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高氟水危害人体健康是个世界性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氟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中适宜的氟含量为0.5—1.0mg/L,当饮用水缺氟时,易患龋齿病。但若长期饮用氟浓度大于1mg/L的水,易引起氟斑牙病,长期饮用氟浓度为3—6mg/L的水,则会引起氟骨病。地方性氟病是由于长期饮食当地高氟水或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氟中毒病,据统计,分布在我国约占二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在我国北方地区饮用水除氟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饮用高氟水危害人体健康是个世界性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研究了多种除氟方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主要除氟方法有:混凝沉淀、吸附过滤、电凝聚、电渗析和反渗透等。而吸附过滤和混凝沉淀法的研究与应用较多。
我国饮用水除氟方法中,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吸附过滤法,其除氟机理主要有吸附、离子交换、络合作用等。常用的吸附滤料有活性氧化铝、骨炭、UR一3700螯合树脂,还有某些天然岩石材料如沸石等作为滤料。此外,对新型滤料如氧化铁涂层砂改性滤料、镧氧化膜硅胶、负载镧纤维吸附剂、活性炭纤维及活性氧化铈/介孔筛除氟剂等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吸附过滤除氟在我国研究应用最多,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饮用水除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仍存在滤料的再生及再生废液的处理比较麻烦,吸附容量低,吸附性能衰减较快等缺点,因此开发新型高效滤料也是饮用水除氟研究的方向之一。
近年来,世界各国环保呼声日益高涨,水处理技术正朝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技术方向发展,因此寻求高效节能、不产生二次污染和经济有效的技术应是饮用水除氟研究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