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丁德文 研究员(院士) 资 格博士生导师 所在部门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邮 箱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海洋生态与环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29  浏览次数:133
核心提示:丁德文 研究员(院士) 资 格博士生导师 所在部门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邮 箱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海洋生态与环境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5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九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丁德文 研究员(院士)
丁德文 研究员(院士)
资        格博士生导师
所在部门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邮        箱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海洋生态与环境











个人简介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专家、寒区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专家。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6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名誉所长,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65-1991年,从事寒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我国寒区工程热学奠基者,创立了冻土热学学科,创造性地解决了高原冻土路基稳定性、超深人工冻结凿井的热土工艺、冻土区地下管线保温-防腐优化结构及高原冻土区第一条长距离热水回流式供水技术。1992年-现今,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工作。199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工程海冰学专著-《工程海冰学概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海岸带资源环境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十五”国家“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陆-海相互作用及生态环境效应”项目建议人,入海污染物生态环境效应课题负责人。“十五”国家“863”项目-“渤海典型海岸带环境修复技术”技术组成员,生物修复技术课题负责人。“十五”国家重点基金项目-“渤海污染负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容量”负责人之一。“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海洋灾害预报及业务化”赤潮灾害预报课题负责人。
 

丁德文,1941年2月7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海洋生态环境专家、寒区资源科技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名誉所长。
1960年丁德文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学习 [2];196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研究员;1988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原苏联苏维埃秋明油田设计研究院进修;1992年进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工作,先后担任中心主任、研究所所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担任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受聘为上海海洋大学双聘院士; 2021年5月受聘加盟集美大学 [13]
丁德文主要从事寒区科学,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工作 [3]

相关星图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共74个词条 5.7万阅读
陈坚
陈坚,1962年5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副主任。曾任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84年陈坚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后进入无锡轻工业学院学习,先后获得发酵工程硕士学位(1986年)、博士学位(1990年);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得教育部第二届青年教师奖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出任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常委;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7年继续被任命为江南大学校长,同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长期从事发酵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为: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酶技术、食品生物技术。2021年4月27日,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陈克复
陈克复,1942年10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制浆造纸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兼主任。1961年陈克复进入复旦大学力学专业学习;1966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68年进入天津轻工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 教授;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并出任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筹建组副组长、副主任;1994年兼任华南理工大学轻工食品学院副院长;1996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6年被聘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特聘教授。陈克复长期从事制浆造纸工程和环境工程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陈卫
陈卫,1966年5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食品微生物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7月,陈卫获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4月,获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4月,获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6月,担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2007年12月,担任江南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2010年12月,担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2017年4月,担任江南大学副校长;2020年5月,担任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长期从事食品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陈文兴
陈文兴,1964年12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纤维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一流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陈文兴于1980年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得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获得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0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2008年至2012年担任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2年担任纺织纤维材料与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2010年至2016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2016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4年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当选院士
共6个词条 1.8万阅读
丁德文
海洋生态环境专家
刘鸿亮
环境工程专家
季国标
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
段镇基
皮革及皮革化工材料专家
中文名
丁德文
外文名
Ding Dewen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辽宁省辽阳市
出生日期
1941年02月07日
毕业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工程海冰学概论》
主要成就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作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
性    别

目录

  1. 1人物经历
  2. 2主要成就
  3. 科研成就
  1. 人才培养
  2. 荣誉表彰
  3. 3出版图书
  1. 4社会任职
  2. 5人物评价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丁德文(7张)
 
1960年1月,丁德文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学习 [4]
1965年1月,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所学位委员会主任,研究员(至1992年1月) [5]
1988年1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原苏联苏维埃秋明油田设计研究院进修(至1990年01月)。
1992年1月,进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中心主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至2000年1月)。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海洋生态工程)。
1995年,出版了中国国内第一部工程海冰学专著《工程海冰学概论 [3]
2000年1月,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担任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名誉主任(所长)。
2009年7月,受聘为上海海洋大学双聘院士 [6]
2015年4月14日,受聘为琼州学院双聘院士 [7]
仪式上,沈灿煌为丁德文院士颁发聘任证书,佩戴校徽 [13]
2021年5月12日,受聘加盟集美大学,将助力学校做好有关深海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的总体设计。 [13]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1965年-1991年,丁德文从事寒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中国寒区工程热学奠基者,创立了冻土热学学科,创造性地解决了高原冻土路基稳定性、超深人工冻结凿井的热土工艺、冻土区地下管线保温-防腐优化结构及高原冻土区第一条长距离热水回流式供水技术。
1992年以后,丁德文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工作。开辟了中国工程海冰学的研究方向;率先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与非线性问题研究工作。“十一五”期间发起组织了“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从事“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科构建工作,并研究“人海关系调控技术系统”的构建.“十二五”期间发起并组织进行“人类生态系统生态学”学科构建工作 [1]
  • 科研项目&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丁德文先后参加或主持省部级以上基础和技术科学及重大工程实施等科学研究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12项 [3]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担任职务
海岸带资源环境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首席科学家
中国典型河口陆-海相互作用及生态环境效应
“十五”国家“973”项目
入海污染物生态环境效应课题负责人
渤海典型海岸带环境修复技术
“十五”国家“863”项目
技术组成员,生物修复技术课题负责人
渤海污染负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容量
“十五”国家重点基金项目
负责人之一
海洋灾害预报及业务化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赤潮灾害预报课题负责人
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来源
1988年
水工建筑物抗冻技术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88年
准北人工冻结凿井中的冻土问题
省部级二等奖
 
1990年
两准地区人民冻结凿井冻土壁工程性质
省部级二等奖
 
1991年
内蒙河套地区渠系灌溉优化配水研究
省部级二等奖
 
2006年
渤海典型海岸带生境修复技术
省部级二等奖
 
2007年
赤潮灾害预报技术研究
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8]
2016年
我国北方典型海岛生态系统固碳生物资源调查与承载力评估
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9]
  • 出版著作
截至2010年,丁德文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编、译)6部 [1]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2.10
《冻土温度状况计算方法》
(苏)费里德曼著;程国栋,丁德文等译
科学出版社
1999.10
工程海冰学概论
丁德文等著
海洋出版社
2004.12
《赤潮灾害预报机理与技术》
黄韦艮,丁德文主编
海洋出版社
2009.12
近岸海域水质变化机理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丁德文,石洪华,等著
海洋出版社

人才培养

截至2016年,丁德文在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已经培养博士研究生10多名,硕士研究生4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丁德文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10]
年度
题目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类型
2016
我国海域赤潮甲藻孢囊形态与分布特征研究
郭皓
大连海事大学
博士
2015
双台子河口文蛤资源修复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张安国
宁波大学
博士
2014
辽东湾顶自净能力季节变化与排污调控策略
孔祥鹏
大连海事大学
博士
2013
海陆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研究
刘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2013
典型区域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苏蔚潇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2012
青岛市碳承载率研究
关丽娟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2011
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陈小燕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2010
沐官岛海湾水库沉积物盐分释放对水质影响研究
张效龙
大连海事大学
博士
2008
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
石洪华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2007
桑沟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张朝晖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
2005
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叶属峰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后
2003
基于神经网络的赤潮综合集成预测模式研究
杨建强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
2002
水色遥感机理与悬浮物的卫星遥感信息识别研究
丛丕福
大连海事大学
硕士
2000
海洋污染水体的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曲元
大连海事大学
硕士
1998
海洋环境中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研究
姚子伟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硕士
1993
季节冻土区集(输)油管道热工参量的测试
张琼
大连理工大学
硕士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参考资料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1]
 
辽宁省有突出贡献科学家
 
 
政府津贴获得者
[5]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工程海冰学概论
    作者名称 丁德文
    作品时间2000-1-1
    《工程海冰学概论》是2000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德文。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来源
1995年01月至2005年01月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咨询委员会主任
 
1995年01月至-
国家海洋局近海污染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6年01月至-
中国海洋学会海冰专业委员会主任
 
1998年01月至2003年01月
政协辽宁省副主席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
 
2007年01月至-
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失评估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年01月至-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0年01月至-
中国生态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海洋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
[11]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双聘院士
[12]
 
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5]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丁德文对寒区铁路、公路、油气开发、生态建设和海洋污染防治、资源开发等领域,都做出重要贡献。他填补了中国寒区热工领域的空白,一些项目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评)
丁德文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专家、寒区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专家,是我国寒区工程热学奠基者,开拓了寒区工程冻土技术领域,奠定了中国寒区工程热学研究基础,填补了中国寒区热工领域的空白,在诸多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起,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工作,构建了中国工程海冰学学科体系,研发海洋污染形成机理生态效应和防控技术,攻克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关键技术 [13]。(中国教育在线 评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1张)
 
丁德文(7张)
 
词条图片(2张)
 
 
参考资料
  • 1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 丁德文 .中国工程院 [引用日期2015-07-1]
  • 2
    我院60级校友丁德文院士等校友返校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学院.2013-09-10 [引用日期2018-04-27]
  • 3
    丁德文 研究员(院士)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引用日期2018-04-27]
  • 4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德文 .大连市第二中学.2014-04-27 [引用日期2018-03-31]
  • 5
    人物>群星璀璨>桃李篇> 丁德文 .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2013-12-13 [引用日期2018-04-27]
  • 6
    丁德文 院士 .上海海洋大学 [引用日期2018-03-31]
  • 7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海南需要建立一所海洋大学 .南海网.2015-04-14 [引用日期2018-04-27]
  • 8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省部级以上奖励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引用日期2018-04-27]
  • 9
    2016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拟获奖项目公示 .国家海洋局.2016-11-17 [引用日期2018-04-27]
  • 10
    丁德文 培养人才 .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 [引用日期2018-04-27]
展开全部
学术论文
内容来自
  • 孙瑞灼.  盲目"填海造地"必须遏制.CNKI;WanFang2012
  • 罗凤灵.  两院院士相聚北京共商海洋发展大计.太平洋学报2011
  • 丁德文.  如何做学问——兼谈海洋科学研究.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
  • 孙瑞灼.  盲目"填海造地"隐藏多少风险.CNKI2012
  • 孙瑞灼.  "填海造地"隐藏风险.cx2012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