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用水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更是达到80多亿吨,但是现对于城镇较高的污水处理率,农村的污水处理水平仍然很低,很多地区甚至还在零处理排放。
农村污水处理也被许多人看作是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新蓝海,是未来中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但是对于如何对我国农村污水进行处理,选取什么样的系统工艺等问题仍有待探讨。本文对国外农村污水处理的先进技术经验做了总结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
美国——高效藻类塘系统、分散污水处理系统

人口稀疏的美国农村
高效藻类塘是通过传统的稳定塘改进的,对COD、BOD5、氨氮、总憐以及病原体等的去除率均较高,同时收割的高等水生植物是很好的肥料。高效藻类塘的优势是施工工程量少,投资及运行费用少,便于管理和维护。
分散污水处理系统在美国农村应用的较多,这种技术常被用在人口密度较小的社区或乡村,因为输送这些地方的生活污水倒一个较远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将需要格外高的费用。
另外,近些年很多分散居住的农户也应用自动水井和地下化粪罐处理污水。通过一个较深的污水井和地下水管,将生活污水中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沉淀井底,再利用沉淀后的污水灌溉草地。
法国——蚯蚓生态滤池

浪漫的法国农村
蚯蚓生态滤池是最近几年在法国发展起来的,是利用蚯蚓对有机物的吞食功能,对土壤渗透性的提升和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而设计出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去污能力,同时还能降低剩余污泥量。
蚯蚓生态滤池处理系统同时集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污泥回流设备以及曝气设备等于一体,大幅度简化了污水处理流程。其优势是抗冲击负荷强,运行管理简便,不易堵塞等。
德国——分流式污水处理系统

清新的德国农村
德国较为常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是分流式污水处理系统。这种污水处理系统的一种是分散市镇基础设施系统,即在没有接入排水网的偏远农村建造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平时把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然后通过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净化污水。
第二种分流式污水处理方法是PKA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该工艺主要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水管道,汇集流入沉淀池,经过沉淀池的4层筛选之后,再经PKA湿地净化处理,然后达标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
此外,多样性污水分类处理系统也有所应用,主要原理是将污水分为雨水、灰水和黑水后分别处理。
日本——净化槽技术

民族气息浓厚的日本农村
日本的城市和乡村分别采用不同的污水治理法规体系,城市适用《下水道法》,乡村地区主要适用《净化槽法》。日本农村生活污水主要通过三种模式得到治理,即家庭净化槽、村落排水设施和集体宿舍处理设施。
日本的净化槽技术主要在排水管网不能覆盖、污水无法纳入集中设施进行统一处理的偏远地区使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土壤和水田对污水自然净化原理,模仿大自然中物质循环过程中的自净功能,通过对落叶、腐朽废木、木炭、石头等自然材料加工作填料,利用微生物吸附和分解污水中有害物质。
净化槽技术在治理日本的分散型生活污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人们对抽水马桶的需求增加,净化槽技术开始迅速发展。
韩国——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布局错落的韩国农村
韩国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其生活污水不适合集中处理。而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因耗能低,运行成本低,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在韩国有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机理是基于“土地—植物系统”的生态作用。韩国利用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再浇灌水稻,可取得较理想的净化效果。常用的湿地植物有卢苹、香蒲、灯芯草等,去污能力强,对病原体去除效果好。
此外,污水生物膜法也是韩国农村污水处理工艺中较为常用的工艺。
澳大利亚——FILTER污水处理系统

广袤的澳大利亚农村
澳大利亚FILTER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由澳大利亚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的专家在最近几年提出的,是一种将过滤、土地处理与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统。
FILTER污水处理系统以土地处理为基础,将污水用来饶灌农作物,污水经农作物和土地处理后,再通过暗管排出。该系统既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同时又能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使其满足排放标准。
新西兰——就地处理系统

静谧的新西兰农村
新西兰大部分的污水就地处理系统为成熟的化粪池。新西兰环境部制定污水就地处理系统的国家环境标准,提出了强制要求,明确污水就地处理系统的管理责任。
从2010年7月1日开始,新西兰污水就地处理系统的所有者要求持有“合适许可证”,证明其污水就地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并以适当的标准维护。
这种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通过自然过程消纳污染物,但是当有大量污染物同时产生时,其累积效应就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适用于人口分散、污水量相对较小的农村地区,而不是用于对于人口较多、环境较敏感的地区。
原标题:农村污水怎么处理好?看看国外经验就知道了
来源:搜狐网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water8848
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潜力巨大 但现实却很骨感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起步晚,不仅在技术适用性方面考虑不足,在后期管理方面投入不够,而且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和专业性人才。十三五时期,农村污水处理市场膨胀,但巨大的市场需求背后并没有想象中美好
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潜力巨大现实却很骨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2015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发布,要求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再一次使农村水环境治理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据预测,2016年农村污水处理行业可形成400多亿的产值,2020年产值可增至840亿,2025年这一数字可达1300亿,但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农村污水处理并没有想像中美好,仍存在着种种不甚明朗的细节问题。
国内处理率和设施运行率不高
目前我国有6.74亿农村人口,分布在250多万个自然村,每天产生3000多万吨生活污水,但是这些污水处理率不足10%,大部分未经处理排入到自然环境中。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罗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建设相对完善,到目前为止,全国将近有400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仍处于起步阶段。
罗涛还指出,即便在水处理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农村地区,设施运行率低也是逐渐暴露出来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15年,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率已达到6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却出现设施运行率低的问题。在技术适用性方面的考虑不足,在后期管理方面投入不够,这些都会对处理设施在后期的运行产生影响。
缺少专业化人才
人是供给和需求的主体,农村污水处理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人才大部分向城镇集聚,高品质人才缺失是中国农村普遍面临的问题。业界资深人士文一波指出,当前平均每个乡镇从事村镇建设管理的人员不足3人,60%的乡镇仅1名村镇建设管理员。
十三五时期,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环保类专业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相关调研报告显示,目前环保产业急需人才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市政废水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环保设备制造、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咨询和环境评价等。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基层环保部门经常面临招不到专业人才的困境。
与城镇污水不同,农村污水有其独特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点多、面广和污染负荷波动大等方面,常规的生物处理技术流程长、污泥排放量大且需专业的技术人员精心呵护,而目前的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并未达到要求。由此,很多地方政府在建设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时,只考虑了前期建设费用和设备,并没有考虑到后期的运行费用,导致多数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投产即停产的局面。
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
上亿产值的市场,面对诱人的蛋糕,很多企业跃跃欲试,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一直以来对于农村污水处理不是企业不想做,是因为没有商业模式。
我国农村污染源现状:
1、分散且污染物种类多
2、没有合理的排水系统
3、导致污染物混杂在一起
4、各地居住习惯的不同导致区域差异大
5、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与管理体系
与相对完善的城镇相比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单纯的设备出售和工程承包很难从根源上解决农村污水的问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曾以北京为例对比分析了一组数据,发现无论是使用高新技术还是简单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厂都有很多失败的案例;相反,很多企业用简单的技术,创新性地找到了好的模式,反而非常成功。如桑德国际的江苏省泗阳县15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以联合运营模式,采用桑德SMART-HRBC高效生物转盘工艺及联网联控方式实现了集约化管理。
首创环保的全国首个以县市整体打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余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政府企业伙伴关系PPP模式实施,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首创嘉净和首创清源作为农村污水治理处理的技术支持,项目实施后,将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统一排放,使农村污水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北京久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顺义区镇级再生水厂建设运营项目采用82打捆招商模式实现良好运营等。
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PPP模式探索
破解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探索其商业模式才是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火热的PPP模式也已经逐步被引入到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在中国,2003年前后,是PPP的上一个版本阶段,主要是市政基础设施的BOT项目。薛涛指出,从2003年以来,PPP这把火越烧越旺,范围越来越广。但涉及到农村污水治理就非常复杂,在与原来成熟污水厂BOT很不一样的项目上,政府也会拿出更复杂的交易界面和需求跟企业谈。在此背景下,企业也在积极的探索。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比城市污水处理难数倍、甚至数十倍。桑德国际村镇公司水务技术总监王俊安表示。他认为,适合村镇项目的模式主要有三种:EPCOM模式、BOT模式,以及PPP模式,当然并不是所有农村污水项目都适合采用PPP模式,PPP模式是在前两种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主要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
对此,正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蔡叶则认为,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企业在技术上要善于组合,并灵活运用。企业要发展,商业模式很关键。同时他也强调,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要因地制宜的采用PPP模式,要十分谨慎。做农村污水治理要接地气,政府不是让企业以包工头形式去做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企业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政府购买服务的PPP模式,一定要分清责任,要让专业的人员干专业的事,运营和建设一定要打包一体化。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强势进入环保领域的野蛮人代表,2013年左右进入农村污水处理市场。通过对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探索,公司副总经理费志华认为,在目前背景下,城乡一体化模式应该得到重视,通过利益捆绑,可以加大农村污水治理的积极性。对于技术流派的选择,也不能想着一种技术打天下,要从区域互补性、多样性等各方面来综合考虑选择。
原标题: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潜力巨大 但现实却很骨感
来源: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 water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