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新闻 » 正文

【环保产业追踪】不可不知的环境“毒瘤”——我国危废处置行业全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29  浏览次数:513
核心提示:【环保产业追踪】不可不知的环境毒瘤我国危废处置行业全析2014-08-27穆菁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环保产业追踪JIEI Tracker细分领域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2年中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环保产业追踪】不可不知的环境“毒瘤”——我国危废处置行业全析

2014-08-27 穆菁 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环保产业追踪JIEI Tracker

细分领域追踪Project Tracker

2014年8月 第5期


19世纪中,资本和人口在大生产条件下高度集中,第三产业的萌发推动着人们物质财富的积累,也渐渐唤起了人类的物质欲望,孜孜不倦地物质消费行为在享受优越条件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并逐渐侵蚀着我们生存的家园。但鲜有人知道,随着现代工业和现代医疗行业的高速发展,一类更为危险的垃圾正逐年增多,这些危险废物对人类环境具有更加严重的危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危险废物的定义是:除放射性以外的具有化学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或其它对人、动植物和环境有危害的废物;中国定义危险废物是指:入列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废物。我国危险废物名录分为47大类共600多种,其中主要包括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其他社会源危险废物等。

 

自1989年参与签署《巴塞尔公约》至今,我国危废处置行业历经近三十年的积累成长,而其中近十年的发展尤其迅猛。从最初的实验探索阶段(2001年我国发布了第一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到如今的科学实践阶段(2012年发布《“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危废处置行业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

 

我国危废现状


1.危废产量


危险废物来源广泛而复杂,其主要来源于工业危险固废、医疗服务行业、家庭危废以及具有重金属或放射性物质的矿石开采。其中,家庭危险废物如油漆、溶剂油、电池、油等并不在法律的管制范围之内,故往往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置。

 

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和《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465.2万吨,相较上年增加1%,约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1.05%。纵观近五年我国工业危废产量整体趋势趋于平稳,增幅不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副产品”——工业污泥往往含有毒性成分,尤以冶金、石油等工业污泥毒害大,而此类危废恰恰易被人忽视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据环保产业数据库(JIEI Database)不完全统计,仅黑色金属冶炼工业,年产生工业污泥约达到600万吨。

 

随着全国卫生服务加速发展,根据中国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综合医院日床位使用数已达到343.4万张,以医院每张床位平均每天约产生1公斤医疗废物为标准,初步得出2012年我国医疗废物产量达到125万吨。

 

简而言之,若将工业污泥也列入工业危废范畴,则我国危险废物中的工业危废基本占据了总危废量的全部江山。

 

2.国家投入的资金力量与相关政策


据2012年发布的《“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指出,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危险废物重点工程资金需求261亿元,其中包括危废利用处置工程239亿元、监管能力和人才建设工程19亿元、危险废物产生与堆存情况调查工程3亿元,投资额比“十一五”时期增长43%。在《规划》中确定的危险废物工程,属于国家级能力建设项目主要由国家投资建设;承担行政代执行任务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按照东、中、西部差异原则分别安排国债资金予以支持;涉及地方的能力建设项目则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

 

 

我国在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领域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第一部相关法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1995年首次颁布,2004年进行修订。在这期间,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我国又陆续制定颁布了危险废物领域相关管理办法和法规,即《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污染控制标准》等,其中《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于2008年进行了修订。除以上法规外,与危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包括《环保法》、《可再生能源法》等。

 

令人感到可喜的是,近3年我国针对危废领域监管全面趋严,去年还发布了“两高”关于危废违规排放的司法解释。作为一个典型的法律、政策引导型行业,相信在未来几年,危废处置行业在政府规划的推动下,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期。

 

3.技术选择及收费标准


危险废物治理包括处理和安全处置两个方面,目前,针对危险废物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固化、化学及生化处理;最终处置技术包括:焚烧、安全填埋、土地利用及海洋处置,这些技术各有其特定的优势,同时也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自2003年起便开始施行危废处置收费制度,此举加快了危废行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危险废物处置的良性循环。笔者针对我国工业危废产量以及医疗垃圾产量排名靠前的省份进行了危险废物收费标准的调查,结果显示,除剧毒性废物,一般工业危废依据来源及毒性,处置收费金额一般为1500—3000元/吨;医疗废物处置收费金额为2000-3000元/吨。由此计算,2012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费用高达1039.6亿元;医疗废物处置费用约为37亿元。其中,在工业危废处置技术中,以固化填埋收费为最高,每吨约为3000元,其次为焚烧,每吨约为2700元,物理化学处理收费标准最低,为1500元/吨;特种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在8000元/吨。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多以填埋、焚烧为主。


集中处理既提高了危废处置系统的可维护性,也改善了地区生态环境,但此举的成本势必会转嫁到企业运营,这造成了部分企业拒绝处理、偷排等现象,局部改善的环境问题仍不能扭转整体恶化的局面。

 

细分领域状况

 

1.工业危废


据《环境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465.2万吨,但这套数据却被严重怀疑,证据来自2010年我国首次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文中披露2007年工业危废的产生量已达到4574万吨,相较于2007年环保部口径的1079万吨高出近4倍,同比最新统计数据高出24.2%。由此看出,我国工业危废产量被严重低估。

 

通过民间数据调查发现,2004年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危废产量达到12万吨,而当年湖南湖南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17万吨,位全国第三,且《公报》指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占全国工业危废产量约8%。通过以上条件,笔者粗略估算出2013年我国工业危废产量已达到5200万吨,比环保部口径高出约33%;若算工业污泥在内,相信工业危废总量保守将超过8000万吨。


工业危废分布侧面反映了各地的环境状况。截止目前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500余座(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其中山西、河南、云南、内蒙、西藏、宁夏等省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数量最少,江苏、辽宁、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数量最多,占总数量的三分之二,其余各省市均有数量不等的处置厂。可见工业危险废物管理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工业化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2.医疗废物

 

众所周知,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病菌、病毒, 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 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是普通城市生活垃圾的几十倍乃至数百倍。2003年的非典事件以后,政府加快了控制医废的步伐,连续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还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的相关规划和办法,自此医疗废物也正式加入到危险废物之列。

 

然而, 近几年医院垃圾的处理却不容乐观,医院废弃物重复使用、回流社会的现象十分普遍。2012年3.15晚会曝光了一起医疗垃圾变身“毒”玩具的新闻,随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同时也敲响了合理有效处置医疗垃圾的警钟。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医院24709家,床位数457.86万张,以日床位利用率75%计算,则全国日床位使用数达到343.4万张,日产生约3434吨的医疗废物(由于2013年我国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约90%,社区医院床位利用率约60%,故取75%)。根据环保产业数据库(JIEI Database)不完全统计,我国运行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236家,日处置能力约为3463吨。可见,我国医疗废物处置率基本是可以满足医疗废物产生量的,但处置费用的负担,往往使得某些医院为降低成本而自行处置医疗废物甚至倒卖。

 

随着国家对环境监管力度的加大,更加严格、规范的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工作势在必行。根据环保产业数据库(JIEIDatabase)不完全统计,现运行的医疗废物处理工程主要以焚烧技术为主,占总量的71.5%,其中采用回转窑焚烧炉及干馏热解气化焚烧炉技术各占半壁江山(其中干馏热解气化占37%,回转窑焚烧占35%);其他方式如高温蒸煮、化学消毒处理分别占处理量的21.4%和7.1%,处置工艺为破碎填埋和焚烧。

 

 

3.工业污泥


2012年11月份,《“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摸清危险废物底数,规范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虽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推行危险废物,加大针对危废领域的重视力度,但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危废细分归类的轻视,而处置过程也存在很大部分的管理规范化盲区,其代表是属于工业危险废物的工业污泥。

 

工业污泥与其他生活固废不加区分地“一锅烩”处置,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且亟需解决的问题。这种有违危废处置标准的行为所产生的“二次危废”,不仅背离了初衷,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

 

根据环保产业数据库(JIEI Database)不完全统计,我国2012年钢铁冶炼、造纸工业以及电镀行业年产工业废水分别为18.81亿吨、35.74亿吨和60亿吨;这些毒性废水如果忽略部分企业的偷排漏排行为,全部经过妥善处理后,将会产生约4000万吨的工业污泥(统计过程详见2014年6月【环保产业追踪】——直面“泥水”危机)。令人心惊的是,如此庞大数量的化工废物却在现实中与城市污泥甚至生活垃圾“为伍”,一起进行常规的处理处置,这种做法不仅使得“无害化、资源化”成为一句空口号,而且会对我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将未经无害化的工业污泥进行填埋处置,但恰恰我国固废的主流处置方式是土地填埋(78%的生活垃圾和70%的生活污泥处置方式为土地填埋)。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危险废物的治理技术上虽已较成熟,投资力度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近十年才刚刚起步,政府及公众参与度仍较低,这导致了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政府监管松懈,危险废物的去向及治理不明晰。雪上加霜的是,我国危险废物排量大,但国家对其产生量却严重低估,不属实的数据上报将扰乱国家进一步针对危废治理的步伐,这无疑是掩耳盗铃,最终也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非常欢迎广大平台转载传播我们的文章,但请大家尊重知识产权,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转自2014年8月第5期,环保产业追踪JIEI Tracker,违者必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