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的重要施政着力点,将成为未来5-10年大力推进的发展战略;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片面的圈地造城,而是强调以人为核心,实现大中小城市、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农民的城镇化,关键是要提高城镇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在此背景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力提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必然趋势。
农村水务市场长期被忽略,缺乏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措施,再加上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目前该市场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将面临着广阔发展空间。
之前由于农村环境市场分散度高、商业模式不成熟,以及投资落地难等问题存在,导致市场一直难以打开,但是在政策的引导下,尤其是建设和投资指南的出台,使得农村环保领域的规划化和标准化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自上而下的推动市场的启动。
农村环境整治投资或提速 国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工艺采用3D-RBC立体结构生物转盘技术


5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关注到了过去被人忽视的环境死角。”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我们过去的环境治理规划和政策重城市、重工业,而对农村和农业关注很少,因此欠账很多。
根据《意见》,国务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为此,国务院要求加快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要求规划对农村人居环境要确定整治重点,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要以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要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意见》在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的重点任务中,强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地制宜推行城乡区域供水,完成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任务。
在5月6日召开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陈雷公开表示,今明两年规划内尚有1.1亿农村居民和1535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剩余人口大多位于自然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工程建设成本高的地区,建设难度远超以往,多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在农村环境方面,《意见》要求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可通过适当方式就近处理;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可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
“我国的农民经济条件普遍比较弱,所以目前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的费用,不应由农民来承担,应主要由财政来承担。”骆建华分析,东西部可以采取差异化政策,比如东部的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相对较强,根据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可适当考虑收取少量的垃圾收集转运和污水处理费。
环保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分析称,过去中央财政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投入仅有120亿,再加上地方的配套其投入规模也十分有限,与现实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建议未来各级财政应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创新投入方式,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推动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规划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公共服务。
3D-RBC生物转盘技术引领村镇污水处理市场
我国由于经济水平等原因,污水治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污水的治理上,而广大的乡镇和农村也排放相当数量的污水,目前大部分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如果村镇污水的治理采用城市的处理方式,显然走不通。首先采用集中式的处理方式需要建设大量的管网,管网的投资要远大于污水处理站的建设成本;其次城市的污水处理工艺也难以完全适应村镇污水处理,城市污水现在虽然有大量的成型的工艺,但这些工艺大部分维护正常运转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而广大的村镇严重缺乏技术人员,这样会造成污水处理设施难以正常运行,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分散型污水采用城镇污水厂的模式行不通,必须建立适合分散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和检查与监督体系与模式,使之能够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目前研究和应用的分散污水处理技术类型很多,应逐渐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分散污水治理体系。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自主开发形成了更适用中国国情3D-RBC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设备已实现了系列化、模块化,整套设备在车间组装完成,安装周期可在7-15天内完成。实现了无人值守,耗电费用低,寿命长,污泥产生量少,出水可直接达到一级A或一级B等排放标准。并且该设备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将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传输到设定的网络终端设备,方便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诊断、监控,也为设备的不定期进行检修提供依据。
生物转盘是最早使用的生物膜工艺之一,该工艺是应用成熟的工艺。3D-RBCTM立体结构生物转盘是我公司已申请国家专利的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继承了原有生物转盘的无噪音污染、运行维护简单、污泥产生量小等一系列的优势,同时又颠覆了原有生物转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运行维护方便简单、耐用年限长等突出优势。
3D-RBCTM转盘盘片采用立体空间结构,这种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圆板型平面盘片,有利于空气的流通,盘片上微生物氧气的补充,也有利于老化的生物膜的脱落。特殊的盘片材质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巨大的生物量和高活性的微生物保证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3D-RBCTM设备的特点:
寿命长
3D-RBC转盘设备主体保证10年无大修。
安装方便
设备具有集成性和可移动性,安装可快速完成。
无二次污染
设备不使用鼓风机曝气,运行无噪音;臭气少,无异味,无需除臭装置。
操作简单
设备操作简单,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行维护容易。运用物联网技术,可远程操控。
节能
动力消耗和运行成本低,较一般污水处理方式节能50%以上。
负荷高,效率高
系统有机负荷高、处理效率高: BOD、COD、T-N、T-P、SS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
占地面积小
占地面积是原有生物转盘的40%左右,可以实现双层或多层安装。
污泥少
污泥产生量小且可回收利用,污泥量相当于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30~60%,污泥脱水性好可回收,污泥稳定性好。
目前,3D-RBC生物转盘设备已在山东、贵州等多个省份得到应用,客户一致认为,该设备运行安装方便、运行费用低,维护极其简单,适合在村镇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 咨询热线: 18698040073 尚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