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水、污泥、固废、渗滤液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水、固废、生态环境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给水排水特推出《水行业优秀标杆案例征集评选》。(可发优秀标杆案例证书)。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固废资源化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优秀特色案例征集及评选(可发优秀标杆案例证书)。参选资料报送至: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13752275003@163.com

云南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虚作假追责:以后我也不会再去做专家
2021年5月1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云南玉溪杞麓湖污染治理治标不治本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典型案例后,省纪委省监委对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虚作假等有关问题以事立案,采取“直查、直办、直播”的方式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核实。
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党纪法规,经省委批准,决定对杞麓湖污染治理弄虚作假等有关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在云南省纪委监委的通报中曾提到,对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高级工程师田军(已退休)政务立案,并采取留置措施。
原来,为杞麓湖水质提升及其他相关项目做评审的业内专家多达29名,主要涉及杞麓湖水质提升、补水管道向湖心延伸及柔性围隔等三个项目。
图源:生态环境部
该片第五集《“专家”的背书》中披露, 田军应公司所邀,帮忙做柔性围隔项目评审。随后,田军找了其所认识的4位专家参加项目评审。
简而言之,这 些公司把专家评审作为一个子项目承包给田军,田军组成“亲友团”式的专家评审组,这种专家在评审时很难做到客观公正。
专案组办案人员介绍,田军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专家应该有的公平公正原则,一味满足了老板的利益和自己所获得的一点蝇头小利,但是对国家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云南生态环境厅生态文明建设处处长邓加忠说,“潜规则就是我们系统伪专家、伪科学泛滥。”
田军也在《杞麓湖的呐喊》第七集中出镜。
他说, 以后我也不会再去做专家,真的,我愿意告诫今后的专家,见了这些企业老板尽量回避,这是我的深刻教训。
“不应该去盲目地听私人老板叫你干什么,你就去干什么,就跟着他,结果就陷入了这种无形的泥潭。”
在谈到家中的情况时,田军说,自己家里还有“90岁的老父老母”,谈及此事,他痛哭流涕。
在“不法商人”眼里看来,“ 所谓的专家在商人老板那里觉得无非更多的是在利益面前,谁给的利益多,他就帮谁说话。”
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员、长安街知事 、政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