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孙贤波,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副系主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1  浏览次数:226
核心提示:孙贤波,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副系主任。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孙贤波,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副系主任。
 






1999.6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硕士毕业;2005.6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博士毕业;1999.7-至今为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控制工程和有害化学品的处理与处置。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量有害化学物质的生物高度净化技术”,上海市科委项目“废水中微量有害化学物质的高度净化技术研究”和“废水中三致物质和难降解COD的深度净化技术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生化出水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和863项目“高效过滤微波氧化耦合技术与装置-印染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处理特性研究及组合工艺开发”。并担任“废水总氰化物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以及“上海港口危险货物作业环境管理及应急预案大纲研究”、“上海港危险货物码头环境污染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等项目负责人。近年来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50余篇论文,并参编著作三部。

(原标题:华东理工首次用VR技术教学,让学生“深入”污水处理厂)



 VR(虚拟现实)技术正在走进大学课堂。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第一次向学生开放虚拟现实教学,





该校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首次体验了虚拟现实(VR/AR)教学与实训。此前,课程中的“污水厂VR教学案例”参加了2017年度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展示活动。


 




华东理工为学生开VR实训体验课,图翻拍自演示画面。 本文图片均由 华东理工大学 提供

 










回头看一下,打开堰门,污水要浇到你头上啦!”“点击启动按钮,向前直走,感受到被旋转的螺旋桨切碎的恐惧了吗?”












......这门课程利用VR技术,






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污水处理厂现场,建立了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的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学生身临其境,





就像参与反应的分子一样走完全部工艺流程。

 






课程负责老师称,这解决了学生下厂实习时“





看不见、摸不着、进不去、想不通”的老大难问题。



 



华东理工为学生开VR实训体验课,图翻拍自演示画面。







这门课程由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孙贤波、教师徐宏勇领衔的VR教师团队历经一年时间打造,旨在借助VR、AR、3D打印技术、3D模型动画视频等热门新科技,为学生打造一






门富有科技感的实训体验课,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获得工程实践技巧。



 
华东理工开发实训体验课。
 




课堂教学分为课前预热、沉浸体验、答疑互动三个环节。

 




在课前预热环节,教师详细解读“改进A2O污水处理处理流程”






图纸。在沉浸体验环节中,学生通过操作设备,全方位自主探索构筑物的各个部分,


既可以从高空俯视全局,又可以






入水池内部考察细节,足不出户就实现了“上天入海”。

 



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首次体验了虚拟现实教学与实训。






“体验效果非常震撼,专业课堂上、设计图纸里的设备出现在眼前,太直观了。对设备安装、工艺流程都更加清楚,对专业学习也更有兴趣了。”






学生贾磊在体验之后说。

 





我们的VR教学与实训体验课堂刚刚起步,许多设备还需要调试和完善。”课程负责人孙贤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VR教学会惠及更多的学生。

(原标题:华东理工首次用VR技术教学,让学生“深入”污水处理厂


(原标题:华东理工首次用VR技术教学,让学生“深入”污水处理厂)

 VR(虚拟现实)技术正在走进大学课堂。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第一次向学生开放虚拟现实教学,该校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首次体验了虚拟现实(VR/AR)教学与实训。此前,课程中的“污水厂VR教学案例”参加了2017年度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展示活动。

 

华东理工为学生开VR实训体验课,图翻拍自演示画面。 本文图片均由 华东理工大学 提供

 

“回头看一下,打开堰门,污水要浇到你头上啦!”“点击启动按钮,向前直走,感受到被旋转的螺旋桨切碎的恐惧了吗?”......这门课程利用VR技术,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污水处理厂现场,建立了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的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学生身临其境,就像参与反应的分子一样走完全部工艺流程。

 

课程负责老师称,这解决了学生下厂实习时“看不见、摸不着、进不去、想不通”的老大难问题。

 
华东理工为学生开VR实训体验课,图翻拍自演示画面。

这门课程由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孙贤波、教师徐宏勇领衔的VR教师团队历经一年时间打造,旨在借助VR、AR、3D打印技术、3D模型动画视频等热门新科技,为学生打造一门富有科技感的实训体验课,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获得工程实践技巧。

 

华东理工开发实训体验课。

 

课堂教学分为课前预热、沉浸体验、答疑互动三个环节。

 

在课前预热环节,教师详细解读“改进A2O污水处理处理流程” 图纸。在沉浸体验环节中,学生通过操作设备,全方位自主探索构筑物的各个部分,既可以从高空俯视全局,又可以深入水池内部考察细节,足不出户就实现了“上天入海”。

 





2014级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首次体验了虚拟现实教学与实训。

“体验效果非常震撼,专业课堂上、设计图纸里的设备出现在眼前,太直观了。对设备安装、工艺流程都更加清楚,对专业学习也更有兴趣了。”学生贾磊在体验之后说。

 

“我们的VR教学与实训体验课堂刚刚起步,许多设备还需要调试和完善。”课程负责人孙贤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VR教学会惠及更多的学生。

(原标题:华东理工首次用VR技术教学,让学生“深入”污水处理厂)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