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农村水环境治理,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钟斌在首届农村水环境治理论坛上说。
由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大会分论坛——首届农村水环境治理论坛,日前在京举行。
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钟斌,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滕建礼,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合生致辞。开幕式由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主任洪亚雄主持。
钟斌指出,要有效管控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倒。要系统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要指导各地以解决农村污水乱排乱倒等“脏乱差”问题为重点,优先治理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等人口聚集的村庄。鼓励人口较少的自然村,充分借助农村环境消纳能力,结合果园、菜园等用水需求,因地制宜加强污水就近就农资源化利用。
滕建礼表示,生态环保产业要围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把脉政策指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业龙头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智慧化农村水环境治理,发挥自身经验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平台优势,不断提升农村水环境治理科技水平。
马合生指出,中建发展是中国建筑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平台,是中国建筑探索生态环保、产业数字化和“双碳”战略主体公司,多年来持续深耕生态环保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赛道,旗下的中建生态环境、中建环能等产业公司用中建智慧、中建方案、中建力量助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本次论坛旨在促进农村水环境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共建宜居和美乡村,推动环保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连峰表示,中建生态环境是中国建筑生态环保领域投资、建设、运营专业公司,农村污水处理细分领域运营规模持续保持行业前十。他指出,农村污水治理行业已进入兼顾现状与规划发展的成熟期,未来发展应延伸前端技术,拓展后端服务。中建生态环境将全面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全周期运营履约视角,构建标准化“建设+运营”模式;抢占农村污水处理赛道,研发多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打磨核心竞争力;创新应用智慧运营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三大效益”统一融合。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动搭建共管平台,探索“绿色低碳乡村”建设综合路径。
走进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面让人赏心悦目。为实现清洁取暖,村里在冬季来临前进行煤改电改造,为村民们安装了水电一体取暖设备。
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党支部书记 王运红:我们村原来用的是土暖炉,用钱还多,而且污染很重,现在用的水暖一体化煤改电,应该说家里也清洁了,而且还省了钱。
推行“煤改电”,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为了解决村民们思想上觉得取暖费用高,不舍得用、不习惯用这个难题。村里在给每户村民发放取暖补贴的基础上,又积极探索“光伏+电取暖”的模式,给村居屋顶、村集体屋面等位置免费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用光伏发电带来的经济效益解决取暖费用。
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党支部书记 王运红:光伏发电除了冬天取暖,我们就是余电上网给村民们增加收入,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是2到3千块钱,集体也增加收入近十万元。
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村民 刘淑兰:这样算下来取暖这一块几乎没有什么费用,还能有结余的钱,村里还要给电费补贴,这样一来就更省钱了。
实现“绿色低碳”农村人居环境,技术应用是重点要素。高新区梁家官庄探索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通过建立污水站,利用立体结构生物转盘工艺,每天能处理两个村50吨污水。
欧仁(日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段日昭:利用盘片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吨水工艺运行费用可低至0.2元,较传统工艺减少55%。
高新区河山镇梁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 梁西伟:现在经过污水处理以后,水清了,垃圾也没有了,卫生各方面都很不错。
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河山镇配套了智慧云平台物联网系统,对24个污水处理站建立云端数据库,实现了设备监控、数据监控、报警监控、实时进水量等污水站日常运行信息数据实时传递。河山镇48个自然村,三万多户居民全部受益。
欧仁(日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段日昭:实现了黑灰水的收集与雨污分流运行方式,我们的设备运行特点是吨水能耗低,真正实现了低碳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统筹推进清洁能源和清洁取暖“双清改革”,深化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三大革命”,我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通过搭建政府引导、村委主导、村民参与的“共管平台”,答好生态文明“时代命题”。
(直播日照)
0人参与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