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杰,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5年在日本大阪大学环境工学部获博士学位, 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建设部知名专家。
张杰院士长期致力于水处理理论与水环境工程实践的应用和研究,作为国家级设计院的总工程师,他先后主持了几十项我国大型水处理工程和水环境保护工程。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验证了生物固锰除锰机理并广泛用于工程实践,纠正了传统技术误区,解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地下水除锰的难题,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张杰院士在我国天然锰砂除铁、除锰研究的基础上、历经10年科技攻关,于1996年发现了生物固锰除锰新机制,进行了除锰滤池工况与微生物接种、培养、代谢平衡的系统研究和工程实践,确立了生物固锰除锰技术。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不但改变了众多水厂只能除铁、不能除锰的现状,而且节省了大量基本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开创了我国污水回用事业,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他主持完成了“城市污水回收用于工业冷却水成套技术”(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在国内首先提出污水深度净化全流程成套技术,确立了污水(回收)用于工业冷却的合理水质,编制出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上,1985-1993年创建我国第一座城市污水再生厂。
张院士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篇,主编《给排水工程设计手册》、《地表水特种水质净化技术论文集》、《给排水工程系统节能手册》《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等学术专著,编译了《新活性污泥法》。曾先后多次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并多次获科技进步奖。目前正在培养的博士生10人,硕士生16人,博士后2人。现正在编制国家水环境方面的中长期科研规划。

张 杰
个人简介:
1938年生,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987年于日本大阪大学获环境工学科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副理事长,《给水排水》顾问、《中国给水排水》编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1. 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生物固锰除锰机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使我国在该领域跃居国际先进水平。
2. 污水再生回用处理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城市污水净化再生全流程,主持创建了国内首座污水再生水厂。
3. 污水除磷脱氮技术。开发了绝氧-好氧活性污泥法除磷技术,用于大连开发区污水厂改造,其成果被评为国家优秀示范工程。
4. 水环境恢复理论研究。提出健康水循环概念和系统的水环境恢复方略,其成果已被写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应用于深圳、大连等地的工程实践。
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9项,主持重大给排水系统工程设计3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8部。现主持中国工程院、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子课题、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等多项科研课题。
联系方法:电话:010 67392099-4(O),E-mail:lidong2006@bj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