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水业人物 » 正文

朱竞翔:在板房与混凝土建筑间寻找答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05  浏览次数:39
核心提示:看到2008年四川地震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时,建筑设计师朱竞翔决定结束他置身建筑设计事外的生活。时年36岁的朱竞翔在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厂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第十四届)邀请函提标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高级研讨会(第七届)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看到2008年四川地震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时,建筑设计师朱竞翔决定结束他置身建筑设计事外的生活。

 

时年36岁的朱竞翔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他接受这个教职,是为了从中国内地的疯狂发展中抽身出来。他说,2004年到香港的时候,他已经设计了超过10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医院等。

他说:有时候我们中国的设计师可能感觉像是开发商和政府的奴隶;我到香港就是为了慢下来。

在香港的头几年,他停止设计,专心从事研究和教学。但在地震所造成伤亡的触动之下,他又重操旧业。电视画面上的废墟和取代倒塌建筑而匆忙盖起的房屋,都促使他行动起来。

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公室说:多数人是因为劣质建筑而死;在电视上,我又看到为灾民迅速搭建起来的很多安置房,质量不好,基本上就是工棚。办公室由他自己和助理、实习生共用,简简单单、讲求实用。

在中国匆忙展开灾后重建的时候,朱竞翔对农村地区学校的重建产生了尤为强烈的兴趣。他提出了一个构想:在廉价、轻质、临时工棚一样的安置房与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重型传统建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朱竞翔的解决方案是定制化的预制建筑:在工厂低成本生产,然后在工地迅速组装。但和其他廉价建筑不一样,朱竞翔承诺,因为所采用框架的缘故,他用轻质材料构造的建筑经得起未来地震的考验。他还承诺,他的建筑要比一般建筑舒适得多,光线和温度可以灵活调节,能耗也相当低。

朱竞翔估计,他设计的建筑造价比正在使用的普通临时板房高30%,但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低廉很多。他提议在南方城市深圳制造建筑的零部件,然后运到工地在两个星期内组装完毕,从而充分利用中国的制造能力。

朱竞翔的博士论文谈的是中国结构工程学史。他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创造了他所谓的“全新”建筑系统,这个系统不牺牲美感,也不牺牲结构上的统一。为实现这一点,以轻质钢材制成的基本骨架在最大强度方面做了仔细设计,同时 壁采用胶合板和石膏板之类的廉价轻质材料,而不是混凝土、木材或砖块。

第一次听闻他这个想法的人都在想,哪有这么好的事。一家慈善机构希望在四川农村地区重建一所遭地震毁坏的学校,朱竞翔受邀提交设计方案。最初方案被同行驳回,因为他们不敢相信这样一栋建筑可以用这么低廉的预算建成。

朱竞翔说,那次失败让我相信,我必须要把它建造出来。

他很快找到支持者──香港古董交易商蔡宏炯。蔡宏炯有一只致力于中国内地教育事业的慈善基金。他对朱竞翔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很快便达成在两年内以人民币100万元的价格在四川农村修建两所学校的协议。

蔡宏炯说,我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他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个很好的想法,我认为他能够用这么低廉的成本做这个项目相当令人诧异。

第一所学校从设计到完工用了九个月时间,在此期间朱竞翔继续优化自己的建筑系统,在电脑上建模,并不断与国内一些工厂进行沟通联络以设计校舍建筑所需的零部件。零部件纷纷从各处运到工地,一些中国的大学生用两周时间将零部件组装成了校舍建筑。2009年秋,这所学校的第一个班级开课。

由于有了建造第一所学校的经验,第二所学校只用四个月就完工了。这两所学校的建造费用都没有超出100万人民币的上限。朱竞翔说,这第一批学校是我腹中的孩子,但第一个孩子生下后,大家都想要更多的孩子。

自那以来又有人要求他建造更多这种校舍。又有两所四川的农村学校运用了他的活动房屋设计系统,两所学校都于2010年并投入使用,一幢位于四川一自然保护区中心地带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建筑也运用了朱竞翔的这一设计系统,建筑于2011年建成。

朱竞翔生于扬州,长于西安,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内科医生。他1988年考入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建筑系,他所在的班级属于“抗议的一代”,朱竞翔参加了该校学生在1989年的抗议行动。

他本科毕业后继续在东南大学读研究生,其间曾于1997年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实习一年,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西方社会。实习其间他为苏丹喀土穆一开发项目提交的设计方案在与其他设计方案的竞逐中胜出,但由于苏丹内战爆发,这一项目并未动工。1999年,朱竞翔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写的是结构设计的技术问题。但朱竞翔认为,对建筑物“骨骼”的持续研究将成为他的学术突破口。1999年,他通过竞争赢得了为上海以北的盐城市设计一家医院的项目,通过运用自己的工程学技艺,朱竞翔在建筑用地上建起一座13层楼房,比当地政府预期的多出两层。

在中国这个开发商和建筑师竞相以更怪异的建筑胜过对手的国家,朱竞翔却在中国不那么起眼的地方创造着平实的建筑结构。但包括张永和在内的一些人却认为朱竞翔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建筑师。张永和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建筑系主任,目前是北京非常建筑事务所(Atelier FCJZ)的负责人。

张永和说,朱竞翔非常令人激动,他关注的不是建筑的外表,而是建筑的骨骼和内脏;对他来说,建筑学不是一门关于形象设计的学问。张永和还说,如果人们知道按照朱竞翔的方式可以多么便宜地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那真的可以在中国产生很大的改变。

朱竞翔的下一个建筑项目是他最具雄心的工程:建造一座由多幢建筑组成的学校及配套综合设施,以容纳四川农村地区的1,200名艾滋孤儿。这一项目现在处于设计阶段,朱竞翔希望项目能于明年完工。

朱竞翔还获得了自己首个国际业务,他被提名负责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肯尼亚乡村地区建造一所学校。他还希望最终能让自己的建筑系统成为一种对社会开放的资源,其他建筑师可以登入,可以使用。朱竞翔目前还在继续开发这个以电脑程序形式存在的系统。

普鲁韦(Jean Prouve)和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等建筑师和设计师都对朱竞翔产生过影响,但他说来自其他学科的人往往对他的影响更大,比如美国发明家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朱竞翔称富勒是他“最大的英雄”之一。

对朱竞翔来说,建筑的真谛并不在于建造出抓人眼球的纪念碑式建筑。他说,建筑物美好的外表只能将人的注意力吸引几秒钟,几秒钟一过人们关注的就是建筑的舒适性了;建筑不应该打扰人,我们对建筑的要求就是能让人感到舒适。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国水业网/>
</div>
<div class=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