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系发达的地区,淤泥如果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浙江省湖州市近年来走出了一条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变废为宝之路,找到了新墙材行业“多、快、好、省”实现淤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好途径,被业内誉为开创了新墙材行业淤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湖州模式”。
浙江省湖州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和“生态+”的先行地,也是太湖生态涵养地。近年来,湖州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以下简称湖州市墙改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的战略,积极探索、努力开创新型墙材行业走生态文明建设和制造业绿色发展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升级发展之路。
像很多南方城市一样,湖州市湖漾密布、水系发达、企业众多、人口稠密,河道淤泥、工业和生活污泥产生量远大于处置量,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和严峻考验。可喜的是,湖州市相关部门积极有为、敢于担当,通过政府督导、规划指导、市场主导、企业倡导,开创了新墙材行业淤泥资源化利用的“湖州模式”,走出了一条淤污泥处置利用“多、快、好、省”的新途径,实现了既将生态环境保护好,又把传统制造业改造好、升级好、发展好的目标。
现 状
淤污泥处置难环境不堪重负
湖州淤污泥主要来源于农村河道、水网航道、城市河道清淤和自来水厂淤泥,还有数量不菲的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及受污染的部分河道的污泥。
2016年,湖州市仅河湖库塘清淤计划要求清淤的淤污泥就达1800万立方米;清淤后的淤泥主要通过借地集中堆放、培堤固土、填埋废弃矿坑及用作烧结墙材等方式进行处置。但培堤固土、填埋废弃矿坑数量有限,已经难以为继;而堆放淤泥占地面积大、自然干化周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集中堆置空间也越来越小,难以满足河道持续产生淤泥和周期性开展清淤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清淤和淤泥处置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与此同时,目前全市16座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污泥约6万吨,工业企业及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约4.3万吨。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主要采用干化焚烧、制砖和填埋等方式处理,同样污泥处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污泥产生的速度。
目前在湖州市152家墙材企业中,能够利用淤泥制砖的企业有56家,其中已经利用河道淤泥制砖的企业仅有7家,原料掺入淤泥的比例在10%以下。据统计,2015年湖州市墙材企业利用河道淤泥制砖消纳淤泥约2万立方米左右,仅占全市清淤泥总量的1%。
由于全市淤污泥产生量大、处置量小、处置周期长,导致湖州部分乡村淤污泥堆积如山、异味熏天,周边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尽快并妥善处理好清淤、淤污泥处置问题,当地百姓都有十分迫切的期望和要求。
出 路
烧结是淤污泥处置最有效途径
对淤泥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在日本,土建行业废弃物利用率已经从1995年的58%提高到2000年的80%,淤泥等废弃土利用率也达到了60%,主要用于生产各类建筑材料;德国有5家淤泥收集、处理工厂,每年处理淤泥30万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对污水排放有着严格的标准,河道淤泥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相对较少,淤泥处置的主要方式是直接进行土地利用和用于替代建材企业生产原料来使用。
国内淤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时间不长,主要处置方式是将淤泥进行还田;通过自然干化,将淤泥用作公园、绿地、市政和建筑基土;利用淤泥烧制砖瓦、陶粒以及生产其它建材产品。但是,由于缺少对淤泥资源化利用的科学研究,现有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成功的案例也不多见,特别是相关企业涉及淤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投资额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政策支持不足等因素,目前仍然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新型墙材是城乡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是运输半径十分有限的地方材料。墙材行业发展必须以资源为基础。目前,湖州墙材企业很多生产原料来自省外,运输成本高,随着国内环境保护、生态执法工作的加强,原料来源日益受限,价高量少难以保证。
浙江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的检测分析表明,湖州市淤泥的化学成分、粒径分布、塑性指数和发热量等指标均能满足一般制砖和陶粒生产的原料要求,完全可以用于制砖或生产陶粒;淤泥作为墙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是资源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既可以为“五水共治”工作提供保障,又可以有效缓解墙材企业资源短缺的矛盾,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环保意义,也具有重要的行业现实意义。
做 法
多方协作开创资源化利用“湖州模式”
201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行动方案》明确指出,新型墙材推广应用是建材工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抓手,墙材革新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要“充分发挥新型墙材作为循环经济发展节点产业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有机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开展绿色墙材企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自建房新型墙材应用‘三大示范’”。
《湖州市新型墙体材料“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同样提出,重点落实市委、市政府《湖州市区“十三五”清淤泥治污泥实施方案》,“坚持全域清淤,3年完成清淤歼灭战;坚持分类处置,建立规范化污泥处置体系”“确保到2020年,实现河道淤泥全域清除,污泥处置全程规范,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的要求,积极发挥新型墙材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重要节点产业的作用,加大行业淤污泥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培育淤污泥资源化利用企业6家以上,淤污泥消纳处置能力不少于7万吨/年,全市70%以上的烧结类新型墙材企业制砖淤污泥掺用比例不低于10%。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提高新型墙材企业淤污泥资源化利用能力。
2016年,湖州市新墙办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把湖州列为全省唯一一个淤泥新墙材资源化利用试点市为契机,通过“政府督导、规划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倡导”,找到了新墙材行业“多、快、好、省”实现淤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好途径。
其主要工作方式是:
一是摸清底细。2016年初,湖州市新墙办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对全市墙材企业淤泥制砖情况进行深入摸底,了解进一步扩大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同时,组织县区新墙办和部分烧结类新墙材企业赴南京、宁波、嘉兴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外出考察、实地调研和企业交流,邀请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对湖州河道淤污泥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界定,对墙材行业淤泥资源化利用进行科学总结、技术储备,为开展新墙材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出台政策。2016年12月,湖州市经信委印发了《湖州市淤泥新墙材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利用模式;同时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淤泥制砖补助政策。2017年初,南浔区政府将新墙材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列入区“五水共治”精品项目,并出台相应扶持培育政策。2017年6月,市经信委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出台了《湖州市新墙材淤泥资源化利用补助办法》,确定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补助资金,对利用淤污泥替代原生态资源生产新型墙材的企业给予补助,最高可予上百万元的补助。同时还要求各县区按照《工作方案》迅速开展试点,合力推动新墙材行业淤泥资源化利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是部门协同。湖州市新墙办主动将新墙材行业绿色发展融入“五水共治”工作全过程,把组建部门协作联动工作推进机制作为推进淤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保障,向上争取政府重视,横向沟通对接协同。2016年,市政府、市经信委先后成立了由市治水办、水利局、环保局、市建设局及市新墙办多个部门组成的淤泥资源化利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保各相关单位在工作推进上,密切联系、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推的工作格局。
四是科学试点。按照减量化处置、市场化运作、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湖州市新墙办分别在烧结、陶粒加气砌块两个产品门类,率先实施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2016年分别确定湖州荣润建材有限公司、大东吴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市级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企业。通过试点示范企业的实践,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在新墙材行业大力推广普及。
成 果
淤污泥处置利用实现“多、快、好、省”
试点企业的成果表明,湖州市在新墙材行业开展淤污泥资源化利用具有“多、快、好、省”的显著特点。
多,试点企业新墙材资源化利用项目,仅一个堆置点年消纳处置淤泥的总量就达12万吨(含水率80%),干化淤泥除了自用以外,可以对外供应;在企业正常制砖的条件下,淤泥利用量可达3.16万吨/年(含水率20%),比2015年全市7家墙材企业利用河道淤泥制砖消纳淤泥的总量还高1倍多。
快,试点企业有效采用淤泥压滤脱水与自然干化处置淤泥,将河道淤泥从含水率约80%下降到约20%,所需时间从原来12天减少到3天,大大加快了淤泥堆场周转时间,为淤泥资源化、规模化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好,试点企业利用河道淤泥制砖,淤泥干化泥饼(含水率20%)的掺入比例可以达到15%以上,产品质量稳定。烧制陶粒的淤泥掺入量范围可在50%~100%之间;制成的陶粒容重为300~800千克/立方米,其中300级以下的陶粒可用于砌块,300~500级可用于墙板,500级以上陶粒可用于轻质混凝土搅拌站及预制构件,用途十分广泛。
省,试点企业河道淤泥的处置成本下降到30元/吨左右,已经远远低于页岩等主要原料的进厂成本,使淤泥资源化利用具有市场化复制推广的基本条件;大东吴新材料公司利用淤泥取代页岩烧制陶粒,按现有每生产一立方米轻骨料陶粒计算,如果利用淤泥全部替代页岩成本可减少15.75元/立方米。
实践证明,湖州市新墙材行业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不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也十分合算,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湖州市在新墙材行业开展淤泥资源化利用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假以时日,坚持不懈,新墙材行业一定能够更好、更多地消纳利用淤污泥资源,为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