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8848前言:九曲沁河的“美丽秘诀”展示了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工业污染区向绿色生态区的转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大力推进“全域治水”,实现了一个河流生态环境的华丽蝶变。
首先,这个案例展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九曲沁河通过采取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如水源保护、河流廊道修复、水生生物保护等,有效地改善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河流的生态功能。这种实践可以为其他工业城市提供借鉴,推动其实现从工业污染到绿色生态的转型。
其次,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九曲沁河的治理过程中,不仅注重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还通过发展生态产业、促进文化旅游等措施,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此外,这个案例还展示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在九曲沁河的治理过程中,政府积极引导公众参与,通过宣传教育、公众监督等方式,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社会共治。这种公众参与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治理效果,还可以增强公众对环境治理的认同和支持。
总之,九曲沁河的“美丽秘诀”展示了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重要转变,为其他工业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它通过全域治水、生态修复、经济发展和公众参与等措施,实现了从工业污染区向绿色生态区的华丽蝶变,为生态环境欠账严重的工业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九曲沁河的“美丽秘诀”|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展示
时间:2023-11-28 来源:中国环境APP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邯郸沁河(复兴区段)是河北省唯一入选案例。实现蝶变的沁河不仅见证了邯郸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而且串联起沿河23个村庄,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让不少村民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
河北省邯郸沁河(复兴区段)
长期以来,河北省邯郸市沁河(复兴区段)两岸遍布铸造、钢渣、石料等企业,河道内工业、建设、生活垃圾遍布,由于没有足量的水源补充,再加上工业废水和沿岸村庄生活污水无序排放,致使沁河丧失了生态功能,水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邯郸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系列整治,沁河复兴区段水环境逐年改善。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邯郸市复兴区拆除沿岸“散乱污”企业30余家,清除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等300万吨,将空间归还自然。完成10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将工业矿渣和建筑垃圾堆叠而成的“小山”蜕变为山水共融的生态修复典范。2020年建成邯郸园博园、沁河郊野公园等生态功能区,构建“全域旅游”基本格局。
二是推进工业节水减排并重。开展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攻坚行动,推进涉水工业企业入园进区,并高标准建设园区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其中邯钢、邯宝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综合废水深度处理,按质供水、再生水回用、铁钢轧工序节水以及智慧平台建设等系列示范工程,被生态环境部和科技部评选为“十三五”水专项“钢铁企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系统与综合应用”课题的承担单位,成为引领国内钢铁企业节水用水的先进典范。
三是加强农村污水治理。锚定“设施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尾水全提标”目标,邯郸市复兴区累计投资约两亿元,高标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按照“就近处理、能并则并”原则,将主城区周边村庄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远郊村庄实行集中与分片相结合处理模式,规模较大村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其他村庄全部采取生物处理或大三格式化粪池模式进行处理管控,实现了农村污水管网和改厕全覆盖。
四是倾力打造生态水网。累计投资4.2亿元,对沁河复兴区段沿岸村庄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全面修复水生态;以“三河九库”为基础,完成张岩嵛、蔺家河水库等10个湿地景观建设。
五是强化生态用水保障。积极做好调水补水,实施“引漳济沁”工程,年累计引水300万立方米。
通过整治,沁河复兴区段水量充沛,水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改善,2018、2019、2020连续3年实现升类,2020年至今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红隼、白鹭、苍鹭等众多鸟类在此栖息觅食,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全球濒危鸟类——震旦鸦雀也在这里安家落户。沁河郊野公园现已打造成为邯郸市的“城市后花园”,拥有山水邯郸、矿坑花园、清渠如许等“园博十景”的邯郸市园博园被评为2020年河北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沁河(复兴区段)入选河北省“秀美河湖”。
近年来,邯郸市以水环境、水生态改善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域治水”,实现了从“工业污染区”向“绿色生态区”的华丽蝶变,可为生态环境欠账严重的工业城市绿色转型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