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设计院进一步改革的思考
王显
(加拿大环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公司, 加拿大 安大略省 马克姆, )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有的市政设计院再次面临重组改制转型的问题。通过梳理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的分工与角色定位,回顾传统施工图的历史沿革与定位,提出和讨论了未来设计院向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转变的思考与方向。
关键词:市政设计院;改革;咨询公司;承包商;施工图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602(2016)20-0001-03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2016年第20期)--微信号:cnww1985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2016年第20期)--微信号:cnww1985
Coming Reformation on Existing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Ronnie Wang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Inc.
600 Alden Rd. Suite 300, Markham, Ontario, Canada L3R 0E7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many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s are facing challenges in a need for reorgan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nce again. In an attempt to discuss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s, the traditional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and Contractors were clarifi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of conventional Issued for Construction (I.F.C)drawings were also reviewed and discussed.
Keyword: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Reformation; Engineering Consultants;Contractors; conventional I.F.C. Drawings
在改革开放初期,原归属于各级建委的市政设计院由事业单位转型为企业,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第一步转制。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行业与世界逐步接轨,现有的设计体制再次暴露出了问题,面临新的挑战。现有的市政设计院重组改制转型的问题也再次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热烈讨论。在相关的讨论中建议借鉴国际通行的实践向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转变的呼声较高。但笔者注意到在讨论中也反映出多数人对于这两者角色的职能与分工似乎认识还相当模糊。笔者认为澄清有关的问题对于理清思路至关重要,故抛砖引玉就以下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咨询公司的角色与职能
在市政行业的工程咨询公司(Engineering Consultants 或 Consulting Engineers)是一个为政府和业主提供独立的工程咨询服务的专业机构。就市政工程而言,工程咨询公司通常为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立项论证和报批等前期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准备和提交相应的技术文件。当工程立项批准后,进行工程设计,准备招投标文件,提供工程建设期间以至调试验收期间的技术监督等后期合同管理和技术服务。这部分工作是工程项目的基础至关重要。对于项目前期的工程咨询服务而言,国内的设计院的服务内容基本与国际通行的实践并无大异。唯一有所差异的是国内的前期论证较偏重技术和经济层面,而国际上较侧重整个社会与环境影响层面。根本性的差异是出现在项目中期和后期的工程设计和实施阶段。咨询公司的工程设计,工程招标乃至现场管理都是为业主提供服务,来选择和监督承包商完成和实施工程建设。咨询公司所进行的工程详细设计(Detail Design)是为了表达设计概念,准确描述工程的使用功能、技术要求、工作范围和工程量。咨询公司所出的详细设计图纸是提供给承包商的工程师阅读的。用以确定施工方案和估算报价,而非指导工人施工所使用。即使由于设计变更和修改咨询公司会发出I.F.C. Drawing进行确认,但这类图纸仍旧不是供工人施工所用。从表面上看似乎彼此的工作程序也大致相近,但根本的问题在于严格区分责任:咨询公司只负责监督和批准承包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保证设计意图的实现。但应避免直接介入到承包商的施工过程中去。因为一旦介入其中双方的责任就混淆了,监督的功能也名存实亡了。
二、工程承包的角色与职能
按照国际通行的工程承包实践,以标准的“设计-投标-施工”模式为例,工程承包商(Contractor)是根据由咨询公司为业主编制的工程设计和招标文件来进行工程建设的专业实体。如果把完成的工程看作是一个产品,那么工程公司就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者。工程承包商可以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技术要求来独立或组织各专业分包商(Sub-contractor)合作承担工程项目。但不论如何投标建设,一个有实力和合格的工程公司都应该具有自己的专业技术和与之配套的实施能力,其中包括硬件(设备、机具)和软件(经验、技术)。工程承包商投标和建设过程中都是需要按照招标文件所要求的技术条件,结合自身的技术专长和标准来进行进一步的施工设计。在付诸实施前,工程承包商所完成的施工设计成果(包括Shop Drawing 及Erection Drawing)则需根据招标技术要求提交给业主与咨询公司批准。如若在审核过程中,咨询公司不认可或发现工程承包商提交的设计有疏漏或无法满足设计意图,可要求工程承包商修改完善后重新提交。对于涉及结构和安全方面细节,以及出于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考虑,业主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工程承包商就某些部分提供由注册工程师盖章的设计图纸和计算。对于这类已经注册工程师盖章的图纸,咨询公司只检查核对与其外部的相关的尺寸和界面,而不对其设计的内容负责。由于工程承包商可以在保证使用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前题下,发展自己的专长来提供适宜的施工技术,这不仅鼓励了工程承包商在竞争中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并通过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完善、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减少消耗,产生竞争力。而且由于标价的差异是由投标方技术手段和管理成本差异所决定的,因而使招标真正起到了择优的目的。国际著名的工程承包公司都不仅拥有自己的技术专长和特色以及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而且还有自己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作业,每个标准化作业编号的后面又都有一系列完整的数据库,可以调用从劳动定员、时间进度到材料消耗、工程成本的各类数据,这也使投标工作变得极为准确、可靠、高效、快捷。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技术水平和数据储备,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我国也已经在很多行业和技术领域中,产生出了类似的优秀专业工程承包公司。
三、施工图设计的功能
设计院目前还在沿袭的施工图设计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目前在国际上很难找到完全准确对应术语的,本文英文摘要中不得已只能借助北美最为接近的术语- I.F.C.Drawing。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市政工程都是由国家指定和委托国家相关单位实施的。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都需要由国家指定的设计院来具体贯彻执行的。这就要求设计院的施工图要直接面对施工单位的工人或工长。工人严格按图施工,设计单位的工程师则代表国家按图验收。这在当时客观条件下,确实弥补了施工单位严重缺乏技术力量的现实。但同时也由此造成了施工单位沦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结果。尤其是现在工程建设方式很多,具体的设计分工和阶段划分就需更加灵活。比如大型水务集团他们不仅能提供完整的工程建设,还要提供具有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甚至还要直接运行建设好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设计院又如何能替他们完成施工图设计呢?可能连详细设计都要交由他们提供。由于设计院直接扮演和介入了承包商的工作,这不仅混淆了监督与实施者的责任关系,而且还造成了投标工作困难。如果在招标时给出了所有施工细节,已明确地规定了从施工方法到材料消耗的各个环节,工程承包商就失去了更优技术途径的选择。这就意味着理论上的投标价格不应有实质性的差异,决定标价差异只是利润高低,而不是成本构成。利润的竞争又无一不是以牺牲工程质量和售后服务为代价的。由于需要按照设计院的施工图进行施工,而每家设计院的设计又各不相同,承包商只能设法去适应别人的设计,搞大路货,做万能胶,而没有意愿去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样的工程招标不仅完全失去了择优的功能,而且又往往因设计院的施工图设计时并不知道谁来施工,当然也就无从掌握施工方的设备机具等方面的能力。致使中标后再反过来根据施工方的条件进行设计变更,而更加混淆了两者的责任和分工。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模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社会分工愈趋专一。与所有现代化企业一样,施工队伍只有先进专用设备的投入,才能开拓和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投入的专用设备又必须依靠规模形成生产批量,来发挥效益;所以只有建立专业化的工程承包公司才能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重复投资,高效耗,低效益的简单手工生产模式确实亟待改革。
四、探讨现有设计院改革发展方向
既然问题的症结出在了施工图上面,现有设计院的进一步改革就似应从此入手。根据现有设计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流:一部分以主要从事方案设计和论证的技术人员为主转入工程咨询公司;另一部分精于施工图设计和富有施工经验技术人员去充实和加强工程承包公司。比如采购一台电视机,用户关心的是电视的尺寸,整机质量,画面质量,音响质量,操控功能,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外观和重量等技术指标,帮助买方确定合理的技术指标就是咨询公司的工作。而实现这些技术指标技术途径包括具体的电路设计和加工工艺则是生产厂商的责任。如果硬要咨询公司去设计具体的电路,生产厂商只能做来料加工,而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力量。一方面由于设计方不能根据具体的生产厂家的设备能力和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另一方面生产厂商也要面对不同的设计因而也失去了提高和改善加工工艺的动力。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双方都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不断重复。如果将施工图设计从设计院的工作中剥离出来,还给具体承接施工的承包商来完成,那么设计院就可以集中精力去完善提高咨询工作,而不必掣肘于具体的施工问题。工程承包商则必然要专注于自身的施工能力开发,因为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按照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来发展自己的技术特色和更有效的施工能力。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积累,企业也能逐步形成和完善自身的技术标准与预算定额使企业的效率不断提高。由于理顺了工程承包企业的关系,因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不仅企业的技术能力在实践中会不断提高,而且企业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比如从事混凝土施工的公司就可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专攻现浇混凝土的公司就只有熟悉现浇混凝土施工的专才,置备各类模板和混凝土搅拌设备来完成现场浇铸作业;而专做预制件的厂家则需要专门从事预制件设计和生产的人才,大规模的场地与预制设备来制作各类预制件。这样就会使专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使承包商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不断壮大发展。当然要保证改革的顺利,国家相关的管理措施也需要相应进行调整。
这个方向一方面有利于优化配置人才和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和提高现有工程公司的整体业务水平。同时也适应了国际市政工程的具体实践和大体格局,真正将设计部门变成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的智囊。从而实现调整社会分工,合理分流技术人才,强化施工队伍,提高整体水平的目标。使机制改革的问题与人才的合理流动及人员分配安置问题都得以解决。
但同时对于国内现有的设计院很多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比如三级校审和设计企业资质评定等还应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挥作用。

作者简介:王显(1957), 男,北京人,工程师,长期从事城市给水与污水工程设计。曾主持和参与了国内外近百项市政污水和给水工程的设计。2000年移居加拿大,目前供职于EIS Group。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2016年第20期)--微信号:cnww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