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将于2021年10月22日24日在长沙开展。10月22日(周五)下午,“长江中游城市群系统化全域推进及碳中和视野下海绵城市建设论坛”作为本届绿博会重要主体活动之一,将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论坛由长沙市海绵城市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中部地区2021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城市岳阳、孝感、鹰潭和2015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武汉、常德、萍乡等城市政府领导及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国内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知名专家、金融机构和领军企业代表出席本届论坛,纵论十四五规划期间海绵城市建设、科技和产业发展大计。会展期间,将提供2000平方米专业展区和线上展区供海绵城市建设企业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
本届“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是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及国家启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以来的首场大型区域性交流活动,将围绕系统化全域推进及碳中和视野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主题,探讨政策保障、蓝绿空间构建、流域雨洪管理、应对气候变化、产业发展和投融资模式等相关话题,促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推动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和城乡高质量发展。
咨询热线:137 5227 5003 王先生
2021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
长江中游城市群暨粤港澳大湾区海绵城市展示专区
招商书
一、关于2021绿博会
更加专业的绿博会:
本次展会紧跟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要求,与时俱进,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达峰与碳中和峰会”与绿色环保展示有机结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打造更具专业性展会。
更强的绿博会: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强强联手,搭建更强的绿色环保产业交流平台。
更精、更实的绿博会:
40000㎡展览面积 600家参展商
20000人专业观众 25万人线上观展
1000位参会嘉宾 100家主流媒体
10场专业论坛务实前瞻
多场环保产业供需会精准对接展会线上直播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1年10月22-24日,会期三天
地点: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芒果馆)
三、海绵城市专区设置宗旨
展示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果,展望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前景,引领新一轮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潮流,分享最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交流海绵城市建设中洪涝防控、雨污溢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绿色投融资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四、展区设置
1、展区设置
展区拟设置1000㎡展示面积,位于一楼西北侧,与主会场相邻,以标展+特装、展示+会议形式展示。
2、展区位置图
3、展区形象
①场馆主通道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暨粤港澳大湾区海绵城市专区”吊旗(3×1.5m)。
②展区四周制作“长江中游城市群暨粤港澳大湾区海绵城市专区”门头。
③专区设置“长江中游城市群暨粤港澳大湾区海绵城市专区”门头。
4、展区示意图:
为体现绿色循环理念,展位搭建以型材搭建为主
四、参展费用
类型 |
标准展位(9m²/个) |
特装展位(36m²)起 |
国内 |
5800元/个 |
500元/m²(光地费用)、搭建费700元/㎡ |
国外 |
800USD/个 |
70USD/m²(光地费用)、搭建费98USD /㎡ |
1、展位费
说明:会议主办方免费为参展商提供4P线上产品展示,展示期6个月。
位置 |
宽×高 |
价格 |
位置 |
宽×高 |
价格 |
位置 |
宽×高 |
价格 |
N1 |
19×13m |
1.8万元 |
N7 |
4.3×17.7m |
8千元 |
L1-L4 |
6×4m |
8千元 |
N2 |
N8 |
L5-L8 |
6×4m |
1万元 |
||||
N3 |
2.2万元 |
D1 |
72×3m |
1.6万元 |
会刊 |
封面 |
1万元 |
|
N4 |
D2 |
60×3m |
1.4万元 |
封底 |
8千元 |
|||
N5 |
1.8万元 |
D3 |
50×3m |
1.2万元 |
封2/封3 |
5千元 |
||
N6 |
|
|
|
内页 |
3千元 |
|||
二楼 |
66×3m |
2.5万元 |
|
|
|
道旗 |
杆 |
350元 |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今年是“两山”理论发表15周年,这15年来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各地都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我们也做了很多创新和探索。最近我们刚刚完成了全国水利雨水资源的资产化和水权交易挂牌上市,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以后,目前有200多家媒体转发。
海绵城市产业联盟刘波秘书长发言
其实我们的交易量很小,就4000立方米的雨水资产。海绵城市的原理是通过雨洪调控,时空转换避免内涝减少雨水径流带来的环境污染。在很多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地下雨水蓄水模块,我们旁边的鸟巢下面是2000立方米的雨水蓄水模块,但建了之后,我们没有利用,现在成了黑臭水体。针对这种情况,长沙有500多处,我们想让水活起来,要利用,不利用的话,第二次降雨就没有调蓄空间,既使做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形式,但内涝照样会发生,对河湖水系的污染还会发生。因此,通过长沙高新区有一尖山印象社区,200立方米的地下雨水模块,针对中雨以上的年降雨量,对应的可以收集到的雨水资源是4000-12000立方米,我们以最低保守的4000立方米概念进行循环利用。这部分雨水模块属于社区的资产。第三方公司工程的雨创环保公司以每立方米0.7元的价格收购,然后我们以3.85元的价格卖给园林绿化环卫公司用于绿化浇灌和街道的喷洒,这中间就完成了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将休眠的雨水资源变成了资产,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上市挂牌,完成了水权交易的第一单。为什么要到中国水权交易所上市?因为它给发像房产证一样的交易见证书。我们能不能通过水权交易见证书和金融部门合作,进行质押、融资,进行新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探索的一个问题。
在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在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常德市举行了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研讨会,有八大银行驻常德的分支机构的支行行长负责人参加,我作为唯一金融部门以外的一位人士受到邀请。在这个会议上我们了解到,基层金融部门对绿色金融、绿色发展的技术性内容非常欠缺,不专业。真正需要绿色金融支持的很多项目无法得到金融的支持,所有金融部门给的授信额度非常高,几亿到几十亿。但是,政府债务的红线,国务院发文不允许在债务的基础上借新债、再发债,这么高的授信也浪费掉了。
中国的碳汇交易市场建立几年,水权交易所成立四年,北京的环境交易所也有几年,但是成交量少,交易不活跃,成品的品种单一,远远没有A股市场那么活跃。我们进一步思考能不能够把这个新的金融交易工具激活,和A股市场紧密结合,设立水权概念、水期货概念,设立排污权的概念,把它激活。用大量自然资源的碳汇额度、排污权、水权做新的资产抵押、质押,形成真正绿色发展的大格局。
我们现在所有绿色发展的项目所需要获得的绿色金融当量是巨大的,应该说是上百万亿的规模,包括能够把产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的绿色发展对绿色金融的需求。如果停留在土地财政和老的房地产思维的金融,在绿色金融时代肯定是落后的,我们需要创新。
这是我的一些思考。谢谢!
注:根据录音整理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给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给水排水》)”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022-27835520),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
昨天 12:03已群发
-
星期日 12:31已群发
-
星期六 19:33已群发
-
星期五 18:46已群发
-
星期四 17:41已群发
-
星期三 17:20已群发
-
07月13日已群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