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皮茨除了城堡,也并没有特别的景点,事实上,瑞士的景色是开阔延展的,并不囿于某个点,因此随意走走看看拍拍照即是瑞士的最佳玩法,施皮茨当然适用此法啦。
那天刚好在卢塞恩,要去施皮茨只能在伯尔尼转车。原本是打算从卢塞恩到图恩,在图恩坐船到施皮茨的。可惜很少晚点的火车第一次晚点了十几分钟,致使我错过了从伯尔尼到图恩的火车,坐上下一班火车已是半小时以后,最终错过了图恩始发去往施皮茨的最后一趟轮渡,错过了船游图恩湖的机会。在此特别提醒,很多轮船和火车都是一小时左右一班,大家一定要提前查好班次,尽量不要赶末班,虽然瑞士一贯交通很靠谱,但还是得以防万一,以免耽误计划。
游览施皮茨也尽量早去,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看日落场所。因为太阳是从施皮茨背靠的那座山落下,实际上施皮茨的日落时间会比其他地方早很多,不能根据其他地方的日落时间预报来判断其日落时间。
施皮茨本身是一个宁静的小镇,有条件的话可以傍晚坐船到达施皮茨,住上一晚,第二天游览后离开。
标志性的施皮茨城堡,凭借瑞士通票可以免费参观。
不知为何,见过这座山一眼,便再也不会忘记。前两日在微博见到婚纱旅拍摄影大师郭珺为一对新人拍的一张照片,田园风光的远处有山,就一眼,我便认出了这张照片的拍摄地,这座山似乎并无奇特之处,不知为何却早已印入心里。
渡轮码头,沿着这条路一直往上走便能到达火车站,如众人所言,施皮茨的火车站是最好的观景台。
在瑞士的马路上,你总是很容易见到各种拉轰各种骚气各种酷炫的小车。
一直觉得旅行的最精彩之处是见到每个地方的生活原态,市井只属于人身鼎沸,而像施皮茨这样的小镇该是归于恬淡。因为种种行程的变化最终见到施皮茨的时候天色已晚,念着要赶回苏黎世只能匆匆走过,失去了此情此景下的感受心境。没能以最好的自己去遇见最好的施皮茨,实在可惜。
伯尔尼是我在瑞士安顿下来后出去浪的第一个地方,那时正是冬末,树梢上还没有春的讯息,姐姐看我始终蛰居在家,天天鼓动我出门,捧着瑞士地图研究了很久,除了滑雪,其他地方似乎都极需要阳光与绿意,最终伯尔尼走进了我的视线,因为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旧城区。
提起瑞士,一般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苏黎世与日内瓦,伯尔尼是个极为低调的首都。碧绿的阿勒河如绸缎般绕城而过,留给山丘上的老城一个傲然的身影,仰头便可望见不远处伯尔尼高地上的连绵雪山。拱廊、喷泉、钟塔以及古老红瓦房屋构成了这个具有典型中世纪风格的老城。在以自然风光著称的瑞士,伯尔尼以旧城区入世遗显得尤其难能可贵,让人惊喜。
行前没有做任何计划,也没有看任何游记,好在伯尔尼老城够小,毫无思绪却有大把时间挥霍的我们在老城来回游荡了两遍。
时间紧张的朋友在伯尔尼安排半日即可,建议是上午游玩施皮茨,下午游玩伯尔尼。为了尽量减少走回头路,我的推荐路线为:伯尔尼国会大厦-监狱塔-伯尔尼钟楼-阶梯大教堂-爱因斯坦故居-熊苑-玫瑰园看日落。以下照片按照时间顺序呈现是因为既是游记,便想要还原当时的行走,即使可以明显看出那时的我们太年轻无知、行程混乱只能来来回回重复走。照片能够使你对伯尔尼旧城区有个大概的了解,至于行程请一定参考我在前面提到的推荐路线,绝对不要参考我在照片中的实际行程!
从火车站出来,国会大厦位于左前方,其他地点均分布在下图左侧电车出来的路上或附近,可一直去往玫瑰园。
火车站旁边的集市。在欧洲的很多地方,都有周六、周日集市,但不建议周日逛街,大多数商店都会在周日关门。
伯尔尼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很多小店都开在地下,每家都有门牌号喔,往往都是很具特色的小店。
不远处的监狱塔,在城里闲逛总会经过,现在这里作为联邦政府的一个机构,长期举办和政治主题相关的展览和活动。
除了拱廊和不时冒出的地下商铺,其他都和苏黎世的班霍夫大街很像。
这座钟楼有很有名的天文钟,除了显示时间、季节和星象外,每逢整点前4分钟左右还会有玩偶报时秀,为此和小伙伴特地在钟楼前等整点前四分钟,结果很是普通,还没有班霍夫大街上的钟表店报时秀好看。
穿过钟楼继续前行便是爱因斯坦故居,他曾在1902年-1909年间居住在伯尔尼,相对论也是在这发表。一楼经营着一家咖啡馆,从旋转楼梯上去便能到达爱因斯坦故居。
开放时间:周二-周五 10:00-17:00;周六:10:00-16:00
门票:成人6瑞郎,学生半价。
进入故居后需要在这张桌子前买票,据说这张桌子正是当年留下来的。
售票阿姨很是热情,特地为我们打开窗户看看街景,或许当年爱因斯坦研究间隙正是这样看看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楼上窗边放置着爱因斯坦像,开窗探头向外望时很多原本在楼下抬头看爱因斯坦像的游客纷纷注意到我们,怪不好意思的
墙边展示着爱因斯坦的一生。
伯尔尼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便是街中心的喷泉,每一个喷泉之上都有惟妙惟肖的雕塑,讲述着一个故事。除非特地标柱不可饮用,喷泉的水都可以直接饮用。
拐到旁边的小路便可到达伯尔尼的制高点,阶梯大教堂。最大的看点便是入口处的《末日审判》图和彩绘玻璃窗,沿门口盘旋而上的344级台阶可以到达教堂顶部,可俯瞰老城以及远处的伯尔尼高地群峰。阶梯大教堂在瑞士教堂中比较出色,但若是去过意大利,便会觉得一般了。
在这里遇到了儿童合唱团彩排,一曲曲有如天籁,想起《放牛班的春天》,很多游客被歌声吸引进来后坐下欣赏不愿离开。
教堂门口的《末日审判》图。
教堂前也有一个很大的平台,视野很好。
周六教堂旁边也有一个挺大的集市,卖衣服、首饰、绘画、蔬果,杂七杂八,很喜欢这家小清新的调调,买了一个钥匙链。注意瑞士人不喜欢讨价还价,所以请尽量不要在瑞士讲价!
麦当劳附近的食人魔喷泉,喷泉中最负盛名的一个,其上雕塑为传说中专门抓小孩来吃的恶魔。
因为想要在日落时分去玫瑰园看日落,但此时尚早,所以临时决定调头去往之前落下的伯尔尼国会大厦(Bundeshaus),这里也位于河边高处,拥有非常好的观景台,能够望见远处的众雪山。
街上偶遇潮妈与潮童,甚是拉风,人家以后也想这样骄傲地上街~
广场上正在举行活动,派发粉红色的气球,少女心爆棚也讨要了一个
在国会大厦附近转了一圈后继续返回往玫瑰园走,keller 48号的地下街铺店门紧锁。
圣彼得和保罗教堂,相比阶梯大教堂这里清净许多。
过桥上山即是玫瑰园,而桥下是熊苑所在。伯尔尼在德语中的意思是熊,因此伯尔尼又被称为熊城,州旗中也有熊的形象,熊在伯尔尼的地位可见一斑。
通过一条小河将河边人行道与熊苑分隔开,既为熊提供了开放的亲水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空间,也使得游客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熊的日常生活~
熊苑目前关闭,2015年9月才能重新开放。
过桥后沿着路标往山上走便能到达玫瑰园,其亮点却并非玫瑰,而是其能俯瞰老城的地理位置。傍晚到达时一排面向老城的位置早已被众多游客占领,大家晒太阳、聊天、野餐、赏景。阶梯大教堂和国会大厦很是醒目。
原本赏景的情侣大概看着眼前美景身不由己,情难自控。
迎着日落回家的上班族,瑞士的自行车普及率也很高,尤其是作为户外锻炼的工具,马路上和郊外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且大家骑行时都有戴头盔的习惯。
即使日落,公园里下棋的老人依然兴致盎然。
中国人似乎很喜欢卢塞恩。狮子纪念碑前一团团的中国游客来了,又走了;卡贝尔廊桥上总能听见中文说“给我照张相”;各大手表店纷纷在最显眼的位置写上“欢迎光临”;宝嘉尔总店人头攒动,国人络绎不绝。这是一个已被国人占领了的卢塞恩,可是很多人却独独忘了瑞吉。
曾经在玉特立山碰到一个瑞士老人,热爱户外的他说瑞士这么多山中,他最喜欢的是瑞吉山,从此抱定了一定要去一次瑞吉的念头。后来即便去到瑞吉是在因特拉肯地区之后,作为“山峦皇后”的瑞吉依然教我忍不住惊叹。很多人为了赶回程的火车,刚上山匆匆摁了几张照片便又踏上火车离开,似乎整个天地间只留下了我与群山,那一刻一个人站在开阔的山顶环顾四周,生出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迈。在这片寥阔之中,我是显得如此卑微渺小,可当我意识到此时整个瑞吉山头被我承包时,却又深觉自己实在是个顶天立地的真汉子。
登上雪山俯瞰时往往是茫茫云海,不自觉带上股仙气。眼前的一切似虚似实,总得要克制自己不顾一切跃入其中的冲动。而在瑞吉山环顾四周一览无余,便有一股侠气在心中升腾,心胸一下子开阔起来,有的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激扬。
时间紧张的话可以仅安排一天时间游览卢塞恩,半天在城区,半天一定要留给瑞吉山!记得一定要去火车站旁的游客中心问工作人员要往返瑞吉山的时刻表,每个季度都有班次变化,注意把握时间,凭借瑞士通票可以免费上瑞吉山。
另外游客中心还可以拿到标注着城区内所有免费厕所的地图,有需要的亲记得自取。尽管瑞士商店周日不营业,但是可能中国人在卢塞恩的购买力太强,大一些的手表店在周日也营业,只是时间稍短,有购物需要的朋友注意商店的营业时间,建议购物还是尽量避开周日。
卢塞恩城区
城区内的具体游览线路为:火车站-狮子纪念碑(Lion Monument)-冰川公园(Gletschergarten)-穆塞格城墙(Museggmauer)-卡贝尔桥(Chapel Bridge)。此线路基本为绕卢塞恩最核心的区域一圈,依然是我经过自己实际行走下来总结的最省力路线,请勿参照下图中我走的实际线路,随性又懒惰的我去卢塞恩依然是说走就走,什么攻略都没有做,只能靠着Google map在卢塞恩瞎绕。
从火车站出发去往狮子纪念碑会穿过罗伊斯河,看见著名的卡贝尔桥,最热闹的区域即购物区也集中在此处,宝嘉尔总部在马路一侧,下图中插着瑞士国旗的即为宝嘉尔。
Google map上引导着狮子纪念碑的方向,脚却很诚实地拐去了购物街,一个人就是这么任性。
很快就走到了斯普洛耶桥(Spreuerbrucke),也是罗伊斯河上一座很有特色的桥,反映了古代工程技术,将栅栏插入或提出水面可以用来调节卢塞恩湖的水位。桥本身的样子也很美,在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基督教堂。
穿过斯普洛耶桥来到罗伊斯河的另一侧,街头巷尾都是典型的瑞士德语区模样。
回到位于卢塞恩湖出口处附近的卡贝尔桥,卢塞恩的标志,这座廊桥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木桥,旁边的八角形水塔原本用作监狱、拷问所和瞭望台,如今却是纪念品商店。到卢塞恩的游客几乎都会拍一张廊桥的照片,尤其是当天鹅游弋河中,而木桥外侧的天竺葵盛开之时,这座桥被誉为花桥。
曲折的桥上移步一景,廊檐为整个画面提供了天然画框。
终于在走完廊桥时拍到了天鹅的合影,看到天鹅就觉得瑞士气息扑面而来。不管在苏黎世湖还是琉森湖、日内瓦湖,天鹅与人类总是这样和谐共存,这应该是对瑞士的最高赞誉吧。
终于拐回正道,前往狮子纪念碑。
这座狮子雕像是为了纪念为保护巴黎杜乐丽宫中的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全部战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兵。马克吐温曾将这只狮子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感人的雕像”。仔细看雕像,狮子的表情痛苦、哀伤,让人动容。这里也是每一个国内旅行团的必到之处。
狮子纪念碑旁边就是冰川公园,据说里面有很玩的镜子迷宫。
门票:成人15瑞郎,学生票12瑞郎,儿童8瑞郎,凭瑞士通票免费,所以有瑞士通票的朋友一定要进去体验一下。妹子我纠结了一下还是决定省下这笔钱
开放时间:4月1日至10月31日9:00-18: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10:00-17:00。
穆塞格城墙是瑞士保存最好、长度最长的防御性城墙之一,虽然对于我大天朝子民来说,这城墙属于迷你版。但登上三个城楼依然是俯瞰整个卢塞恩湖景、山景的绝佳选择。
上去城楼的楼梯比较陡,一定要握好扶手。
瑞吉山
前往瑞吉山(Rigi Kulm)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从卢塞恩坐船至Vitznau,搭乘红色小火车上山;第二种是乘坐从卢塞恩到Vitznau的船,但在前一站Weggis下船,在这乘坐空中缆车到达Rigi Kaltbad,最后再乘坐红色或者蓝色小火车到达;第三种是从山的另一侧Arthgoldau直接乘坐蓝色小火车上山。三种方式上瑞吉山凭借瑞士通票均免费。
很多旅行者都会选择上山第一种方式,下山第二种方式,这的确是景色最美的路线。而我因为下山后要直接回苏黎世,又不想错过瑞吉山的缆车,因此选择了上山走第二条路线,下山第三条路线的搭配。
韦吉斯(Weggis)本身也是个很漂亮的湖边小镇,但由于游船和缆车时间衔接地比较紧,而从码头到缆车站又需要步行一段距离,因此只能边赶路边随便拍了几张。这也是很多游客选择下山时走第二条路线,可以好好游览这个小镇的原因所在吧。下船时跟着人群走并且多多注意路边的标志就一定能找到缆车站。
缆车上也有无敌景色,可惜玻璃反光让人遗憾。
在Rigi kaltbad换乘红色小火车终于到达山顶。处于阿尔卑斯山最前沿的瑞吉山有着山峦皇后的美誉,据说可以欣赏到阿尔卑斯山全景观和德国黑森林甚至法国平原,可惜上到山顶后天气变成多云,期待了很久的日落梦幻灭,但广阔的视野依旧让人兴奋不已,振臂高呼吧,少年!
乌云重重中透出耶稣光,遗憾的心略略得到安慰。
很多人为了赶回去的火车、轮船,刚上山在火车站台拍了几张照片便匆匆离开,着实遗憾。此时,只有我一个人游荡在整个开阔的山顶,舒畅却寂寥,心情难以言喻。
突然发现一个摄影爱好者扛着脚架走下来,也是孤身一人,突然好想冲过去聊天。我果然还是群居动物,还未学会如何自处。
沙夫豪森之行是预定了学校专门为交换生组织的一次短途旅行,全程包括交通费和一顿午餐只收取了15瑞郎,相较正常的瑞士物价特别亲民体贴,这样的性价比之王体验回来后便逢人安利。
此行的路线:沙夫豪森-莱茵瀑布-康斯坦茨湖。自由行的游客若是只想游览莱茵瀑布,可以直接从苏黎世坐火车到纽豪森(Neuhausen),下车后沿着河流一直走大约15分钟即是,也可以在苏黎世的Shiquai HB坐大巴车直达莱茵瀑布。若已经游览了沙夫豪森再去莱茵瀑布,可以在沙夫豪森火车站乘坐S33,五分钟即到。
游览沙夫豪森和莱茵瀑布半天即可,若想要在康斯坦茨湖中坐船游湖,则需安排一天的时间。另外,从沙夫豪森乘坐火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施泰恩(Stein am Rhein)小镇,这座小镇因色彩艳丽、造型精美的壁画而闻名。
沙夫豪森
似乎瑞士的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俯瞰全城的绝佳地点,而梅诺城堡(Munot castle)正是沙夫豪森的最佳位置。沙夫豪森是毗邻德国的小城,因此早前这个城堡作为军事要塞使用,如今据说每晚九点,居住在塔楼中的哨兵会敲响Munot钟,此时城镇大门和小酒馆将要关闭。
沙夫豪森从城堡背面走下这段长长的阶梯便到达了沙夫豪森小镇上。
沙夫豪森周六集市将要收摊。据说这条横穿小镇的主路曾经专门卖鱼,很多渔夫将河中捕捞上来的鱼直接拿到路上卖,而从这条路上两侧的建筑也能看出当时人们的贫富差异,低收入者集中居住在路的靠河一侧,而富裕阶层则居住在另一头。
沙夫豪森街上最有名的建筑骑士之家,房子上的凸肚窗是富商地位的象征。壁画的主题往往是神话,人物惟妙惟肖,在沙夫豪森镇上还有其他几处比较有名的壁画,但在施泰因小镇壁画最为集中,对壁画比较感兴趣的游客可以抽空去半小时火车车程的施泰因参观。
沙夫豪森是万国表(IWC)总部所在地,对该品牌或者手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观镇上的万国表博物馆(IWC Museum),可是深入了解万国表的发展历史。
莱茵瀑布
莱茵瀑布介于沙夫豪森州与苏黎世州之间,欧洲第一长河莱茵河经过此处形成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第一次看到别人拍的瀑布照片时对这个所谓的欧洲最大嗤之以鼻,因为在我的字典里,瀑布指的是那些飞流直下三千尺,心想这哪是瀑布呀,不过就是河流落差有些大而已。直到后来亲眼见到,才意识到有些声势浩大、宏伟壮观是平面的照片无法表达的,湍急的水流,氤氲的水汽,只有你亲临河边才能真切感受。莱茵瀑布也许无法与国内很多落差很大的瀑布相比,其本身的特点在于流量。
过桥,便从瀑布的沙夫豪森州一侧到了苏黎世州一侧。
十瑞郎可以坐船到达中心岩石,近距离感受瀑布的湍急汹涌。
随后大巴将我们带到康斯坦茨湖边坐船,因为是跟团,对具体的线路不熟,无法提供信息参考。当时是第一次在瑞士坐船,只觉得游船设施很好,康斯坦茨湖的风景也丝毫不输于其他更有名的湖泊。
阴云下,湖两侧的风景依然如油画般展开,呈现出最瑞士的风情。
巴塞尔
也许巴塞尔并不是一座旅游城市,但巴塞尔却是座文艺之城。每年三月份,这里有著名的钟表和珠宝展,瑞士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位于该城,而最近The Lion King也在巴塞尔上演。
地处法国、德国、瑞士三国交界的巴塞尔有着共用的机场,很多廉航纷纷选择巴塞尔机场,因此许多游客会选择离开前小游这个文艺之城,除了巴塞尔市政厅和巴塞尔教堂,很多时候我们在巴塞尔都没有清晰明确的目的地,就这样随心散步在莱茵河边消磨时光也很美,不得不承认,春天的巴塞尔树木抽芽,紫藤花开,的确比苏黎世美那么一点点。
天上飞机飞过的痕迹道出了这个城市空中交通繁忙的事实。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不慌不忙,考究地打理自己的院落,装饰自家的外墙。
河边的巴塞尔大教堂(Basler Munster) 和城里的巴塞尔市政厅(Rathaus)是两个游客最喜欢的景点,两者都很统一的采用了红色砂岩质地,也给整个城市奠定了轻微浪漫的调调。
大概是到了巴塞尔大学,阶梯上很多年轻人晒太阳、聊天。若是初到国外,歪果仁对阳光的喜爱程度会让喜欢打伞遮阳的国人震惊。
苏黎世
在苏黎世生活了许久一直都没有专门拍过苏黎世的照片,因为某种意义上它是我的城,而我们总是习惯于执着远方。每一天走过的街角,即使再美丽也只觉是生活的寻常。直到离开前一天,尽管整理、打扫极累,我还是一个人在傍晚出门,去了常去的地方。从ETH到UNI,到苏黎世湖畔,过教堂,回Central与班霍夫大街,那些在下雪的冬天,常常百无聊赖一个人来来回回无数次走过的地方,第一次认真专注地发现并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很多时候,我不愿留下缺憾。
可惜回家以后电脑系统重装,苏黎世的照片不慎丢失,只剩下曾经发过的一张在ETH平台拍摄的全景照,当时捶胸顿足,心痛难以自抑,却也无可奈何。或许苏黎世并不喜欢我的游客姿态,那么便让它单纯地留在脑里心底吧,顺便为再见多个理由。
很遗憾也很抱歉无法提供苏黎世的照片,但希望我可以为您的苏黎世行程计划提供帮助。
苏黎世一日游可以选择我上文提到的路线,那天我花了两个小时走过那些地点,对苏黎世不熟的游客可以用小半天的时间走完这条线路。
苏黎世火车站HB-Central尼德道尔夫(Niederdorfstrasse)-苏黎世双塔大教堂(Grossmunster)-苏黎世湖(Zurichsee)-苏黎世圣母大教堂(Kloster Fraumunster)-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
时间有余的游客可以在central乘坐6路或者10路电车或者星巴克旁边的polybahn到达ET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被誉为欧洲大陆的麻省理工,其后门大平台是俯瞰苏黎世旧城区极好的地方,唯一剩下的一张苏黎世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同时ETH主楼和旁边的苏黎世大学主楼建筑也挺漂亮,值得参观。
若在苏黎世待一天以上,可以在火车站搭乘S10到达市郊的玉特立山顶,尽管海拔只有八百多米,却是top of Zurich,视野自然极好,可以看清整个苏黎世的布局以及苏黎世湖的形状。
球迷朋友可以乘坐6路电车到终点站动物园下车,旁边即是国际足联(FIFA)总部。
近半年的瑞士生活结束,离开那天的确是回家的兴奋多于不舍,但当我在机场接驳车中听到广播里传来哞哞的牛叫声和阿尔卑斯号角声,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初到瑞士的那天,在想象中一直高端大气的金融都市听到这般原始淳朴的自然声音分外讶异与好笑的情景。飞机起飞后调头,看到下面的原野山丘森林湖泊,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在瑞士从冬天走到了夏天,终是要与这半年道别,同时也是告别了这青葱岁月里最恣意的时光。
全文完。
来源:http://you.ctrip.com/travels/switzerland100050/242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