,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研究生
1998年4月-2001年3月,日本鹿儿岛大学大学院,物质生产工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博士学位
2004年10月-2010年3月,东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博士后
4工作经历
1985年7月-1987年8月,沈阳有色金属压延厂,设备设计及管理,助理工程师
1990年1月-1992年7月,东北工学院,机械二系,冶金设备教研室,助教
1992年9月-1995年10月,沈阳维用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经理,工程师
1995年11月-1997年5月,沈阳宝通门业制造有限公司,创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
2001年4月-2006年3月,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医学部,研究员
2004年4月- 现在,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
5课程教学
(1)《水处理技术》,本科生课程;
(2)《环境机械原理与设计》,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3)《现代水处理原理与技术》,研究生课程;
(4)《环境生物学》,研究生课程;
(5)《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
6人才培养
(1)指导博士研究生20人,已毕业9人;
(2)指导硕士研究生82人,已毕业人70人。
7学术兼职
(1)期刊“化学工程”编委;
(2)中国环境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3)辽宁省科学奖评审专家;
(4)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评委;
(5)国际水协会(IWA)会员;
(6)中国环境科学会会员;
(7)日本水环境协会会员。
8学术论文
SCI检索、EI检索、一级学报、核心期刊等15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EI检索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检索50余条。学术论文如下:
(1)Yuan C, Zhu T*, Lu C, Ma y,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treat old landfill leachate combining multi-stag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MBCO) and single-stage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using anammox and partial nitrification (SNAP)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19, 359(1635-1643). (SCI,Q1,IF8.355)
(2)Pan Y, Zhu T*, Wang Y, Zhou A, et al. Removal of azo dye in an up-flow membrane-less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integrated with bio-contact oxidation reactor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326(454-461). (SCI,Q1,IF8.355)
(3)Li X, Zhu T*, Zhang K, et al. Enhanced sludge degradation process using a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in a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with ultrasound treatment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306(17-21). (SCI,Q1,IF8.355)
(4)Zhang K, Kang T, Yao S, Liang B, Chang M, Wang Y, Ma Y, Hao L, Zhu T*. A novel coupling process with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and short-cut 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in a single reac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 ammonium-containing wastewater[J]. Water Research., 2020, 180, 115813. (SCI,Q1,IF7.913)
(5)Wang M, Zhu T*, Guo P, Zhang Y, et al. Synthesis of hollow lantern-like Eu(III)-doped g-C3N4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organic degradation [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8, 349(224-233). (SCI,Q1,IF7.650)
(6)Shen Y, Zhu T*, Yasui K, Sun Z, et al.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iquid temperature near a cavitation bubble wall [J].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16, 29(394-400). (SCI,Q1,IF7.279)
(7)Chang M, Wang Y, Zhong, R, Zhang, K, Pan, Y, Lyu, L, Wang, M, Zhu T*. Performance of an anaerobic-aerobic combined system for dairy wastewater and the analysis of low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0. (SCI,Q1,IF6.669)
(8)Chang M, Wang Y, Pan Y, Zhang K, Lyu L, Wang M, Zhu T*.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via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using a biological folded non-aerated filter[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 289, 121696.(SCI,Q1,IF6.669)
(9)Zhang K, Yang B, Ma Y, Zhu T*. A novel anammox process combined with vibration technology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8, 256(277-284).(SCI,Q1,IF6.669)
(10)Pan Y, Zhu T*, He Z. Minimizing effects of chloride and calcium towards enhanced nutrient recovery from sidestream centrate in a decoupled electrodialysis driven by solar energ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63.(SCI,Q1,IF6.395)
(11)Wang M, Zhu T*, Jin C, Li Z, et al. The effects of bismuth (III) doping and ultrathin nanosheets construction on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for antibiotic degradation [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9, 533(513-525).(SCI,Q1,IF 6.361)
(12)Wang Y, Chang M, Pan Y, Zhang K, Lyu L, Wang M, Zhu T*.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mmonium removal in a new biological folded non-aerated filter reactor[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88(505-512).(SCI,Q1,IF5.589)
(13)Zhang K, Lyu L, Yao S, Kang T, Ma Y, Pan Y, Chang M, Wang Y, Furukawa K, Zhu T*. Effects of vibration on anammox-enriched biofilm in a high-loaded upflow reactor[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685(1284-1293).(SCI,Q1,IF5.589)
(14)Wang Y, Zhu T*, Pan Y, et al. Enhanced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of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integrated with bio-contact oxidation reactor for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azo dye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34(616-27).(SCI,Q1,IF5.589)
(15)Wang M, Zhu T*, Guo P, Zhang Y, et al. Eu doped g-C3N4 nanosheet coated on flower-like BiVO4 powders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for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8, 453(11-22).(SCI,Q1,IF5.155)
(16)Jin C, Zhu T*, Li Z, Zhang Y, et al. The construction of g-C3N4 /Sm2+ doped Bi2WO6 2D/2D Z-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improved visible-light excited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9, 224. (SCI,Q1,IF 5.107)
(17)Wang M, Zhu T*, Zhang Y, Jin C, et al. Fabrication of novel ternary heterojunctions of Pd/g-C3N4/Bi2MoO6 hollow microspheres for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oward organic pollutant degradation [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8, (SCI,Q1,IF5.107)
(18)Zhang Y, Wang M, Zhu T*, Yang G, et al. Novel binary of g-C3N4 coupling and Eu3+ doping co-modifying bidirectional dendritic BiVO4 heterojunctions with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8, 202(335-344).(SCI,Q1,IF5.107)
(19)Pan Y, Zhu T, He Z. Energy advantage of anode electrode rotation over anolyte recirculation for operating a tubular microbial fuel cell[J].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9,106.(SCI,Q1,IF4.197)
(20)Wang M, Zhu T*, You M, Zhang K, et al. Bi3.64Mo0.36O6.55/Bi2MoO6 heterostructure composite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rganic pollutants degradation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8, 766(1037-1045).(SCI,Q1,IF4.174)
(21)Wang M, Zhu T*, Han J, Lv C, et al. Ag, B, and Eu tri-modified BiVO4 photocatalyst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8, 753(465-474).(SCI,Q1,IF4.174)
(22)Wang M, Zhu T*, Guo P, Chai T, et al. Effects of Cu dopants on the structures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coon-like Cu-BiVO4 prepared via ethylene glycol solvothermal method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7, 691(8-14).(SCI,Q1,IF4.174)
(23)Wang M, Zhu T*, You M, Guo P,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Sm-doped Bi2MoO6 and its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7, 728(739-746).(SCI,Q1,IF4.174)
(24)Wang X, Zhu T*, Chen S, Fan Z, et al. Laser-perforated gas diffusion layer for promoting liquid water transport in a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7, 42(50): 29995-30003. (SCI,Q1,IF4.084)
(25)Chen S, Zhu T*, Wang X, Li W,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oling performance of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suspension in a PEMFC[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7, 42(50): 30004-30012. (SCI,Q1,IF4.084)
(26)Wang X, Zhu T*, Wang S, Chen S, et al. Dynamic respons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under mechanical vibr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6, 41(36): 16287-16295.(SCI,Q1,IF4.084)
(27) Zhang, K, Lyu, L, Kang, T, Yao, S, Ma, Y, Pan, Y, Wang, Y, Furukawa, K, Hao, L, Zhu T*. A rapid and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anammox granular sludge through vibration [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9, 143.(SCI,Q1,IF3.824)
(28)Lyu L, Zhu T*, Zhang K, Li Z, et al. Inhibition of anammox activity by phenol: Suppression effect, community analysis and mechanism simulation [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9, 141. (SCI,Q1,IF3.824)
(29)Yuan C, Wang Y, Zhu T*, et al. Multistag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for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Optimization and bacteria community analysis [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7, 125(200-207).(SCI,Q1,IF3.824)
(30)Li X, Zhu T*, Zhang K, et al. Effect of the sequence ultrasonic operation on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sewage sludge [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6, 112(66-71).(SCI,Q1,IF3.824)
(31)Kang T L, Zhu T* et al. Analysis of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anammox biofilm rotating bed treatment of pig farm wastewater[C]. 4th International Anammox symposium. 2019.(会议)
(32)Zhang K, Zhu T* et al.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vibration on anammox process at ambient temperature[C]. 4th International Anammox symposium. 2019.(会议)
(33)Wang Y, Pan Y, Li X, Zhang K, Zhu T*. Ultrasonic treatment enhances sludge disintegration and degradation in a photosynthetic bacteria-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J].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2019, 91(8), 665-671.
(34)Zhang K, Chen S, Chang M, Du J, Yuan Z, Wang Y, Ma Y, Lyu Z, Sun Z, Liu H, Hao L, Zhu T*. Treatment of polyacrylamide production wastewater by multistage contact reactor with activated and anammox sludge[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150.
(35)Qu W, Zhu T*, Han J, Yang D, et al. Research on excess sludge homogenizati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by orthogonal test method [C].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227(5). (会议)
(36)Lyu L, Zhu T*,Zhu Y, Zhang K,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ybrid Partial-Nitrification and Anammox Reactor with Stirrer [J].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19, 28(3): 1813-1820.
(37)Pan Y, Zhu T*, He Z. Enhanced Removal of Azo Dye by a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 [J].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8, 57(48): 16433-16441.
(38)Wang Y, Zhu T*, Pan Y, Li X, et al. Sludge degrad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analysis in a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coupled up flow anaerobic blanket reactor with an ultrasound treatment system [J]. Rsc Advances, 2018, 8(73): 42032-42040.
(39)Wang M, Zhu T*, Han J, Guo P,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B-doped Bi2MoO6 and its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J].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2018, 113(86-93).
(40)Qi Y, Zhu T*, Wang M, Zhang Y, et al.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iVO4 prepared via an improved solution combustion method [J]. Micro & Nano Letters, 2018, 13(7): 1017-1020.
(41)Shen Y, Yasui K, Zhu T*, et al. A model for the effect of bulk liquid viscosity on cavitation bubble dynamics [J].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17, 19(31): 20635-20640.
(42)Wang M, Zhu T*, Guo P, Yang G, et al. The honeycomb-like Eu3+, Fe3+ doping bismuth molybdate photocatalyst with enhanced performance prepared by a citric acid complex process [J]. Materials Letters, 2017, 192(96-100).
(43)Lyu L, Zhu T*, Gao Q, Xu J, et al. A new interaction between proximal and distal C-terminus of Cav1.2 channels [J].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17, 133(4): 240-6.
(44)Zhu Y, Zhu T*, Groetzbach M, et al. Multi-Leve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Performance When Treating Automobile Painting Wastewater: Pollutant Removal Efficienc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J]. Water, 2017, 9(11).
(45)Wang M, Zhu T*, Yang G-J, You M-Y, et al. Effects of Ni doping contents 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BiVO4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and impregnation two-step method [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7, 27(9): 2022-2030.
(46)Xie Y, Zhu T*, Ma S, Yuan C,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Nonylphenol and Nonylphenol Ethoxylates in Wastewater Samples from Biodegradation Proces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J].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Chemical Society, 2017, 28(12): 2438-2446.
(47)Zhu T*, Zhu Y, Fienko U, et al. Performance of Multilevel Contact Oxid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Automobile Painting Industry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7. (会议)
(48)Wang Z B, Ni S Q, Zhang J, Zhu T*, et al. Gene expression and biomarker discovery of anammox bacteria in different reactors [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115(108-114).
(49)Li X, Zhu T*, You M, et al. Optimiz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sludge disintegration via the combined homogenate and ultrasonic method [J].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6, 57(52): 24724-24732.
(50)Li X, Zhu T*, Shen Y, et al. Use of anaerobic hydrolysis pretreatment to enhance ultrasonic disintegration of excess sludge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73(5): 1190-1196.
(51)Xie Y, Zhu T*, Li X, Chai T, et al. Filtration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a metal membrane and an organic membrane in bioreactor [J]. Desalin Water Treat, 2015, 54(13): 3566-3574.
(52)Xie Y, Zhu T*, Li X, Wang L,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al Ash Collecting and Grading System [J].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4.
(53)You M, Zhu T*, Chai T, Pan Y, et al. Review of Excess Sludge Disintegration Research [C].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2013,2949-2955.(会议)
(54)Xie Y, Zhu T*, Liu X, et al. Degradation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and its Microflora Structure in an 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C]. 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331-336.(会议)
(55)He G, Guo F, Zhu T*, et al. Lobe-related concentration and Ca2+ dependent interactions of calmodulin with C- and N-terminal tails of the Ca(V)1.2 channel [J].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2013, 63(5): 345-353.
(56)Zhu T*, Gao Q H, Yang L, Zhao M M, Li G, Hu H Y, Feng R, Zhao J S, Ren L F , Guo F, Hao L Y. Nonylphenol Inhibits The L-Type Ca2+ Current in Guinea-Pig Ventricular Myocytes[J].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2009, 59(Suppl.1): 335-335.
(57)Zhu T*, Xie Y. H, Jiang J, Wang Y. T, Zhang H. J, Nozaki T.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and PES flat membranes in submerged MBRs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9(3): 399-405.
(58)Zhu T*, Nozaki T, Li H, Minoru F. Fundamental Study of Tapered Drum Rotating Type Solid-Liquid Separator-Motion of Solid Particle Thrown into Rotating Cylindrical Container[J]. Japanese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日本混相流学会誌).2001, 5(2): 435-440.
(59)朱彤, 贾若坦, 梁启煜, 等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过程微生物群落演替分析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05): 693-698.(EI)
(60)朱彤, 江晶, 徐增梅, 等. 基于喷射流泥沙采集器的沉积层粒子特性对流化特性的影响 [J]. 过程工程学报, 2009, 9(S2): 190-194.(EI)
(61)朱彤, 梁启煜, 谢元华, 等. 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无机碳对脱氮效能的影响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02): 278-282+287.(EI)
(62)朱彤, 王云德, 谢元华, 等. 浸没板式MBR处理生活污水造成膜堵塞的关键因素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41-45.(EI)
(63)朱彤, 王韫秀, 顾兆伟, 等. 雌激素膜受体非基因组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7, 04: 233-235.
(64)朱彤, 谢元华, 韩进, 等. 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特征与膜污染的相关性 [J]. 化学工程, 2008, 11: 43-46+54.(EI)
(65)朱彤, 谢元华, 刘芳, 等. 浸没板式膜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569-572.(EI)
(66)朱彤, 野崎勉, 谢元华, 等. 基于喷射流泥沙采集器的粒子特性对沉积层流化特性的影响[C].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中国上海, 2008.(会议)
(67)朱彤, 野崎勉, 徐成海, 等. 旋转型分离器流场中粒子运动的数值解析 [J]. 化学工程, 2007, 08: 37-41.(EI)
(68)朱彤, 张洪军, 刘建峰, 等. 应用FISH法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细菌数量的计数 [J]. 环境保护科学, 2007, 01: 22-25.
(69)高青华, 朱彤. 壬基苯酚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动作电位的影响[C].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 中国河南郑州, 2009.(会议)
(70)韩进, 朱彤, 今井刚, 等. 基于高速转盘法的剩余污泥可溶化处理 [J]. 化工学报, 2008, 02): 478-483.(EI)
(71)沈阳, 朱彤, 由美雁, 等. 考虑水蒸汽蒸发和冷凝的超声空化特性研究 [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5, 29(04): 809-815.(EI)
(72)王有昭, 朱彤, 谢元华, 等.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阳极生物膜群落结构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01): 105-108+122.(EI)
(73)谢元华, 朱彤, 徐成海, 等.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化学工程, 2010, 38(10): 26-32.(EI)
(74)谢元华, 朱彤, 徐成海, 等. 金属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清洗方法 [J]. 化学工程, 2010, 38(10): 190-193+199.(EI)
(75)张洪军, 朱彤. A/O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特性及硝化菌群的分子检测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01): 47-50.
(76)朱玉芳, 朱彤, Fienko U, 等. 多级接触氧化法在汽车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09): 1326-1329+1346.(EI)
(77)朱玉芳, 朱彤, Groetzbach M, 等. 溶解氧浓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J]. 节能, 2018, 37(02): 72-75.
(78)高青华, 朱彤, 郭凤, 等. 壬基苯酚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9(02): 81-83.
(79)韩杰, 朱彤, 黄永刚, 等. 浸没板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流体运动的数值模拟 [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8, 11): 44-47.
(80)韩进, 谢里阳, 朱彤, 等. 剩余污泥高速转盘破解及破解液厌氧消化特性 [J]. 化学工程, 2010, 38(10): 90-95.(EI)
(81)谢元华, 徐成海, 朱彤. 金属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04): 473-477.(EI)
(82)谢元华, 徐成海, 朱彤, 等. 金属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的优化研究 [J]. 节能, 2008, 05): 12-14+2.
(83)朱玉芳, 吕力婷, 朱彤, 等. 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汽车涂装废水工程实例 [J]. 水处理技术, 2018, 44(05): 135-139.
(84)姚君, 姜鑫, 朱彤, 等. 烧结机扩容对烧结矿FeO含量及转鼓强度的影响 [J]. 材料与冶金学报, 2006, 03): 163-165
(85)由美雁, 谢里阳, 朱彤, 等. 超声波破解剩余污泥的试验研究 [J]. 化学工程, 2013, 41(04): 6-10.(EI)
(86)由美雁,,张秀秀, 沈阳,朱彤. 超声空化热效应破解剩余污泥的机制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01): 126-131.(EI)
(87)谢元华,,梅健, 王杰,朱彤. 爆炸冲击波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03): 446-450.(EI)
(88)王有昭, 潘元, 谢元华,朱彤. 生物阴极的构建方法对偶氮染料降解过程的影响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07): 1012-1016.(EI)
(89)李现瑾, 苑春莉, 余宏,朱彤. 厌氧处理结合超声空化高效破解剩余污泥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6(06): 868-871+891.(EI)
(90)由美雁, 李现瑾, 王利伟, 朱彤. 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研究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03): 447-451.(EI)
(91)谢元华, 何站敏, 韩进, 朱彤,徐成海.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J]. 化学工程, 2012, 40(01): 59-63.(EI)
(92)刘坤, 陈树雷, 王东阳, 巴德纯,朱彤. 生物纳流控芯片控制电极的设计与制备 [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5, 35(09): 1157-1162.(EI)
(93)张宇,王敏, 周鑫, 杨光俊,柴天昱,朱彤. AgVO_3/BiV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J]. 硅酸盐学报, 2019, 47(01): 125-131.(EI)
(94)王敏,韩进,张宇,由美雁,杨光俊,柴天昱,朱彤. Y掺杂量对N-BiVO_4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J]. 材料工程, 2018, 46(06): 36-42.(EI)
(95)谢元华, 相阳, 梁启煜, 李现瑾,韩进,由美雁,朱彤. 流体剪切与超声空化破解剩余污泥的参数优化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 30(11): 1777-1782.(EI)
(96)王敏, 杨光俊, 由美雁, 谢元华,王有昭,韩进,朱彤. Ni掺杂量对溶胶-凝胶和浸渍两步法制备B-BiVO_4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英文) [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7, 27(09): 2022-2030.(EI)
(97)孙志成, 韩进, 张明杨, MD.Asadur Rahoman,王有昭,齐元欣,王敏,谢元华,朱彤. 机械转盘联合超声破解剩余污泥 [J]. 化工学报, 2016, 67(12): 5229-5236.(EI)
(98)陈思彤, 李微微, 王学科, 王树博,谢晓峰,朱彤. 相变材料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管理 [J]. 化工学报, 2016, 67(S1): 1-6.(EI)
(99)王学科, 王树博, 潘元,谢晓峰,黄海燕,朱彤. 阳极进气湿度对质子交换膜水含量及电流密度分布影响 [J]. 化工学报, 2015, 66(S2): 342-348.(EI)
(100)冯占立, 张新宇, 于丰浩, 朱彤,王有昭,王欣,侯勇,孙伏寅. 大型钢铁企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研究 [J]. 鞍钢技术, 2018, 06): 12-15.
(101)张秀秀, 由美雁, 沈阳, 朱彤.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热效应研究[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 .(会议)
(102)由美雁, 张秀秀, 沈阳,朱彤. 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化学效应研究[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会议)
(103)王有昭, 潘元, 吕丽婷, 朱彤. 生物阴极降解偶氮染料过程电子传递机制的分子模拟分析[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会议)
(104)谢元华, 王杰, 白冰,曲婉鑫,朱彤.高压喷射撞击流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会议)
(105)由美雁, 张秀秀, 沈阳, 朱彤. 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研究及剩余污泥破解三阶段论[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中国海南海口, 2016.
(106)丁岚, 谢元华, 钟圣俊, 朱彤. 膜生物反应器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 [J]. 环境保护科学, 2013, 39(01): 6-10.
(107)由美雁, 陈传政, 罗武辉,朱彤,韩进,李琦. 应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污泥的现状分析 [J]. 节能, 2012, 31(12): 4-7.
(108)何站敏, 焦竑南, 谢元华, 朱彤,刘闯,杨肖. 环境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 [J]. 广东化工, 2011, 38(10): 57-58+62.
(109)王有昭, 潘元, 吴宗庭,周爱娟,朱彤.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电活性生物膜催化污染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J]. 化工进展, 2016, 35(12): 4033-4041.
(110)张宇,王敏, 周鑫, 杨光俊,柴天煜,朱彤. Bi2MoO6/BiVO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J]. 材料导报, 2019, 33(10): 1597-1601.
(111)曲婉鑫, 谢元华, 白冰, 王杰,相阳,朱彤. 基于FLUENT的高压喷射撞击流破解剩余污泥的数值模拟[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会议)
(112)雷明, 苏敬阳, 李卓, 晏珊,孙雪菲,朱彤,郝丽英. Cav1.2钙离子通道三维结构的同源建模及其应用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 33(01): 90-94.
(113)雷明, 赵美眯, 封瑞, 王红梅,毛楠,朱彤,郝丽英. Cav1.2通道CT1片断突变体的质粒构建和蛋白表达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09): 837-839.
(114)张秀秀, 王洋, 由美雁, 谢元华,徐烨,朱彤. 旋转球磨法破解剩余污泥的研究 [J]. 节能, 2016, 35(10): 10-13+2.
(115)苑春莉, 范世良, 柴天昱, 朱玉芳,谢元华,朱彤. 大气扩散模型的研究进展 [J]. 节能, 2016, 35(10): 14-18+22+2.
(116)王敏, 谢元华, 由美雁,谢元华,王有昭,韩进,朱彤. 两步法制备B-Mo共掺杂BiVO4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J]. 材料导报, 2016, 30(S2): 248-252.
(117)赵金生, 李刚, 高青华, 郭凤,赵美眯,刘书源,朱彤,郝丽英. 17β-雌二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03): 351-355.
(118)李现瑾, 苑春莉, 潘雅虹, 由美雁,谢元华,韩进,朱彤. 浓度对组织捣碎机破解剩余污泥的影响研究 [J]. 节能, 2014, 33(06): 15-18.
(119)钟瑞, 张德元, 范名祥, 潘元,孙志成,李现瑾,王敏,谢元华,朱彤. 光合菌与小球藻联合处理剩余污泥破解液优化研究[C]. 2017.
(120)齐元欣, 张德元, 王展, 张阔,杨光俊,冯雪林,韩进,谢元华,朱彤. 超声与匀浆联合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C]. 2017.(会议)
(121)冯雪林, 范世良, 张溢铭,张阔,齐元欣,柴天昱,由美雁,谢元华,朱彤. 流体剪切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 40(04): 136-140.
(122)白冰, 李现瑾, 徐长思, 余宏,糜彬,徐治洲,由美雁,谢元华,朱彤. 剩余污泥机械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J]. 节能, 2014, 33(04): 4-8.
(123)高青华, 刘书源, 郭凤, 黄世铮,于向沉,赵媛媛,赵美眯,于丽凤,朱彤,郝丽英. 钙通道介导的环境雌激素壬基苯酚的心血管毒性作用[C].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中国上海, 2014.(会议)
(124)高青华, 刘水策, 郭凤,刘书源,于向沉,夏尔巴提吾马尔,孙雪菲,毛楠,赵美眯,朱彤,郝丽英. 壬基苯酚对H9c2心肌细胞钙信号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02): 109-113.
9主要科研项目清单
2004年归国工作以来,获得各级科研基金共20余项,获资助金额260余万元人民币,主要基金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1677030,环境激素壬基酚以GPR30受体部分激动剂方式通过Ca2+信号途径干扰雌激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2017.01-2020.12,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30671726,细胞膜钙离子通道介导的壬基苯酚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新机制, 2007,1~2009,12,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51178089,流体剪切与超声空化联合作用下剩余污泥的破解机制及高效化特性研究, 2012,1~2015,12,负责人;
4. 第41期国家博士科研资助金一等资助,No. 20070410267,活性污泥中降解壬基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菌群优化及基因组学解析,2007,7~2009,7,负责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 21107011,缺氧/好氧接触氧化工艺中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无机化及微生物学机制, 2012,1~2013,12,(排名第二);
6. 沈阳市科学计划项目,No.合同号0601,机库门钢结构优化设计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制, 2005,7~2006,7,负责人;
7. 辽宁省企业项目博士后基金,No. BSH-2004921023,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及产业废水与处理水回用系统研制, 2005,3~2008,3,负责人;
8. 教育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及产业废水与处理水回用系统研制, 2007,1~2007,12,负责人;
9. 教育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细胞膜钙离子通道介导的壬基苯酚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新机制, 2008,7~2009,7,负责人;
10. 教育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活性污泥中降解壬基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菌群优化及基因组学解析, 2009,8~2010,12,负责人;
11. 教育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活性污泥中降解壬基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菌群优化及基因组学解析, 2011,1~2011,12,负责人;
12. 其他:
13. 东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金(人事处);
14. 国家博士后科研资助金(国家);
15. 东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金(科技处)。
16. 国家985建设项目引进人才专项资金。
10国际交流
(1)获得日本工学博士学位,在日工作数年:
1997年~2001年,留学日本鹿儿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2006年,任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医学部研究员。
(2)促成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2004年,促成东北大学与日本鹿儿岛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2010年,促成东北大学与日本熊本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3)主办国际会议:
2006年,主办“中日水环境技术学术研讨会”,中方参加人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杰院士等9人,外方参加人员大阪大学池道彦教授,熊本大学古川宪治教授等4人。
(4)主持及促成国际交流互访活动:
2006年,聘请日本鹿儿岛大学守田和夫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2006年,聘请日本大阪大学迁裕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2009年,聘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Cheryl S .Watson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聘请日本山口大学今井刚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
2004年,促成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原院长谢里阳教授访日进行学术交流。2003年,促成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原副院长韩清凯教授访日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促成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原副院长刘建军,徐成海教授访日进行学术交流。2010年,促成机械学院国际交流访问团赴日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共40余人次(教师)。
(5)受邀请赴国外讲学:
2009年,受熊本大学邀请,赴日熊本大学、水俣市进行讲学。
(6)获得国外大学奖励:
2010年获得日本鹿儿岛大学“有好大使”荣誉称号。
(7)促成聘请国际专家任我校兼职教授:
2004年,促成聘请日本鹿儿岛大学名誉教授野崎勉成为东北大学兼职教授。2004年,促成日本熊本大学古川宪治教授(现熊本大学副校长)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促成聘请古川教授成为东北大学兼职教授。
(8)促成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多人赴国外留学:
2004年,促成青年教师1人赴日一年短期留学。2005年,促成青年教师1人赴日一年短期留学。2006年,促成青年教师1人赴日一年短期留学。2008年,促成硕士研究生1人赴日一年短期留学。2009年,促成硕士研究生2人赴日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促成硕士研究生2人赴日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促成2名学生赴日攻读博士学位。
(9)指导国外留学生多人: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先后接收、指导日本来华留学生 4人为期1年的留学。
(10)多次获得教育部国际合作基金资助:
2008年,2009年,2010,2011年分别获得四次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基金资助。
(11)参加国际会议:
2007年~现在,参加国际系列学术会议10(四次境外)次。
11专利
(1)一种对废水同步除碳脱氮的多段接触氧化反应装置及方法,ZL201510900710.4
等20余项。
12学术获奖清单
(1)获得2006年度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
(2)2010年获得日本鹿儿岛大学“友好大使”荣誉称号;
(3)连续四次获得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优秀贡献奖”。
观看回放方式及时间
1、关注《中国给水排水》官方微信 CNWW1985
2、点击首页右下角云直播,即可观看直播及直播回放
3、直播次日,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直播交流
扫码二维码加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交流群,获得更多资讯。
观看直播
方式一:可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方式二:点击网址链接观看直播
直播集结号
欢迎挑战2小时的“专家讲座”直播台!
有意者请联系
李德强 13920075800
衣春敏 13920341911
王领全 13752275003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给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给水排水》)”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022-27835520),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马保松: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利器/朱彤: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马保松: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利器/朱彤: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直播回放可以看了!
@所有人:感谢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副总工兼研究院院长 万年红 教授级高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环境研究院 郭兴芳 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柏金标,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求是 膜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柴晓利,博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水务 专家 梁小光: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科研经理 武汉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污泥土地利用专家 杨长明:同济大学环境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人工湿地技术国际大咖 赵亚乾教授;美国雨水专家 苏雨明 博士:美国水资源工程师院资格工程师/奠基成员、 美注册工程师(P.E.);同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树平 副教授 、工学博士、系统分析员;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陈亮 总工程师;西班牙科学院智能控制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孙聪聪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贾海峰 教授/博导;上海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唐建国 总工;东南大学 吕锡武 教授/博导 ;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城市环境院 孙永利 院长;智慧水务分院 王浩正 院长;苏伊士 程忠红 经理;华博水务 曹仲宏 总经理;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中关村科技租赁 大环境事业部 高级项目经理 王川川 等嘉宾 的精彩演讲 !现在大家可以观看直播回放了(进入 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 cnww1985,首页右下角 云直播 ,即可看直播和 直播回放以及 近期直播预告)。
直播1(时间为 6月22日,周一上午 10点 至 12点):
题目: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主讲人:朱彤,博士(留日),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归国华侨,无党派人士,中国欧美同学会理事,东北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现任东北大学 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流体机械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机械、新能源与化学反应原理、计算流体力学和环境和健康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直播2: (时间为 6月23日,周二下午 14点 至 16点)
题目: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利器
主讲人:马保松,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后在德国波鸿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德克萨斯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建设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余年。主编国家标准GB/T 37862-2019《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 总则》、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CJJ/T 210-2014《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等10部,主编出版专著《非开挖工程学》、《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技术》等9部;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2011年获得国际非开挖技术学会颁发的“国际非开挖奖学术研究奖”;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目前主要兼任国际地下物流学会(ISUFT)常务理事、国标委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委员会SC3分委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凡是直播结束前 转发邀请成功其他同事和朋友观看直播的网友们, 我们特赠送2019年雨水或者污泥大会论文集一本。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和孙磊(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孙磊,微信号suelay001)联系。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课https://appma47gbbt2465.h5.xiaoeknow.com/mp_more/eyJpZCI6IjI3MzAzNjciLCJjaGFubmVsX2lkIjoiIiwiY29tcG9uZW50X2lkIjo2ODk0NDYxfQ?entry=2&entry_type=2002&from=timeline
扫描二维码观看: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及直播回放
扫描二维码观看: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回放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扫描二维码进入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点击 云直播 ,即可观看直播、直播回放以及近期直播预告。 )
共创、共生、共赢---- 鼎力打造中国给水排水核心技术品牌生态圈
欢迎进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进入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 云直播 即可观看 直播和直播回放 以及 近期直播预告 )
马保松: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利器
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给水排水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欢迎进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
直播交流
扫码二维码加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交流群,获得更多资讯。
报告主题
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利器
直播时间
2020年6月23日(周二) 14:00—16:00
主持人
王领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副主编
主讲人
马保松,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后在德国波鸿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德克萨斯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建设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余年。主编国家标准GB/T 37862-2019《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 总则》、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CJJ/T 210-2014《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等10部,主编出版专著《非开挖工程学》、《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技术》等9部;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2011年获得国际非开挖技术学会颁发的“国际非开挖奖学术研究奖”;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目前主要兼任国际地下物流学会(ISUFT)常务理事、国标委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委员会SC3分委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观看回放
1、关注《中国给水排水》官方微信 CNWW1985
2、点击首页右下角云直播,即可观看直播及直播回放
直播交流
扫码二维码加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交流群,获得更多资讯。
观看直播
方式一:可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方式二:点击网址链接观看直播
https://appMA47GbBt2465.h5.xiaoeknow.com/content_page/eyJ0eXBlIjoiMiIsInJlc291cmNlX3R5cGUiOjQsInJlc291cmNlX2lkIjoibF81ZWVhY2ExNTJlYTIyX3Q0czdtM3c1IiwiYXBwX2lkIjoiYXBwTUE0N0diQnQyNDY1IiwicHJvZHVjdF9pZCI6IiJ9
微信号:cnww1985
投稿咨询:022-27835707
广告咨询:022-27835639
发行咨询:022-27835231
官方网站:www.cnww1985.com
联系邮箱:cnwater@vip.163.com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朱彤: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给水排水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欢迎进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
扫码二维码加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交流群,获得更多资讯。
针对当前有机固废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趋势,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具有发酵温度高,处理周期短,无害化速度快程度高,减量大,适应北方冬季气候,成本低,腐熟快等巨大优势。本研究将对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在市政污泥及其他多源有机固废处理过程中的生物学原理、过程机制、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发展等做汇报交流。
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6月22日,下周一上午 10:00-12:00
王领全《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副主编
朱彤,博士(留日),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归国华侨,无党派人士,中国欧美同学会理事,东北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现任东北大学 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流体机械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机械、新能源与化学反应原理、计算流体力学和环境和健康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已完成和正在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国家博士后科研资助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基金8项、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1项、辽宁省博士后基金1项、沈阳市科学计划2项、沈阳市基础科学研究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项以及校级各项基金等20余项,纵向课题总金额26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EI检索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2006年度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和2010年度日本鹿儿岛大学“友好大使”荣誉称号。
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学术组织担任社会职务,担任期刊“化学工程”编委、中国环境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科学奖评审专家、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评委,国际水协会(IWA)会员、中国环境科学会会员、日本水环境协会会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员。
参加国际系列学术会议10(5次境外)次,赴国外讲学;促成东北大学与日本鹿儿岛大学和熊本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主办“中日水环境技术学术研讨会”;聘请日本鹿儿岛大学野崎勉教授、熊本大学古川宪治教授、鹿儿岛大学守田和夫教授、日本大阪大学迁裕教授、池道彦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Cheryl S .Watson教授和日本山口大学今井刚教授、日本理化研究所安井研究员等人数十人多次来东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促成机械学院国际交流访问团赴日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共40余人次(教师);促成10位硕士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2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流体机械与工程
(1)流体机械及理论;
(2)计算流体力学;
(3)化学工程及理论。
方向2:环境机械
(1)环境机械及理论;
(2)环境机械原理及设计;
(3)环境流体工程学。
方向3: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
(1)水处理技术和原理,发明“进化生物法”技术;
(2)有机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发明超高温菌生物发酵技术;
(3)厌氧氨氧化技术,联合发明SNAP技术,发明SAD+SNAP技术;
(4)基于硫自养反硝化等脱氮技术。
方向4:环境和健康科学
(1)环境污染与健康;
(2)环境生物学。
方向5:新能源与化学反应原理
(1)生物燃料电池;
(2)氢燃料电池。
3教育背景
1979年9月-1981年7月,沈阳二中(高中)
1981年9月-1985年7月,东北工学院,机械二系,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3月,东北工学院研究生院,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
1997年5月-1998年3月,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研究生
1998年4月-2001年3月,日本鹿儿岛大学大学院,物质生产工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博士学位
2004年10月-2010年3月,东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博士后
4工作经历
1985年7月-1987年8月,沈阳有色金属压延厂,设备设计及管理,助理工程师
1990年1月-1992年7月,东北工学院,机械二系,冶金设备教研室,助教
1992年9月-1995年10月,沈阳维用科技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经理,工程师
1995年11月-1997年5月,沈阳宝通门业制造有限公司,创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
2001年4月-2006年3月,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医学部,研究员
2004年4月- 现在,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
5课程教学
(1)《水处理技术》,本科生课程;
(2)《环境机械原理与设计》,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3)《现代水处理原理与技术》,研究生课程;
(4)《环境生物学》,研究生课程;
(5)《专业外语》,研究生课程。
6人才培养
(1)指导博士研究生20人,已毕业9人;
(2)指导硕士研究生82人,已毕业人70人。
7学术兼职
(1)期刊“化学工程”编委;
(2)中国环境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3)辽宁省科学奖评审专家;
(4)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评委;
(5)国际水协会(IWA)会员;
(6)中国环境科学会会员;
(7)日本水环境协会会员。
8学术论文
SCI检索、EI检索、一级学报、核心期刊等15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EI检索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检索50余条。学术论文如下:
(1)Yuan C, Zhu T*, Lu C, Ma y,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treat old landfill leachate combining multi-stag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MBCO) and single-stage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using anammox and partial nitrification (SNAP)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19, 359(1635-1643). (SCI,Q1,IF8.355)
(2)Pan Y, Zhu T*, Wang Y, Zhou A, et al. Removal of azo dye in an up-flow membrane-less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integrated with bio-contact oxidation reactor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7, 326(454-461). (SCI,Q1,IF8.355)
(3)Li X, Zhu T*, Zhang K, et al. Enhanced sludge degradation process using a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in a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with ultrasound treatment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306(17-21). (SCI,Q1,IF8.355)
(4)Zhang K, Kang T, Yao S, Liang B, Chang M, Wang Y, Ma Y, Hao L,Zhu T*. A novel coupling process with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and short-cut 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in a single reac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 ammonium-containing wastewater[J].Water Research., 2020, 180, 115813. (SCI,Q1,IF7.913)
(5)Wang M, Zhu T*, Guo P, Zhang Y, et al. Synthesis of hollow lantern-like Eu(III)-doped g-C3N4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organic degradation [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8, 349(224-233). (SCI,Q1,IF7.650)
(6)Shen Y, Zhu T*, Yasui K, Sun Z, et al.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iquid temperature near a cavitation bubble wall [J].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16, 29(394-400). (SCI,Q1,IF7.279)
(7)Chang M, Wang Y, Zhong, R, Zhang, K, Pan, Y, Lyu, L, Wang, M, Zhu T*. Performance of an anaerobic-aerobic combined system for dairy wastewater and the analysis of low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0. (SCI,Q1,IF6.669)
(8)Chang M, Wang Y, Pan Y, Zhang K, Lyu L, Wang M, Zhu T*.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via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using a biological folded non-aerated filter[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 289, 121696.(SCI,Q1,IF6.669)
(9)Zhang K, Yang B, Ma Y, Zhu T*. A novel anammox process combined with vibration technology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8, 256(277-284).(SCI,Q1,IF6.669)
(10)Pan Y, Zhu T*, He Z. Minimizing effects of chloride and calcium towards enhanced nutrient recovery from sidestream centrate in a decoupled electrodialysis driven by solar energ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63.(SCI,Q1,IF6.395)
(11)Wang M, Zhu T*, Jin C, Li Z, et al. The effects of bismuth (III) doping and ultrathin nanosheets construction on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for antibiotic degradation [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9, 533(513-525).(SCI,Q1,IF 6.361)
(12)Wang Y, Chang M, Pan Y, Zhang K, Lyu L, Wang M, Zhu T*.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mmonium removal in a new biological folded non-aerated filter reactor[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88(505-512).(SCI,Q1,IF5.589)
(13)Zhang K, Lyu L, Yao S, Kang T, Ma Y, Pan Y, Chang M, Wang Y, Furukawa K, Zhu T*. Effects of vibration on anammox-enriched biofilm in a high-loaded upflow reactor[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685(1284-1293).(SCI,Q1,IF5.589)
(14)Wang Y, Zhu T*, Pan Y, et al. Enhanced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of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integrated with bio-contact oxidation reactor for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azo dye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34(616-27).(SCI,Q1,IF5.589)
(15)Wang M, Zhu T*, Guo P, Zhang Y, et al. Eu doped g-C3N4 nanosheet coated on flower-like BiVO4 powders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for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8, 453(11-22).(SCI,Q1,IF5.155)
(16)Jin C, Zhu T*, Li Z, Zhang Y, et al. The construction of g-C3N4 /Sm2+ doped Bi2WO6 2D/2D Z-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improved visible-light excited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9, 224. (SCI,Q1,IF 5.107)
(17)Wang M, Zhu T*, Zhang Y, Jin C, et al. Fabrication of novel ternary heterojunctions of Pd/g-C3N4/Bi2MoO6 hollow microspheres for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oward organic pollutant degradation [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8, (SCI,Q1,IF5.107)
(18)Zhang Y, Wang M, Zhu T*, Yang G, et al. Novel binary of g-C3N4 coupling and Eu3+ doping co-modifying bidirectional dendritic BiVO4 heterojunctions with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8, 202(335-344).(SCI,Q1,IF 5.107)
(19)Pan Y, Zhu T, He Z. Energy advantage of anode electrode rotation over anolyte recirculation for operating a tubular microbial fuel cell[J].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9,106.(SCI,Q1,IF4.197)
(20)Wang M, Zhu T*, You M, Zhang K, et al. Bi3.64Mo0.36O6.55/Bi2MoO6 heterostructure composite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rganic pollutants degradation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8, 766(1037-1045).(SCI,Q1,IF4.174)
(21)Wang M, Zhu T*, Han J, Lv C, et al. Ag, B, and Eu tri-modified BiVO4 photocatalysts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8, 753(465-474).(SCI,Q1,IF4.174)
(22)Wang M, Zhu T*, Guo P, Chai T, et al. Effects of Cu dopants on the structures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coon-like Cu-BiVO4 prepared via ethylene glycol solvothermal method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7, 691(8-14).(SCI,Q1,IF4.174)
(23)Wang M, Zhu T*, You M, Guo P,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Sm-doped Bi2MoO6 and its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7, 728(739-746).(SCI,Q1,IF4.174)
(24)Wang X, Zhu T*, Chen S, Fan Z, et al. Laser-perforated gas diffusion layer for promoting liquid water transport in a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7, 42(50): 29995-30003. (SCI,Q1,IF4.084)
(25)Chen S, Zhu T*, Wang X, Li W,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oling performance of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suspension in a PEMFC[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7, 42(50): 30004-30012. (SCI,Q1,IF4.084)
(26)Wang X, Zhu T*, Wang S, Chen S, et al. Dynamic respons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under mechanical vibr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6, 41(36): 16287-16295.(SCI,Q1,IF4.084)
(27) Zhang, K, Lyu, L, Kang, T, Yao, S, Ma, Y, Pan, Y, Wang, Y, Furukawa, K, Hao, L, Zhu T*. A rapid and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anammox granular sludge through vibration [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9, 143.(SCI,Q1,IF3.824)
(28)Lyu L, Zhu T*, Zhang K, Li Z, et al. Inhibition of anammox activity by phenol: Suppression effect, community analysis and mechanism simulation [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9, 141. (SCI,Q1,IF3.824)
(29)Yuan C, Wang Y, Zhu T*, et al. Multistage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for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Optimization and bacteria community analysis [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7, 125(200-207).(SCI,Q1,IF3.824)
(30)Li X, Zhu T*, Zhang K, et al. Effect of the sequence ultrasonic operation on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sewage sludge [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2016, 112(66-71).(SCI,Q1,IF3.824)
(31)Kang T L, Zhu T* et al. Analysis of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anammox biofilm rotating bed treatment of pig farm wastewater[C]. 4th International Anammox symposium. 2019.(会议)
(32)Zhang K, Zhu T* et al.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vibration on anammox process at ambient temperature[C]. 4th International Anammox symposium. 2019.(会议)
(33)Wang Y, Pan Y, Li X, Zhang K, Zhu T*. Ultrasonic treatment enhances sludge disintegration and degradation in a photosynthetic bacteria-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J].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2019, 91(8), 665-671.
(34)Zhang K, Chen S, Chang M, Du J, Yuan Z, Wang Y, Ma Y, Lyu Z, Sun Z, Liu H, Hao L, Zhu T*. Treatment of polyacrylamide production wastewater by multistage contact reactor with activated and anammox sludge[J].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150.
(35)Qu W, Zhu T*, Han J, Yang D, et al. Research on excess sludge homogenizati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by orthogonal test method [C].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227(5). (会议)
(36)Lyu L, Zhu T*,Zhu Y, Zhang K,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ybrid Partial-Nitrification and Anammox Reactor with Stirrer [J].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19, 28(3): 1813-1820.
(37)Pan Y, Zhu T*, He Z. Enhanced Removal of Azo Dye by a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 [J].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8, 57(48): 16433-16441.
(38)Wang Y, Zhu T*, Pan Y, Li X, et al. Sludge degrad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analysis in a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coupled up flow anaerobic blanket reactor with an ultrasound treatment system [J]. Rsc Advances, 2018, 8(73): 42032-42040.
(39)Wang M, Zhu T*, Han J, Guo P,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B-doped Bi2MoO6 and its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J].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2018, 113(86-93).
(40)Qi Y, Zhu T*, Wang M, Zhang Y, et al. Effect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BiVO4 prepared via an improved solution combustion method [J]. Micro & Nano Letters, 2018, 13(7): 1017-1020.
(41)Shen Y, Yasui K, Zhu T*, et al. A model for the effect of bulk liquid viscosity on cavitation bubble dynamics [J].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17, 19(31): 20635-20640.
(42)Wang M, Zhu T*, Guo P, Yang G, et al. The honeycomb-like Eu3+, Fe3+ doping bismuth molybdate photocatalyst with enhanced performance prepared by a citric acid complex process [J]. Materials Letters, 2017, 192(96-100).
(43)Lyu L, Zhu T*, Gao Q, Xu J, et al. A new interaction between proximal and distal C-terminus of Cav1.2 channels [J].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17, 133(4): 240-6.
(44)Zhu Y, Zhu T*, Groetzbach M, et al. Multi-Leve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Performance When Treating Automobile Painting Wastewater: Pollutant Removal Efficiency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J]. Water, 2017, 9(11).
(45)Wang M, Zhu T*, Yang G-J, You M-Y, et al. Effects of Ni doping contents 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BiVO4 synthesized through sol-gel and impregnation two-step method [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7, 27(9): 2022-2030.
(46)Xie Y, Zhu T*, Ma S, Yuan C,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Nonylphenol and Nonylphenol Ethoxylates in Wastewater Samples from Biodegradation Proces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J].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Chemical Society, 2017, 28(12): 2438-2446.
(47)Zhu T*, Zhu Y, Fienko U, et al. Performance of Multilevel Contact Oxid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Automobile Painting Industry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7. (会议)
(48)Wang Z B, Ni S Q, Zhang J, Zhu T*, et al. Gene expression and biomarker discovery of anammox bacteria in different reactors [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115(108-114).
(49)Li X, Zhu T*, You M, et al. Optimiz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sludge disintegration via the combined homogenate and ultrasonic method [J].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6, 57(52): 24724-24732.
(50)Li X, Zhu T*, Shen Y, et al. Use of anaerobic hydrolysis pretreatment to enhance ultrasonic disintegration of excess sludge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73(5): 1190-1196.
(51)Xie Y, Zhu T*, Li X, Chai T, et al. Filtration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a metal membrane and an organic membrane in bioreactor [J].Desalin Water Treat, 2015, 54(13): 3566-3574.
(52)Xie Y, Zhu T*, Li X, Wang L,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al Ash Collecting and Grading System [J].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14.
(53)You M, Zhu T*, Chai T, Pan Y, et al. Review of Excess Sludge Disintegration Research [C].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2013,2949-2955.(会议)
(54)Xie Y, Zhu T*, Liu X, et al. Degradation of Nonylphenol Polyethoxylates and its Microflora Structure in an Anoxic-Oxic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C]. 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331-336.(会议)
(55)He G, Guo F, Zhu T*, et al. Lobe-related concentration and Ca2+ dependent interactions of calmodulin with C- and N-terminal tails of the Ca(V)1.2 channel [J].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2013, 63(5): 345-353.
(56)Zhu T*, Gao Q H, Yang L, Zhao M M, Li G, Hu H Y, Feng R, Zhao J S, Ren L F , Guo F, Hao L Y. Nonylphenol Inhibits The L-Type Ca2+ Current in Guinea-Pig Ventricular Myocytes[J].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2009, 59(Suppl.1): 335-335.
(57)Zhu T*, Xie Y. H, Jiang J, Wang Y. T, Zhang H. J, Nozaki T.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and PES flat membranes in submerged MBRs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9(3): 399-405.
(58)Zhu T*, Nozaki T, Li H, Minoru F. Fundamental Study of Tapered Drum Rotating Type Solid-Liquid Separator-Motion of Solid Particle Thrown into Rotating Cylindrical Container[J]. Japanese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日本混相流学会誌).2001, 5(2): 435-440.
(59)朱彤, 贾若坦, 梁启煜, 等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过程微生物群落演替分析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05): 693-698.(EI)
(60)朱彤, 江晶, 徐增梅, 等. 基于喷射流泥沙采集器的沉积层粒子特性对流化特性的影响 [J]. 过程工程学报, 2009, 9(S2): 190-194.(EI)
(61)朱彤, 梁启煜, 谢元华, 等. 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无机碳对脱氮效能的影响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02): 278-282+287.(EI)
(62)朱彤, 王云德, 谢元华, 等. 浸没板式MBR处理生活污水造成膜堵塞的关键因素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41-45.(EI)
(63)朱彤, 王韫秀, 顾兆伟, 等. 雌激素膜受体非基因组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7, 04: 233-235.
(64)朱彤, 谢元华, 韩进, 等. 膜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特征与膜污染的相关性 [J]. 化学工程, 2008, 11: 43-46+54.(EI)
(65)朱彤, 谢元华, 刘芳, 等. 浸没板式膜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569-572.(EI)
(66)朱彤, 野崎勉, 谢元华, 等. 基于喷射流泥沙采集器的粒子特性对沉积层流化特性的影响[C].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中国上海, 2008.(会议)
(67)朱彤, 野崎勉, 徐成海, 等. 旋转型分离器流场中粒子运动的数值解析 [J]. 化学工程, 2007, 08: 37-41.(EI)
(68)朱彤, 张洪军, 刘建峰, 等. 应用FISH法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细菌数量的计数 [J]. 环境保护科学, 2007, 01: 22-25.
(69)高青华, 朱彤. 壬基苯酚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动作电位的影响[C].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 中国河南郑州, 2009.(会议)
(70)韩进, 朱彤, 今井刚, 等. 基于高速转盘法的剩余污泥可溶化处理 [J]. 化工学报, 2008, 02): 478-483.(EI)
(71)沈阳, 朱彤, 由美雁, 等. 考虑水蒸汽蒸发和冷凝的超声空化特性研究 [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5, 29(04): 809-815.(EI)
(72)王有昭, 朱彤, 谢元华, 等.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阳极生物膜群落结构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7(01): 105-108+122.(EI)
(73)谢元华, 朱彤, 徐成海, 等.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化学工程, 2010, 38(10): 26-32.(EI)
(74)谢元华, 朱彤, 徐成海, 等. 金属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清洗方法 [J]. 化学工程, 2010, 38(10): 190-193+199.(EI)
(75)张洪军, 朱彤. A/O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特性及硝化菌群的分子检测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01): 47-50.
(76)朱玉芳, 朱彤, Fienko U, 等. 多级接触氧化法在汽车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09): 1326-1329+1346.(EI)
(77)朱玉芳, 朱彤, Groetzbach M, 等. 溶解氧浓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J]. 节能, 2018, 37(02): 72-75.
(78)高青华, 朱彤, 郭凤, 等. 壬基苯酚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9(02): 81-83.
(79)韩杰, 朱彤, 黄永刚, 等. 浸没板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流体运动的数值模拟 [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8, 11): 44-47.
(80)韩进, 谢里阳, 朱彤, 等. 剩余污泥高速转盘破解及破解液厌氧消化特性 [J]. 化学工程, 2010, 38(10): 90-95.(EI)
(81)谢元华, 徐成海, 朱彤. 金属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04): 473-477.(EI)
(82)谢元华, 徐成海, 朱彤, 等. 金属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的优化研究 [J]. 节能, 2008, 05): 12-14+2.
(83)朱玉芳, 吕力婷, 朱彤, 等. 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汽车涂装废水工程实例 [J]. 水处理技术, 2018, 44(05): 135-139.
(84)姚君, 姜鑫, 朱彤, 等. 烧结机扩容对烧结矿FeO含量及转鼓强度的影响 [J]. 材料与冶金学报, 2006, 03): 163-165
(85)由美雁, 谢里阳, 朱彤, 等. 超声波破解剩余污泥的试验研究 [J]. 化学工程, 2013, 41(04): 6-10.(EI)
(86)由美雁,,张秀秀, 沈阳,朱彤. 超声空化热效应破解剩余污泥的机制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0(01): 126-131.(EI)
(87)谢元华,,梅健, 王杰,朱彤. 爆炸冲击波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9(03): 446-450.(EI)
(88)王有昭, 潘元, 谢元华,朱彤. 生物阴极的构建方法对偶氮染料降解过程的影响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07): 1012-1016.(EI)
(89)李现瑾, 苑春莉, 余宏,朱彤. 厌氧处理结合超声空化高效破解剩余污泥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6(06): 868-871+891.(EI)
(90)由美雁, 李现瑾, 王利伟, 朱彤. 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研究 [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03): 447-451.(EI)
(91)谢元华, 何站敏, 韩进, 朱彤,徐成海.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J]. 化学工程, 2012, 40(01): 59-63.(EI)
(92)刘坤, 陈树雷, 王东阳, 巴德纯,朱彤. 生物纳流控芯片控制电极的设计与制备 [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5, 35(09): 1157-1162.(EI)
(93)张宇,王敏, 周鑫, 杨光俊,柴天昱,朱彤. AgVO_3/BiV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J]. 硅酸盐学报, 2019, 47(01): 125-131.(EI)
(94)王敏,韩进,张宇,由美雁,杨光俊,柴天昱,朱彤. Y掺杂量对N-BiVO_4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J]. 材料工程, 2018, 46(06): 36-42.(EI)
(95)谢元华, 相阳, 梁启煜, 李现瑾,韩进,由美雁,朱彤. 流体剪切与超声空化破解剩余污泥的参数优化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7, 30(11): 1777-1782.(EI)
(96)王敏, 杨光俊, 由美雁, 谢元华,王有昭,韩进,朱彤. Ni掺杂量对溶胶-凝胶和浸渍两步法制备B-BiVO_4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英文) [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7, 27(09): 2022-2030.(EI)
(97)孙志成, 韩进, 张明杨, MD.Asadur Rahoman,王有昭,齐元欣,王敏,谢元华,朱彤. 机械转盘联合超声破解剩余污泥 [J]. 化工学报, 2016, 67(12): 5229-5236.(EI)
(98)陈思彤, 李微微, 王学科, 王树博,谢晓峰,朱彤. 相变材料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管理 [J]. 化工学报, 2016, 67(S1): 1-6.(EI)
(99)王学科, 王树博, 潘元,谢晓峰,黄海燕,朱彤. 阳极进气湿度对质子交换膜水含量及电流密度分布影响 [J]. 化工学报, 2015, 66(S2): 342-348.(EI)
(100)冯占立, 张新宇, 于丰浩, 朱彤,王有昭,王欣,侯勇,孙伏寅. 大型钢铁企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研究 [J]. 鞍钢技术, 2018, 06): 12-15.
(101)张秀秀, 由美雁, 沈阳, 朱彤.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热效应研究[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 .(会议)
(102)由美雁, 张秀秀, 沈阳,朱彤. 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化学效应研究[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会议)
(103)王有昭, 潘元, 吕丽婷, 朱彤. 生物阴极降解偶氮染料过程电子传递机制的分子模拟分析[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会议)
(104)谢元华, 王杰, 白冰,曲婉鑫,朱彤.高压喷射撞击流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会议)
(105)由美雁, 张秀秀, 沈阳, 朱彤. 超声破解剩余污泥的研究及剩余污泥破解三阶段论[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中国海南海口, 2016.
(106)丁岚, 谢元华, 钟圣俊, 朱彤. 膜生物反应器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 [J]. 环境保护科学, 2013, 39(01): 6-10.
(107)由美雁, 陈传政, 罗武辉,朱彤,韩进,李琦. 应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污泥的现状分析 [J]. 节能, 2012, 31(12): 4-7.
(108)何站敏, 焦竑南, 谢元华, 朱彤,刘闯,杨肖. 环境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进展 [J]. 广东化工, 2011, 38(10): 57-58+62.
(109)王有昭, 潘元, 吴宗庭,周爱娟,朱彤.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电活性生物膜催化污染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J]. 化工进展, 2016, 35(12): 4033-4041.
(110)张宇,王敏, 周鑫, 杨光俊,柴天煜,朱彤. Bi2MoO6/BiVO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J]. 材料导报, 2019, 33(10): 1597-1601.
(111)曲婉鑫, 谢元华, 白冰, 王杰,相阳,朱彤. 基于FLUENT的高压喷射撞击流破解剩余污泥的数值模拟[C].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中国福建厦门, 2017.(会议)
(112)雷明, 苏敬阳, 李卓, 晏珊,孙雪菲,朱彤,郝丽英. Cav1.2钙离子通道三维结构的同源建模及其应用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 33(01): 90-94.
(113)雷明, 赵美眯, 封瑞, 王红梅,毛楠,朱彤,郝丽英. Cav1.2通道CT1片断突变体的质粒构建和蛋白表达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09): 837-839.
(114)张秀秀, 王洋, 由美雁, 谢元华,徐烨,朱彤. 旋转球磨法破解剩余污泥的研究 [J]. 节能, 2016, 35(10): 10-13+2.
(115)苑春莉, 范世良, 柴天昱, 朱玉芳,谢元华,朱彤. 大气扩散模型的研究进展 [J]. 节能, 2016, 35(10): 14-18+22+2.
(116)王敏, 谢元华, 由美雁,谢元华,王有昭,韩进,朱彤. 两步法制备B-Mo共掺杂BiVO4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J]. 材料导报, 2016, 30(S2): 248-252.
(117)赵金生, 李刚, 高青华, 郭凤,赵美眯,刘书源,朱彤,郝丽英. 17β-雌二醇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03): 351-355.
(118)李现瑾, 苑春莉, 潘雅虹, 由美雁,谢元华,韩进,朱彤. 浓度对组织捣碎机破解剩余污泥的影响研究 [J]. 节能, 2014, 33(06): 15-18.
(119)钟瑞, 张德元, 范名祥, 潘元,孙志成,李现瑾,王敏,谢元华,朱彤. 光合菌与小球藻联合处理剩余污泥破解液优化研究[C]. 2017.
(120)齐元欣, 张德元, 王展, 张阔,杨光俊,冯雪林,韩进,谢元华,朱彤. 超声与匀浆联合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研究[C]. 2017.(会议)
(121)冯雪林, 范世良, 张溢铭,张阔,齐元欣,柴天昱,由美雁,谢元华,朱彤. 流体剪切破解剩余污泥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 40(04): 136-140.
(122)白冰, 李现瑾, 徐长思, 余宏,糜彬,徐治洲,由美雁,谢元华,朱彤. 剩余污泥机械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J]. 节能, 2014, 33(04): 4-8.
(123)高青华, 刘书源, 郭凤, 黄世铮,于向沉,赵媛媛,赵美眯,于丽凤,朱彤,郝丽英. 钙通道介导的环境雌激素壬基苯酚的心血管毒性作用[C].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中国上海, 2014.(会议)
(124)高青华, 刘水策, 郭凤,刘书源,于向沉,夏尔巴提吾马尔,孙雪菲,毛楠,赵美眯,朱彤,郝丽英. 壬基苯酚对H9c2心肌细胞钙信号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4(02): 109-113.
9主要科研项目清单
2004年归国工作以来,获得各级科研基金共20余项,获资助金额260余万元人民币,主要基金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1677030,环境激素壬基酚以GPR30受体部分激动剂方式通过Ca2+信号途径干扰雌激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2017.01-2020.12,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30671726,细胞膜钙离子通道介导的壬基苯酚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新机制, 2007,1~2009,12,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51178089,流体剪切与超声空化联合作用下剩余污泥的破解机制及高效化特性研究, 2012,1~2015,12,负责人;
4. 第41期国家博士科研资助金一等资助,No. 20070410267,活性污泥中降解壬基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菌群优化及基因组学解析,2007,7~2009,7,负责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 21107011,缺氧/好氧接触氧化工艺中短链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无机化及微生物学机制, 2012,1~2013,12,(排名第二);
6. 沈阳市科学计划项目,No.合同号0601,机库门钢结构优化设计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制, 2005,7~2006,7,负责人;
7. 辽宁省企业项目博士后基金,No. BSH-2004921023,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及产业废水与处理水回用系统研制, 2005,3~2008,3,负责人;
8. 教育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及产业废水与处理水回用系统研制, 2007,1~2007,12,负责人;
9. 教育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细胞膜钙离子通道介导的壬基苯酚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的新机制, 2008,7~2009,7,负责人;
10. 教育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活性污泥中降解壬基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菌群优化及基因组学解析, 2009,8~2010,12,负责人;
11. 教育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活性污泥中降解壬基酚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菌群优化及基因组学解析, 2011,1~2011,12,负责人;
12. 其他:
13. 东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金(人事处);
14. 国家博士后科研资助金(国家);
15. 东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金(科技处)。
16. 国家985建设项目引进人才专项资金。
10国际交流
(1)获得日本工学博士学位,在日工作数年:
1997年~2001年,留学日本鹿儿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2006年,任日本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医学部研究员。
(2)促成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2004年,促成东北大学与日本鹿儿岛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2010年,促成东北大学与日本熊本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建立友好学校关系。
(3)主办国际会议:
2006年,主办“中日水环境技术学术研讨会”,中方参加人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杰院士等9人,外方参加人员大阪大学池道彦教授,熊本大学古川宪治教授等4人。
(4)主持及促成国际交流互访活动:
2006年,聘请日本鹿儿岛大学守田和夫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2006年,聘请日本大阪大学迁裕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2009年,聘请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Cheryl S .Watson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聘请日本山口大学今井刚教授来访进行学术交流。
2004年,促成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原院长谢里阳教授访日进行学术交流。2003年,促成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原副院长韩清凯教授访日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促成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原副院长刘建军,徐成海教授访日进行学术交流。2010年,促成机械学院国际交流访问团赴日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共40余人次(教师)。
(5)受邀请赴国外讲学:
2009年,受熊本大学邀请,赴日熊本大学、水俣市进行讲学。
(6)获得国外大学奖励:
2010年获得日本鹿儿岛大学“有好大使”荣誉称号。
(7)促成聘请国际专家任我校兼职教授:
2004年,促成聘请日本鹿儿岛大学名誉教授野崎勉成为东北大学兼职教授。2004年,促成日本熊本大学古川宪治教授(现熊本大学副校长)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促成聘请古川教授成为东北大学兼职教授。
(8)促成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多人赴国外留学:
2004年,促成青年教师1人赴日一年短期留学。2005年,促成青年教师1人赴日一年短期留学。2006年,促成青年教师1人赴日一年短期留学。2008年,促成硕士研究生1人赴日一年短期留学。2009年,促成硕士研究生2人赴日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促成硕士研究生2人赴日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促成2名学生赴日攻读博士学位。
(9)指导国外留学生多人: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先后接收、指导日本来华留学生 4人为期1年的留学。
(10)多次获得教育部国际合作基金资助:
2008年,2009年,2010,2011年分别获得四次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基金资助。
(11)参加国际会议:
2007年~现在,参加国际系列学术会议10(四次境外)次。
11专利
(1)一种对废水同步除碳脱氮的多段接触氧化反应装置及方法,ZL201510900710.4
等20余项。
12学术获奖清单
(1)获得2006年度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
(2)2010年获得日本鹿儿岛大学“友好大使”荣誉称号;
(3)连续四次获得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优秀贡献奖”。
1、关注《中国给水排水》官方微信 CNWW1985
2、点击首页右下角云直播,即可观看直播及直播回放
3、直播次日,即可观看直播回放
扫码二维码加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交流群,获得更多资讯。
方式一:可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直播
方式二:点击网址链接观看直播
https://appMA47GbBt2465.h5.xiaoeknow.com/content_page/eyJ0eXBlIjoiMiIsInJlc291cmNlX3R5cGUiOjQsInJlc291cmNlX2lkIjoibF81ZWVhY2ExNTJlYTIyX3Q0czdtM3c1IiwiYXBwX2lkIjoiYXBwTUE0N0diQnQyNDY1IiwicHJvZHVjdF9pZCI6IiJ9
欢迎挑战2小时的“专家讲座”直播台!
有意者请联系
李德强 13920075800
衣春敏 13920341911
王领全 13752275003
微信号:cnww1985
投稿咨询:022-27835707
广告咨询:022-27835639
发行咨询:022-27835231
官方网站:www.cnww1985.com
联系邮箱:cnwater@vip.163.com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直播回放可以看了!
@所有人:感谢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副总工兼研究院院长 万年红 教授级高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环境研究院 郭兴芳 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柏金标,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求是 膜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柴晓利,博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水务 专家 梁小光: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科研经理 武汉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污泥土地利用专家 杨长明:同济大学环境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人工湿地技术国际大咖 赵亚乾教授;美国雨水专家 苏雨明 博士:美国水资源工程师院资格工程师/奠基成员、 美注册工程师(P.E.);同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树平 副教授 、工学博士、系统分析员;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陈亮 总工程师;西班牙科学院智能控制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孙聪聪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贾海峰 教授/博导;上海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唐建国 总工;东南大学 吕锡武 教授/博导 ;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城市环境院 孙永利 院长;智慧水务分院 王浩正 院长;苏伊士 程忠红 经理;华博水务 曹仲宏 总经理;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中关村科技租赁 大环境事业部 高级项目经理 王川川 等嘉宾 的精彩演讲 !现在大家可以观看直播回放了(进入 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 cnww1985,首页右下角 云直播 ,即可看直播和 直播回放以及 近期直播预告)。
直播1(时间为 6月22日,周一上午 10点 至 12点):
题目: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主讲人:朱彤,博士(留日),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归国华侨,无党派人士,中国欧美同学会理事,东北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现任东北大学 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流体机械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机械、新能源与化学反应原理、计算流体力学和环境和健康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直播2: (时间为 6月23日,周二下午 14点 至 16点)
题目: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利器
主讲人:马保松,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后在德国波鸿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德克萨斯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建设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余年。主编国家标准GB/T 37862-2019《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 总则》、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CJJ/T 210-2014《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等10部,主编出版专著《非开挖工程学》、《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技术》等9部;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2011年获得国际非开挖技术学会颁发的“国际非开挖奖学术研究奖”;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目前主要兼任国际地下物流学会(ISUFT)常务理事、国标委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委员会SC3分委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凡是直播结束前 转发邀请成功其他同事和朋友观看直播的网友们, 我们特赠送2019年雨水或者污泥大会论文集一本。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和孙磊(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孙磊,微信号suelay001)联系。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课https://appma47gbbt2465.h5.xiaoeknow.com/mp_more/eyJpZCI6IjI3MzAzNjciLCJjaGFubmVsX2lkIjoiIiwiY29tcG9uZW50X2lkIjo2ODk0NDYxfQ?entry=2&entry_type=2002&from=timeline
扫描二维码观看: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及直播回放
扫描二维码观看: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回放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扫描二维码进入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点击 云直播 ,即可观看直播、直播回放以及近期直播预告。 )
共创、共生、共赢---- 鼎力打造中国给水排水核心技术品牌生态圈
欢迎进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进入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 云直播 即可观看 直播和直播回放 以及 近期直播预告 )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第十一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请提前报名,限1000人)
共创、共生、共赢--鼎力打造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核心品牌生态圈
时间:延期至疫情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议延期至疫情结束后召开,新的具体召开日期另行通知)
地点: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会场酒店)
会场酒店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科技路38号乙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水务(集团)生物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德国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
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国 BHU Umwelttechnik GmbH
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二七机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徐州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广州凯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恩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鼎玖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汉能清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盛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下属)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亚洲环保》
济南浦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水业网(www.water8848.com )
支持单位:
《给水排水》杂志
国际水协污泥专家委员会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万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
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裕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梅凯尼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绿水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宝福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战略联盟
中瑞(天津)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桐乡市小老板特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江苏琴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凯翔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德水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万可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华博水务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与技术研究院
斯坦福大学威廉与克罗伊•科第伽资源回收研究中心 (William & Cloy Codiga Resource Recovery Cente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台湾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 。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微信名称:water8848微信号:cnwater8848 )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 )
2020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
千人大会: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一届)同期会议
共创、共生、共赢--鼎力打造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核心品牌生态圈
时间:延期至疫情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议延期至疫情结束后召开,新的具体召开日期另行通知)
地点: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会场酒店)
会场酒店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科技路38号乙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西安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水务(集团)生物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徐州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广州凯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生态环境部下属)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固废联盟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
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国 BHU Umwelttechnik GmbH
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二七机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艾尔旺新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恩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鼎玖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汉能清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盛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亚洲环保》
济南浦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水业网(www.water8848.com )
支持单位
《给水排水》杂志
国际水协污泥专家委员会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裕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万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合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
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北京梅凯尼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绿水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宝福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战略联盟
中瑞(天津)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桐乡市小老板特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江苏琴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凯翔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德水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宜兴华都琥珀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万可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盈和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华博水务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与技术研究院
斯坦福大学威廉与克罗伊•科第伽资源回收研究中心 (William & Cloy Codiga Resource Recovery Center at Stanford University)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台湾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 。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微信名称:water8848 微信号:cnwater8848 ) |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 )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
王领全 13752275003(主办、协办、报告等)
金晟 会计18622273726 (发票和预订房间)
孙磊 13702113519(展示、论文集广告)
任莹莹15122360102 (论文投稿)
于菁琳会计 13821165596 (发票)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
传真:022-27835592
邮编:300070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
(第四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2020年中国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大会——鼎力打造高质量、高效能,与城市水环境相融合,网厂河一体的排水系统
共创 共生 共赢-- 鼎力打造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核心技术品牌生态圈
(请提前报名,限1000人;2019年1400余人参会)
时间:2020年8月—9月 ,第一天报到,第二、第三天会场研讨,第四天参观
地点:山西 太原市 (具体酒店待定)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
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宁波市供排水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海普润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九通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宇都环境技术材料有限公司
天津大拇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绵津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中科鸿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昊沧系统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麦斯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华博水务有限公司
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亚洲环保杂志社
济南浦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水业网(www.water8848.com)
支持单位
《给水排水》杂志社
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
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苏伊士新创建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苏伊士水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德国 BHU Umwelttechnik GmbH
中瑞(天津)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亿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精瑞科迈净水技术有限公司
海宁亚大塑料管道系统有限公司
中韩杜科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控水务集团
中国水环境集团
北京排水集团
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农业大学水资源利用与健康水循环研究所
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江南大学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研究所、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微信名称:water8848 微信号:cnwater8848 ) |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 )
(微信名称:水环境生态圈 微信号:iwacnww )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中国排水管网大会邀请函暨征稿启事(污水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2020年中国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大会——鼎力打造高质量、高效能,与城市水环境相融合,网厂河一体的排水系统
共创 共生 共赢-- 鼎力打造中国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系统核心技术品牌生态圈
时间:2020年8月-9月,第一天报到,第二天和第三天会场研讨,第四天日参观工程
时间:2020年8月—9月 ,第一天报到,第二、第三天会场研讨,第四天参观
地点:山西 太原市 (具体酒店待定)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
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宁波市供排水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倚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海普润膜科技有限公司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九通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宇都环境技术材料有限公司
天津大拇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绵津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中科鸿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昊沧系统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麦斯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华博水务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慧水务分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亚洲环保杂志社
济南浦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水业网(www.water8848.com)
支持单位
《给水排水》
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
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管线专业学会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亿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精瑞科迈净水技术有限公司
海宁亚大塑料管道系统有限公司
中韩杜科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控水务集团
中国水环境集团
北京排水集团
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排水管理处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管线管理分公司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城镇水务事业部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水务集团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河北农业大学水资源利用与健康水循环研究所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郑州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日中心等。
战略合作微信平台:
(微信名称:water8848 微信号:cnwater8848 ) |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 )
(微信名称:水环境生态圈 微信号:iwacnww )
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
王领全 13752275003(主办、协办、报告等)
金晟 会计18622273726 (发票和预订房间)
孙磊 13702113519(展示、论文集广告)
任莹莹15122360102 (论文投稿)
于菁琳会计 13821165596 (发票)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
传真:022-27835592
邮编:300070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
直播回放可以看了!
@所有人:感谢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副总工兼研究院院长 万年红 教授级高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环境研究院 郭兴芳 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柏金标,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求是 膜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柴晓利,博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水务 专家 梁小光: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科研经理 武汉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污泥土地利用专家 杨长明:同济大学环境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人工湿地技术国际大咖 赵亚乾教授;美国雨水专家 苏雨明 博士:美国水资源工程师院资格工程师/奠基成员、 美注册工程师(P.E.);同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树平 副教授 、工学博士、系统分析员;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陈亮 总工程师;西班牙科学院智能控制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孙聪聪 工学博士;清华大学 环境学院 贾海峰 教授/博导;上海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唐建国 总工;东南大学 吕锡武 教授/博导 ;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城市环境院 孙永利 院长;智慧水务分院 王浩正 院长;苏伊士 程忠红 经理;华博水务 曹仲宏 总经理;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中关村科技租赁 大环境事业部 高级项目经理 王川川 等嘉宾 的精彩演讲 !现在大家可以观看直播回放了(进入 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 cnww1985,首页右下角 云直播 ,即可看直播和 直播回放以及 近期直播预告)。
直播1(时间为 6月22日,周一上午 10点 至 12点):
题目:超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与应用
主讲人:朱彤,博士(留日),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归国华侨,无党派人士,中国欧美同学会理事,东北大学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现任东北大学 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流体机械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环境机械、新能源与化学反应原理、计算流体力学和环境和健康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时间为 6月23日,周二下午 14点 至 16点)
题目: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利器
主讲人:马保松,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先后在德国波鸿大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德克萨斯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地下基础设施非开挖建设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余年。主编国家标准GB/T 37862-2019《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 总则》、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CJJ/T 210-2014《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等10部,主编出版专著《非开挖工程学》、《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技术》等9部;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2011年获得国际非开挖技术学会颁发的“国际非开挖奖学术研究奖”;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目前主要兼任国际地下物流学会(ISUFT)常务理事、国标委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委员会SC3分委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凡是直播结束前 转发邀请成功其他同事和朋友观看直播的网友们, 我们特赠送2019年雨水或者污泥大会论文集一本。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和孙磊(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孙磊,微信号suelay001)联系。 中国给水排水直播课https://appma47gbbt2465.h5.xiaoeknow.com/mp_more/eyJpZCI6IjI3MzAzNjciLCJjaGFubmVsX2lkIjoiIiwiY29tcG9uZW50X2lkIjo2ODk0NDYxfQ?entry=2&entry_type=2002&from=timeline
扫描二维码观看: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及直播回放
扫描二维码观看:中国给水排水云直播回放
(微信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微信号:cnww1985;扫描二维码进入中国给水排水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点击 云直播 ,即可观看直播、直播回放以及近期直播预告。 )
共创、共生、共赢---- 鼎力打造中国给水排水核心技术品牌生态圈
欢迎进入《中国给水排水》直播间(进入微信公众号:cnww1985,首页右下角 云直播 即可观看 直播和直播回放 以及 近期直播预告 )
已群发消息
-
13:23发送完毕391
-
星期三 17:32发送完毕1772
-
星期二 12:14发送完毕1412
-
星期一 09:29发送完毕1401
-
星期日 13:05发送完毕3581
-
06月13日发送完毕1201
-
06月12日发送完毕1012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