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建三局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地下综合管廊正如火如荼建设中,施工人员在有条不紊作业,大部分管廊开始拆模回填进入内部安装阶段。

管廊开挖

管廊作业面

雨水管涵

管廊内部支架
什么是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是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公用管线的公共隧道,担负着输送介质、能量和传输信息的功能,是地下空间的“生命线”。
雄安项目建设地下管廊的意义
建成后,燃气、供电、通信、排污等管道都会被收进这个管廊“大口袋”中,保障供电、排水供热、光缆等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转,可有效杜绝“拉链马路”现象。后期无需反复开挖路面,直接在管廊中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等,大大缩减管线抢修时间,降低后期每次抢修的开挖成本、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充分体现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理念。
据悉,雄安项目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地下综合管廊总长约 3.3km,于1月9号开始动工,2月3号完成19.8万方土方量开挖,中建三局的战士们创造了又一个建造奇迹!
小区里修“地铁”
项目管廊在建筑楼体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之后开始修筑,“楼体数量多、楼距近,管廊开挖面与楼体结构之间最近距离仅2米,现场可施工空间极为有限,在这样的环境中开挖管廊就像在小区里修‘地铁’”。I工区项目经理董志国这样形容。

管廊作业

管廊防水作业
廊外挖基坑,廊内装设备,廊旁走运输,多个专业口在同一时间内交叉施工,协调难度大;廊内集成管线种类多达12种且量大,加之冬施难题,为施工带来不小困难。

管廊施工
针对这些困难,项目部精细施工部署,分批施工开挖,采用钢板桩的基坑支护形式,在主要出入口架设贝雷架钢便桥,既保证下方管廊施工,同时保证交通通畅,联通各个“孤岛”般的楼体。此外,依托第三方检测单位与测量员自测实时监控基坑状态,确保管廊平稳推进。
地底下装“海绵”
与普通管廊相比,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地下综合管廊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配备雨水管涵。雨水管涵总长777m,集成蓄水功能,可存蓄1.2万方雨水,经过沉淀后的雨水将用于灌溉、生活用水等,与地上海绵城市建设双管齐下,实现水资源自然寄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践行雄安新区绿色协调发展理念。
管廊中有“智慧”
别有洞天的管廊中拥有大智慧。人工智能、AI导航、5G传输等众多智能化功能运用都将依托智慧管廊服务,为保证综合管廊及入廊管线、人员、设施的安全,园区将建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化信息技术手段,形成上下贯通的一体化管廊运维管控体系,大幅度提升综合管廊的运维服务水平,让园区综合管廊及管网的运营更有序、更安全。宜廊则廊、宜沟则沟,弹性拓展、系统集成,形成可复制式的雄安管廊示范标准。

管廊效果图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采用全覆盖的干线、支线和缆线三级耦合的系统,有效构建了管廊与局部直埋管线的市政保障体系,成为园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及重要载体,为未来雄安新区园区类开发建设项目提供示范。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由中海地产、中建三局、中建设计、中建基金联合体以联合投资人身份中标,并由中建三局实施总承包管理。
拓展阅读
雄安新区未来要建多少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对标深圳、东京,未来新区地下管廊市场空间巨大,远期规模近千亿!
东京是全球地下管廊铺设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而深圳在全国地下管廊建设方面推进速度快,具备排头兵示范效应。根据深圳市住建局数据,未来深圳市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建成270公里地下管廊,加上已有地下管廊13.4公里,到2020年深圳市有地下管廊约283公里,其中中心城区面积约为1109平方公里,故深圳地下管廊密度约为0.26公里/平方公里;同时参考东京地下管廊建设数据,东京市区地下综合管廊有288公里(含规划),市区面积约623平方公里,故密度约为0.46公里/平方公里。
假定未来雄安新区地下管廊密度为0.26-0.46公里/平方公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则相应的地下管廊长度分别为短期26-46公里,中期52-92公里,远期520-920公里,以住建部估算的地下管廊修建每公里1.2亿元的单位造价计算,雄安新区的地下管廊远期建设规模为近千亿。
雄安新区在地下管廊建设具先天优势!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后续发展空间充裕,且区域内资源丰富,有利于地下管廊开发建设。
1、相比国内其他城市地下管网铺设杂乱的情况,雄安新区从无到有,没有历史包袱,铺设地下管廊的成本更低、阻力更小;
2、从新区地理环境来看,雄安三县环绕白洋淀,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本身对排水系统就有较高的需求,而地下管廊作为城市排水系统集大成者完全可以满足新区的需求。
转载:管廊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