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泥巴”也能产生近 110 亿元经济效益?肇庆这些“黑科技”太秀了!
政务:肇庆发布 2021-07-23 11:01
近年来,肇庆集中力量“筑巢引凤”,
通过培育发展“4+4”产业集群,
不断激活经济增长潜力。
这当中,一大批“高精尖缺”人才和
优秀青年人才为肇庆的城市发展与建设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期《人才风采·同心跟党走》,
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泥痴”博士
侯浩波
侯浩波, 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
Vol.1
专业“泥痴” 奋斗卅载
教授、院长、杰出学者、
肇庆荣誉市民……
侯浩波身上的“标签”有很多,
这其中最亮眼的——
是“泥痴”!
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侯浩波便开始和泥巴“杠上”了!他每天工作都离不开与污染土壤“亲密”接触,为了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他常常在偏僻的郊区,与工人同吃同住一两个月甚至更久,为固废处置、土壤修复、流域治理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30多年来
这位“泥痴”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环保部技术管理项目,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武汉市重大科技专项及地方重大项目60余项,并提出了“基于工业废渣的高强耐水土壤固化剂研究与应用”“污泥机械脱水化学改性一体化处理技术”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伍菁 摄
Vol.2
落户肇庆 共谱新章
2018年,
侯浩波带着技术与团队落户大旺,
与肇庆高新区携手合作。
团队以独水河整治工程为抓手,
组建研究院,
希望以大旺为辐射点,
助力周边地区早日建成“无废城市”。
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
博士 侯浩波
研究院担任环保管家的角色,为肇庆高新区的产业园区提供环境监管服务,为地方的固体废物土壤修复行业解决核心问题。
△落户在肇庆高新区的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落户大旺后,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侯浩波带领团队突破了污染土壤修复材料与关键装备等瓶颈,建立重金属污染土壤靶向修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于国外以及国内十几个省份的大型工程建设中,大大地节约了资源,累计产生近 110 亿元经济效益。2019年,该项目获得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荣誉。
△经过治理后的肇庆高新区独水河变成了集排涝、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水景渠。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Vol.3
明确方向 砥砺前行
2020年,
肇庆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研究院作为技术先进、
业务精良的生态环境行业技术支持单位,
被评为“肇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
技术支持优秀单位”。
让产业园区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
是侯浩波及其团队努力的方向与责任。
△伍菁 摄
侯浩波
接下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武汉大学在环境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促进肇庆节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先行区贡献力量,并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内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新材料博士
赫晓东
赫晓东,哈工大航天学院“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力学、轻量化结构设计、制造与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关成果已经应用于运载火箭等相关武器装备以及汽车、建筑、体育等民用领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及多项其他省部级奖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制定国军标2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
Vol.1
积极探索 军民融合
如果说研发航天材料是“顶天”,
那面向民用市场的新能源车轻量化研发
则是“立地”,
赫晓东就是不折不扣的“顶天立地”
的务实派科研者。
肇庆市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博士 赫晓东
航空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已走过不短的历程,但我国军民融合领域最缺乏的是专业化服务平台。
△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就在赫晓东带领团队
到多地走访调研物色发展宝地之时,
肇庆高新区“三顾”哈尔滨,
盛情邀请赫晓东团队落户大旺。
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深深打动了赫晓东和实验室的“领头雁”——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杜院士亲自担任复材院的院长,并表示希望此举能对科技领域军民融合进行有益的探索。
△2018年6月,由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和被称为复合材料研究世界前沿的哈工大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的复材院正式成立。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Vol.2
技术攻关 直面考验
赫晓东及其研发团队
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技术方面已经
深耕了几十年,
但真正的考验来自市场。
赫晓东
尽管历经几代航天人努力攻克的航天用复合材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民用复合材料产业市场是一个全新的战场,竞争剧烈。
△新能源车复合材料高压储氢气瓶。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民品竞争从设计到生产到市场,
贯穿于整个过程;
而军品竞争更多的是在研发过程。
市场当头棒喝,
但赫晓东并未退缩。
赫晓东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方向,只要方向是对的,走得慢点也会稳点。
Vol.3
发展前景 踌躇满志
目前,在团队的努力下,
复材院及其孵化的企业已在复合材料轻量化
以及功能防腐涂料等
复合材料产品方面与国内外客户形成订单,
并进行交付使用,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上2图为功能防腐涂料应用(可带锈施工)
赫晓东
未来的科技孵化平台,不会是一家独大,或者同质化的发展。更多的孵化机构会侧重于在细分领域有很好的积累和储备。希望我们是连续创业者的常设工作单位,我们要做企业家的优质“孵化器”。
心怀大爱 情系苍生
陈勇前
作为广东医药零售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陈勇前奋斗十余载,带领企业从不足100平方米,仅有数名员工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两广医药零售行业知名企业,创造出让人瞩目的成绩。
Vol.1
服务百姓 拓网布点
在两广地区辽阔土地上,
高济医疗·广东邦健1600多间连锁门店,
星罗棋布,蔚为壮观。
举棋谋局的领航者,
正是高济医疗·广东邦健总经理陈勇前,
一位心系百姓、
情满两广的肇庆本土企业家。
为广泛满足乡镇的用药需求,减轻农村群众的经济负担,自2010年以来,零售药房大力在乡镇拓网布点,现时邦健零售药房主要区域的乡镇布点占比达到了80%以上。
△近日,高济医疗·广东邦健总部综合体项目办公楼、宿舍楼也已全面落成投入使用。图源 端州发布
高济医疗·广东邦健总经理 陈勇前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本的运营。
近年来,
邦健为谋求更大发展,
通过与高瓴资本进行战略合作,
增资23亿进行两广门店并购
及建设高济医疗·广东邦健总部综合体,
门店数量及销售规模获得跨越式增长,
已投入使用的物流中心更成为
广东数一数二的高科技、
智能化医药物流中心。
Vol.2
创新发展 树立标杆
勇于前行才能发展,善于厚积方得大成。
在企业不断谋求发展的过程中,
陈勇前带领企业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革新!
▼▼▼
从柜台式的药房向大卖场开放式药房转变;从平价大药房走上大健康多元化之路;从社区药房向专业药房转变……如今,广东邦健的发展气势如虹,一日千里。
陈勇前
在千帆竞发的市场大潮中,唯有不断创新,敢为人先,才能让企业发展生生不息。
△图源 端州发布
展望未来,
广东邦健计划在3-5年内门店数量
突破3000家,
销售规模冲刺100亿!
陈勇前
高济医疗·广东邦健将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融合,将项目打造成为一流的医药物流产业园,开创政府、企业、合作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Vol.3
立足本土 助力发展
除大环境外,
陈勇前身上兼怀着浓厚的本土情怀。
他表示,
自己在肇庆生活了30多年,
所创办的企业在此诞生、发展、壮大。
因此,经过反复思量,
陈勇前最终把这个总部项目扎根肇庆,
共期高质量发展。
陈勇前
今年下半年我们会继续努力,突破今年我们定下来的超过40亿元的业绩任务,为肇庆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聚集优秀人才,汇聚科研成果,
站在肇庆这片热土之上,
一批批高素质人才正“撑”起城市高质量发展
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