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5已群发
-
昨天 12:04已群发
-
星期二 17:20已群发
-
星期一 11:02已群发
-
星期日 12:01已群发
-
星期六 11:56已群发
-
星期五 18:37已群发
-
10:23已群发
-
昨天 10:21已群发
-
星期二 12:03已群发
-
星期一 08:34已群发
-
星期日 11:32已群发
-
星期六 11:21已群发
-
07月16日已群发
-
00:00已群发
-
昨天 14:52已群发
-
星期二 17:51已群发
-
星期一 12:03已群发
-
星期日 12:31已群发
-
星期六 19:33已群发
-
星期五 18:46已群发
【专家访谈】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水保障
编者按
澳门回归祖国2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新时代担当助力国家全面开放的新角色。回顾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本“与水荒相斗”的历史,国家始终高度关注澳门同胞用水安全问题,珠澳共用一套水源系统,同饮珠江水,对澳供水已经形成了更加稳定的合作机制。为此,中国水利报记者专访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何治波,就澳门供水安全与水利合作等问题进行深入解答。
澳门回归后,珠江委进一步提升了与澳门的合作力度,在协商机制下,开展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20世纪90年代,珠江委与回归前的澳门政府就合作开展了《珠江河口澳门附近水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为澳门回归后依照“一国两制”合作管理水域打下了良好基础。
澳门回归后,珠江委进一步提升了与澳门有关方面的合作力度。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珠江委2014年承担了澳门水域管理范围划定研究工作,从珠江河口泄洪纳潮的角度提出了划定方案及加强澳门附近水域管理的建议,为国务院明确澳门特区管理的水域和陆界范围提供了决策支撑,也为水利部与澳门特区政府正式签署“澳门附近水域水利事务管理的合作安排”提供了支持。
2016年,水利部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合作安排。根据合作安排,珠江委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成立的“澳门附近水域水利事务管理联合工作小组”先后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共同协商澳门附近水域水利事务,双方在枯水期水量调度、澳门附近水域水质共同监测、澳门附近水域规划及水域开发利用和保护、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建设、防汛防台风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澳门附近水域水利事务管理取得实效。
珠江委一直高度重视支持澳门特区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珠江委一直高度重视并支持澳门特区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维护澳门附近水域安全角度,按照澳门附近水域水利事务管理合作安排,及时对有关重大工程提出优化建议和技术意见,为澳门各项涉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澳门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是积极协助澳门特区政府组织开展澳门海域利用与发展中长期规划,从珠江河口整体泄洪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对规划成果提出意见,确保海域利用方案的科学性。二是加强技术交流合作,为澳门特区水利事务提供咨询服务。双方先后就澳门机场扩建工程、澳氹第四条跨海大桥等十余项涉水项目建设开展技术讨论,提出技术优化建议,为推进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此外,委属单位还利用技术优势为澳门各部门开展多项技术咨询,为澳门特区解决各类涉水问题。
珠江委与澳门方面在推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方面有哪些合作?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国务院批复的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防洪和水资源配置效益,地理位置优越,可将三角洲的调水流程由7天缩短到3天,同时大藤峡工程还具有压咸补淡流域水资源调配的兴利库容,使得水资源调度更加灵活高效,供水保证率大幅度提高,大大提升对澳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为促进大藤峡工程立项,自2005年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后,澳门特区有关代表多次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呼吁采取措施抵御咸潮、保障澳门优质供水,积极推动大藤峡工程项目立项实施。
2009年11月26日,澳门港务局、珠江委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书,澳门特区政府向珠江委无偿援助8亿元,专项用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库区移民安置、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等公益性建设,这是澳门特区政府成立以来首次援助建设内地水利工程,得到了中联办、国务院港澳办的充分肯定,对工程立项和建设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澳门特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大藤峡工程建设推进情况。大藤峡工程动工后,珠江委每年向澳门特区政府通报工程建设情况和赠款使用情况,澳门运输工务司、澳门商报国际传媒集团、澳门妇女联合总会等有关单位以及澳门优秀青少年学生团队累计到大藤峡工程考察10批次。2019年3月30日,“同心同源贵澳文化交流基地”在大藤峡公司正式挂牌,为澳门和广西贵港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全新平台。
近年来,珠江委制定了哪些行动规划,确保澳门供水安全?
2000年以来,受供水量增加、来水连年偏枯和河床下切影响,珠江河口咸潮上溯日益严重,直接影响澳门、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1500万人供水安全。2005年开始,珠江委连续16年成功组织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和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有效保障了澳门、珠海等三角洲地区供水安全,为澳门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方针落实提供了水安全支撑,得到了澳门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据统计,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期间,澳门、珠海累计从河道取水23.01亿立方米,其中向澳门供优质原水4.55亿立方米。
应急调水只能解一时之渴,2006年应急调水结束后,珠江委开始谋划解决澳门供水安全的长效机制。珠江委组织编制了《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于2008年获国务院批准,采取近期与远期、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拟定了分期实施目标:至2010年,在加强节水、防污治污、完善当地供水系统等基础上,通过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基本解决澳门、珠海供水安全问题;至2020年,在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的同时,通过完善以大藤峡等水库为主的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和水资源调度管理机制等措施,继续完善当地供水系统,有效解决澳门、珠海供水安全问题。目前,规划提出的各项措施已基本付诸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珠江委组织编制了《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对保障澳门供水安全作出安排,提出了加强对澳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水资源保护、流域骨干水工程联合调配等措施,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在保障澳门供水安全的前提下,珠江委如何协助澳门解决水患问题?
2008年,珠江委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工务运输司港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双方在保障澳门特区供水安全、洪潮安全、水资源配置、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海岸带整治等领域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为澳门特区解决各类涉水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2016年以来,珠江委协助澳门特区政府编制防灾减灾十年规划,协助指导澳门内港海傍区水患治理。2017年澳门遭受“天鸽”“帕卡”台风重创后,应澳门特区政府邀请,珠江委两次派员参加国家减灾委专家组,协助澳门总结评估“8·23风灾”及检视完善重大灾害应变总体计划。珠江委专家主要负责水患灾害的评估和防治措施建议,相关成果纳入国家减灾委专家组《澳门“天鸽”台风灾害评估总结及优化澳门应急管理体制建议》。
为根治澳门内港海旁区的水患问题,珠江委指导委属单位开展内港海旁区防洪潮排涝总体方案研究和湾仔水道挡潮闸方案设计工作,并积极与有关方面协调,为解决澳门水患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在珠江委与澳门政府及科研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方面,有哪些项目成果?
近年来,珠江委和澳门有关部门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双方科技人员的交流和合作。珠江委邀请澳门政府及科技人员参加中国-东盟河口治理保护与管理研讨会、东盟地区论坛台风灾害防御与减灾对策研讨会和“东亚峰会河口海岸治理保护与管理研讨”,同时,珠江委派代表参加澳门海洋管理、利用及发展国际研讨会,共同探讨解决澳门涉水问题方略。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珠江委将联合国内外先进的科研力量,积极探索与港澳有关单位联合成立水利科技创新平台,实现联合攻关、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水利科技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刊发于2020年9月24日中国水利报第5版
-
00:00已群发
-
昨天 14:52已群发
-
星期二 17:51已群发
-
星期一 12:03已群发
-
星期日 12:31已群发
-
星期六 19:33已群发
-
星期五 18:46已群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