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届水美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论坛开幕 |
|
|
|
2023-04-17 |
|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温婷婷)4月15—16日,由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治理分会主办的第二届水美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本届论坛以“构建人水和谐,共筑水美乡村”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水美乡村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行业发展趋势、难点及痛点,组织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水美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新举措和新实践。
水美乡村建设作为水利部围绕乡村生态宜居,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实施水利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而以什么模式、从哪些方面、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水美乡村建设成为社会和行业的关注焦点。
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水美乡村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解读相关政策模式,分享实践经验及建设成果,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共同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生态振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相关企业为水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实际操作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行业企业在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和水美乡村建设领域发挥的积极作用、体现的重要价值。
论坛为期两天,充分发挥了水环境治理分会平台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高端智库平台优势,围绕会议主题进行重点解读与深入探讨,对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助力水环境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3年4月17日
|
|
|
作者: 温婷婷
|
责任编辑:陈帅
|
|
|
|
日照:“碳”寻乡村振兴“绿色密码”
2023年04月03日 14:44:39 来自北京
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底色才会更亮。我市坚持乡村建设与后续管护并重,市、区、镇联动搭建共管平台,探索“绿色低碳乡村”建设综合路径。
走进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面让人赏心悦目。为实现清洁取暖,村里在冬季来临前进行煤改电改造,为村民们安装了水电一体取暖设备。
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党支部书记 王运红:我们村原来用的是土暖炉,用钱还多,而且污染很重,现在用的水暖一体化煤改电,应该说家里也清洁了,而且还省了钱。
推行“煤改电”,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为了解决村民们思想上觉得取暖费用高,不舍得用、不习惯用这个难题。村里在给每户村民发放取暖补贴的基础上,又积极探索“光伏+电取暖”的模式,给村居屋顶、村集体屋面等位置免费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用光伏发电带来的经济效益解决取暖费用。
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党支部书记 王运红:光伏发电除了冬天取暖,我们就是余电上网给村民们增加收入,每年给村民增加收入是2到3千块钱,集体也增加收入近十万元。
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村民 刘淑兰:这样算下来取暖这一块几乎没有什么费用,还能有结余的钱,村里还要给电费补贴,这样一来就更省钱了。
实现“绿色低碳”农村人居环境,技术应用是重点要素。高新区梁家官庄探索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通过建立污水站,利用立体结构生物转盘工艺,每天能处理两个村50吨污水。
欧仁(日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段日昭:利用盘片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吨水工艺运行费用可低至0.2元,较传统工艺减少55%。
高新区河山镇梁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 梁西伟:现在经过污水处理以后,水清了,垃圾也没有了,卫生各方面都很不错。
为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河山镇配套了智慧云平台物联网系统,对24个污水处理站建立云端数据库,实现了设备监控、数据监控、报警监控、实时进水量等污水站日常运行信息数据实时传递。河山镇48个自然村,三万多户居民全部受益。
欧仁(日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段日昭:实现了黑灰水的收集与雨污分流运行方式,我们的设备运行特点是吨水能耗低,真正实现了低碳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统筹推进清洁能源和清洁取暖“双清改革”,深化生活垃圾处置、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三大革命”,我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通过搭建政府引导、村委主导、村民参与的“共管平台”,答好生态文明“时代命题”。
(直播日照)
第二届水美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论坛在济南召开
4月15日至16日,第二届水美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论坛在济南召开。论坛围绕“构建人水和谐 共筑水美乡村”主题,邀请国内、省内行业院士、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话水美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新模式、新举措和新实践。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治理分会会长周付春介绍,举办这次论坛主要目的是为了搭建沟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的平台,聚焦水美乡村建设和水环境治理行业发展趋势、难点及痛点,为水美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改善。
近年来,山东深入推进水美乡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其中荣成市、蒙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案例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案例,济宁市成功申报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持续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南四湖东平湖流域优良水体比例历史性达到100%。
水美乡村,水利先行。近年来,山东聚力提标农村水利设施,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巩固,全省累计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106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40处,创建国家级美丽示范河湖3处、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482条(段)、市县级美丽示范河湖569条(段)。今年山东还将组织“最美河湖卫士”“最美乡村河湖”等评选,突出抓好农村河湖建设,缩小城乡生态和居住环境差距,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水利保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垒 通讯员 邹红 报道)
0人参与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